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瑪卓瑪
摘 要:音樂是最善于表現人們的情感和引起情感共鳴的藝術形式,音樂課對于啟迪學生心靈至關重要。教師只有充分運用對音樂的熱情來點燃學生對音樂的情感之火,讓學生在教學中達到情感的體驗和幫助,優化初中音樂教之目標,使學生領會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情感,讓學生在情感的氛圍中感受音樂的真諦。
關鍵詞:教與學;師生關系;課堂氛圍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4-024-01
近些年來,國外的一些音樂教學方法陸續被介紹到國內來。這些外國音樂教學法各有所長,但這些音樂教學法畢竟是各國音樂教育家根據各自國內實際情況創造出來的,我們的音樂教育改革不能照搬照抄,只能在其啟發下依據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實際情況,努力探討中國式的教學方法,這是一個大課題。本文只就自己教學中感受較深的幾個側面粗略談一談淺顯的看法。
一、有效的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教無常法,沒有固定的教學方法,只要學生接受,就是有效的教學方法。一個教師也不能只有一種教學方法,隨著教學內容的不同、學生的不同,教師就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不管采用哪種教學方法,都要以學生為中心,這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是信息時代的要求。現代社會已經進入信息時代,各種新知識、新技術、新學科層出不窮,在學校學習的內容只是人生所要掌握內容的一部分。這就要求教師在學校不僅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教給學生如何掌握知識,只有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學生進行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才能達到這種要求。
教師在課堂上不管采用發現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合作教學法等的哪一種教學法,都要圍繞具體學生的思維邏輯特點進行,制造有利于學生學習數學的教學情境,幫助、啟發學生進行知識的再發現、再創造。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后者的意義更加重要。學生之間的組織、合作能力與學生的再發現、再創造能力就是學生的素質,是學生離開學校后立足社會的關鍵。
二、因材施教
一個教師教學,只能講解一遍,幾十個學生聽同一節課,怎么因材施教呢?這就要求教師充分了解班內的每一個學生,課堂上所講內容盡量適合最大多數的學生,或者是適合所有學生的最大多數內容。剩下的小部分內容或者小部分學生可以利用作業或課余輔導來解決。教師還要把學習與教學細化到每一個學生,幫助制定學習計劃,加強習慣培養,注重嚴謹性的訓練。
三、和諧的師生關系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教師和學生都是普通人,都有普通人身上的缺點和短處,如果把這些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教師和學生之間就沒有辦法相處,也不可能互相學習了。教師要習慣于學生有缺點。沒有沒有缺點的學生,教師都希望自己教的學生聰明、勤奮、遵守紀律、尊敬師長,事實上是不可能的。更何況班內的學生來自各個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高中是一個中間教育階段,是小學、初中教育的延伸,學校的不同的班級的管理、培養,經歷過許多教師的不同的教學風格的學習,也經歷過許多教師的不同的管理風格的熏陶,很多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思維已經形成,已經非常習慣于某一種管理模式、某一種教學方法、某一種學習方法,不同學校的學生、不同班級的學生、不同教師教過的學生的習慣是不一樣的。這些事實,教師要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對這一切要坦然的接受。生活是一個多面體,每一面都是獨一無二的,有利于高中教學的生活學習習慣要繼續保持,不利的習慣慢慢加以引導,使之適應高中的學習。學生是未成年人,是不懂事的孩子,考慮問題不全面、愛玩、好動、調皮、不明事理,這是孩子的天性,不是學生的過錯,要以一種寬容的心態去看待。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需要教師去善待、關心、愛護,就如一棵棵幼苗,需要教師這個園丁去澆水、施肥、灌溉,有時也需要剪枝、修理,同時學生也一天天長大,總有一天會長成一棵棵參天大樹。
四、愉快高效的課堂氛圍
課堂氛圍是課堂教學的土壤,只有土壤肥沃,成功的種子才能茁壯成長。教學,就是教與學,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無論是教還是學,都要在課堂氛圍這個環境中才能生根發芽。課堂氛圍也需要教學雙方當事人教師和學生來共同創造、共同維護,二者缺一不可。
1、學習氣氛是教學雙方的產物。教師要想方設法創造學習氣氛、保持學習氣氛、提升學習氣氛,學生要積極配合教師,與教師熱情互動,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教師要了解學生,知道學生想什么、做什么、需要什么,課堂上所講內容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產生興趣,既有相應的難度,又能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完全掌握,即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教師上課要照顧到所有學生,不讓一個學生感到受冷落;學生也不要被動的接受課堂,應該積極行動起來,主動配合教師,告訴教師自己的反應或者要求。學生要善于使用課堂語言,與教師發生有聲的、無聲的、肢體的、動作的聯系,以自己的表現告訴教師。
2、濃厚的課堂氛圍,來自于心底的信任,互通有無。教師知識面廣,社會閱歷、人生經驗豐富,但是尺有所短;學生年齡比較小,知識面比較窄,社會閱歷、人生經驗較少,考慮問題不全面,但是寸有所長。教師不是無所不知,學生也不是一無是處,雙方都要敞開心扉,徹底信任,互通有無,才會有教與學的氣氛。
3、教師和學生要學會互相欣賞。在教與學的氣氛中,師生雙方對對方的態度很重要。教師要學會欣賞學生,從學生身上尋找值得肯定的閃光點。只要教師用心去找,總是能找到閃光點。
總之,課堂氛圍是教師和學生互相磨合、協調后產生的,隨課堂內容、初中生學習音樂的心情、精力、態度等的變化而變化,只要師生共同努力、目標一致,就能形成愉快高效的課堂教學氛圍。
參考文獻:
[1] 田福軍.建立素質教育下高中數學的高效課堂[D].學位論文.2009,(04):05.
[2] 段佩麗.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情感體驗[J].期刊論文.甘肅科技2007,(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