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瑜
摘 要:閱讀是一個人個體生命的擴展,是學生積累知識,開拓視野的有效方式。課外閱讀可以鞏固課內所學過的讀寫知識,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當前《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必須高度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4-098-01
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它是課堂閱讀的繼續與擴展。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我們教師應注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積極的傳授學生閱讀的技巧和方法,引導學生多途徑多方式地開展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學效率。以下是筆者的幾點教學淺見: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外閱讀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積極參與課外閱讀的潛在動力。濃厚的課外閱讀興趣,有利于學生拓展視野,增知啟智,提高閱讀能力,促進寫作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想有效的搞好教學,引導學生高效、有意義地博覽群書,提高能力,那么,我們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從學生的性格、愛好等各方面特點入手,結合教學的實際需要,充分挖掘教學中存在的趣味因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樂讀,變“要我讀”為“我要讀”,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方式有許多,對于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激發來說,首先,我們教師應科學合理的為學生選擇讀本、讀物。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選擇 合適他們而他們亦感興趣的圖書。課外閱讀益處多多,但開卷未必有益。時下出版物眾多,魚目混珠,所以指導學生正確地選擇課外讀物非常重要。選擇讀本既要充分的結合實際,也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思想健康等等,要多選擇一些能吸引學生眼球、心靈的讀物,以便激發學生的興趣。其次,我們教師在學校內采取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熱情。如組織讀書心得交流會、朗誦比賽、講故事、猜謎語、讀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讓學生樂在其中,從而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二、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說的就是方法技巧的重要性。目前在很多小學生的讀書學習生活中,有的學生憑著興趣,凡有生動情節的內容就走馬觀花地讀讀;有的則讀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積累知識,吸取技巧,用到寫作上。顯然這樣的讀書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想有效的開展教學,我們教師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我們還應積極的傳授學生閱讀的技巧和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的會讀,樂讀,教學效率才會提高。就閱讀方式技巧的傳授來說,在小學階段,我們教師要注重以下幾個技巧的傳授:首先,引導學生學會選讀: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根據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其次,引導學生學會精讀。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注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這樣,通過有效的閱讀指導,傳授學生閱讀的一般方法和技巧,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引導學生開展多種閱讀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小學階段的課外閱讀,既是學生吸收科學知識、拓寬知識面、開拓視野的過程,也是學生閱讀經驗、方法技巧以及習慣的養成過程,因此,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地開展閱讀訓練,使之適應不同方式、不同策略的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對學生的有效閱讀和后繼發展影響重大。因此,教學中,我們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技巧的同時,我們還應積極的引導學生多途徑、多方式的閱讀,使之在不斷的閱讀過程中形成科學的閱讀技能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閱讀的途徑和方式有許多,學生的課外閱讀大多數是以個體的形式來進行的,因此,在開展課外閱讀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需要,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讀物,自由閱讀,自由寫筆記。此外,我們教師還可以和學生一起設計一些各種各樣的閱讀卡片,引導學生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有序可循,方向更為明確。最后,我們還應積極的鼓勵學生開展各種交流活動,定期評選“讀書之星”、“詞語積累大王”等,使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逐步提高閱讀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四、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荀子論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積累總結的過程,特別是小學生來說,正是知識能力的學習和養成的關鍵時期,我們教師要多引導學生學會在閱讀過程積累寫作素材,積累盡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語言材料,積淀盡可能多的語感經驗,豐富自己的大腦,不斷豐富學生的“心理詞典”,使之在有效展開閱讀的同時,也為寫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礎。為此,教學中,我們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學會觀察、善于思考,充分地調動自己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其次還要善于總結,讀到好文章,摘錄好詞佳句,記下心得體會。這樣,久而久之,學生的大腦就會不斷的得到豐富,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學落在實處。
總結:語文的學習是長期的,貫穿一生的,學之有道,則能事半功倍。教學中,我們教師應積極的總結教學經驗和方法,不斷的創新拓展教學途徑,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閱讀,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李建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索的路向及啟示.《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1
[2] 王生林.淺談如何增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科海故事博覽·科技探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