王素芬
摘 要: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是指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有所得、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并且在有限的課堂學習時間之內掌握更多的知識,發展的能力最有效,激發學習的興趣最徹底,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性;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3-008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054
要想建設高效課堂,教師就要關注自己的教學行為,糾正自己教學行為的偏差,反思自己教學行為出現偏差的根源。在課堂教學中,杜絕無效教學,克服低效教學,提高有效教學,盡可能創設高效教學。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是新課程實施的根本目的之一。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教是手段,學是目的,教服務于學,學決定著怎么樣去教。輕松地教、愉快地學才是教學相長的最高境界。也只有這樣,教與學才協調,課堂教學效率才會高。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學的首要秘訣就是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強烈求知欲,就是激發學生的內驅力,就是點燃學生思想的火把,就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教師要用學生的眼光觀察世界,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把握學生的思維脈搏。學生才能感受到教師的內心世界與自己如此相近,才會與教師有同理心,才會更好地接受來自于教師的意見和建議,才會把教師當做學習的伙伴、引路人。
二、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
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是實施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就必須具備有效的教學目標,而有效的教學目標的設計首先就是準確和明確。目標的制定既要重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適度掌握,更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
其次,目標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層次。可以根據學生認知結構、學習動機等差異,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為《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二課時設計教學目標時,可以這樣定位:1.通過各種方式的朗讀訓練,使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會大自然的奧秘和情趣。2.把自己已掌握的辨別方向的方法教給大家,學習課文還未掌握的辨別方向的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事物的意識。3.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通過拓展了解更多的辨別方向的方法。目標的表達準確、清晰,對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層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從學生已有的基礎出發。這樣的教學目標設計得就比較人性化。
三、創設問題情境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他們置身于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愿望,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創設問題情境,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心理上的愉悅感,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創設者,一個好的問題情景,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引起學生積極地思考。
四、教師要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與空間
給學生留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有充分的思考問題、質疑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養成勤于思考的意識和習慣。
有人說,懶惰養成勤奮,勤奮養成懶惰。教學也是這樣,過于勤快的教師,往往養成學生懶于動腦和動手的習慣。所以我們要學會做一個“懶惰教師”。
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要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盡可能地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解決。一般情況下,學生能夠獨立思考解決的問題,就讓他們獨立思考解決,決不讓學生合作解決;能讓學生合作解決的問題,盡可能地讓學生合作解決,教師決不能包辦代替;學生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絕不能教師一講到底,一定盡最大可能地讓學生參與思維過程,絕對不能讓學生袖手旁觀。這樣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養成,自主學習、自覺學習才成為習慣,學習的方式才會得到根本的轉變。
五、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
教師要把教學當做教育,讓課堂成為師生感情交流的場所,讓知識與能力的生成伴隨著學生的精神成長與感情交流自然而然的發生。
課堂教學是傳授知識、形成技能的最重要場所,但是傳授知識與形成技能不是課堂教學的唯一目的。如果教師把目光始終關注在技能與知識的傳授上,那么教學就成為目中無人的教學;如果沒有伴隨感情的生成與學生的精神成長,傳授知識的過程就失去了傳送的渠道與橋梁,那么知識就成為無根之木與無源之水。學生這樣獲得的知識,就像草葉上的露珠,見到陽光或者有風吹草動,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語文活動要立足教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活動方式組織開展,才能行之有效。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也很多,如教師的因素、學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課堂環境的因素等等,為了提高教學的質量,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