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艷華
摘 要:由于自閉癥兒童感知覺、言語發育不良、思維具體、實踐有局限性、自控能力差等特點,嚴重阻礙了其心身發展,需要教師長期的精心培養和訓練。為了培養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能力,首先要訓練自閉兒童對語言的理解能力。透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與在游戲的過程中,配合簡短、清析的語句,使自閉兒童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得到充分地鍛煉和提高。帶孩子走進大自然,實地參觀、感受生活、感受真實的世界,培養和激發孩子進行語言表達的欲望和信心,通過這樣的訓練方式培養了學生的語言,也發展了他的思維能力。訓練內容先固定再變化,由簡到繁,由模仿到獨立,思維層層深入.培養自閉兒童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
關鍵詞:語言理解;表達能力;注重培養;引發思維;由簡到繁;提供素材;創造環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4-166-01
對于自閉癥兒童一般說來,言語發育遲緩。在社會交往中很少使用言語,即使使用也多為模仿言語、刻板言語、言語奇特、言語的可懂性差。主要表現為語言的理解能力以及運用能力發展很緩慢,他們不能及早地正確理解別人所說的的含義,或者是模棱兩可,或者是斷章取義;同時對語言結構掌握很差,只能講些簡單句、情景性的句子,句子結構極不完善。這一切阻礙了他們的思維發展。因此,對自閉癥兒童的語言干預顯得尤為重要。
語言能力的培養可分為二部分。一是語言理解的能力,二是語言的表達能力。在兩者的關系中理解是表達的基礎,表達是理解的深化。自閉癥兒童學會理解和思考并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為了培養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能力,首先要訓練自閉兒童對語言的理解能力
一、培養自閉兒童的語言理解能力
語言理解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首先第一步就是對簡單言語指令的理解,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采取各種方法利用教具和實物來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先形成對言語符號的理解,使其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的語言符號。可從單音開始,使符號與事物統一起來。通過圖片(或實物)、手勢符號和言語符號等相結合的方式,形成學生對簡單言語指令的理解。如對“洗臉、抱抱、喝水、睡覺”等日常用語的理解和模仿。
其次對于已掌握一定的言語符號的自閉兒童則要進行擴大詞匯量訓練,循序漸進的逐漸導入更多的詞匯,多以日常生活中出現頻率高的開始,并加強詞匯的擴展,初期由名詞導入。進而學習動詞,形容詞等,強化空間方位詞、大小、多少等詞匯的理解,能理解物品的功用等。
再次當兒童的詞匯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后,逐步讓兒童理解兩步指令,如對:媽媽拿杯子喝水等兩詞連續動作句式的理解,并提供兒童選擇與學習類似句式“誰拿什么做什么”,如:小朋友拿梳子梳頭發。老師拿笤帚掃地。媽媽拿鉛筆寫字等等類似的句子。在反復的訓練中強化這個句式。使學生在感知和模仿的過程中理解語言。逐漸向完整句式的理解過渡。
最后最好是能透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與在游戲的過程中,配合簡短、清析的語句,將孩子在從事的活動說給他聽,也就是把實際的動作與語言的配合緊密結合起來,幫助自閉癥兒童了解語言的實質意義。
二、培養自閉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
生活是語言的源泉,只有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才能產生豐富的語言。因此,帶孩子走進大自然,實地參觀、感受生活、感受真實的世界,讓孩子不僅有說話的機會,而且有說話的內容,這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下雪的時候,帶孩子到戶外接雪花打雪仗,引導孩子實際觀察雪花的形狀,看雪景,“像雪白的棉花鋪在地上。像撒了一層白面。像撒了白糖。像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白絨毯。”這樣讓孩子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去認識白雪,欣賞雪景。理解語言。教師也可以帶孩子去田野、草地、湖畔等地方親身感受生活。在此過程中,孩子積累了大量的感性知識,盡情感受生活的美好,盡情地去理解語言,無時無刻不在表達著自己眼中的一切。這種豐富孩子生活經驗的過程,使自閉兒童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得到充分地鍛煉和提高。培養和激發孩子進行語言表達的欲望和信心
三、創造語言交流的情景,培養語言發展的土壤
1、如果孩子用非語言方式表示她想喝水,不要因為她指著杯子就給她。相反,把一瓶關得緊緊的水給她。看著她,等待,你不要說話。等她來說要求你打開,或者他用語言表示請你幫忙時才幫她打開。
2、如果孩子想寫字,給她紙但是不給她筆 (或者給她筆,但不給紙)。看著她,并等待。目的是提高他的主動語言。如果她不說話,把她要的東西拿起來給她看,(這是視覺輔助)你還是不要說話。直到他說了他要的東西,再給他。
3、他想吃他喜歡吃的東西,只要他認識那東西你就不要隨意拿給他,要舉在他眼前,直到他主動提出要求并用語言表達他的欲望以后你再拿給他。
4、如果他想知道他很好奇的東西是什么的時候,你不要著急地告訴他,你要讓他學會對你提出疑問,如果開始他不會你就教他說,然后在不同的情景中訓練他主動用語言向你提出疑問時你再告訴他。
四、促進評論,發展語言,引發思維
我們的目的是教孩子觀察環境里的事情,并且對這些事情作相關的評論。或者根據老師對身邊事物的的描述來做出正確的評論和判斷。先從環境里的不平常的東西開始,是一個有效辦法。這些奇怪的事可能是自然發生的,也可能是你有意設置的。比如:把手套戴在他的腳上,同時說:"錯了!"當孩子看著你的時候,你把襪子穿在手上,然后給他機會評論你的行為,等他說:“錯了!”如果他不說話,你示范,說:"錯了",同時你自己搖搖頭,用表情表示這是很好笑的事。或者你來描述他熟悉的一件事物,故意描述錯了,叫他來評論然后改正過來。比如:我在描述國旗的時候我是這樣說的“這是一面紅色的國旗,它是正方形的,在它的上面有4顆綠色的五角星。”我描述完了以后給他一定的思考的時間,然后問他老師描述得對嗎?他說不對,接著我又問哪里不對了?結果他就把我錯的地方一一改正過來了,同時我還叫他回憶了我當時是怎么描述的,他強調了我把五說成了四,把黃色說成了綠色。通過這樣的訓練方式培養了學生的語言,也發展了他的思維能力。
自閉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過程,它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地去探索去發現對之切實可行的方式和方法。我相信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我更相信自閉孩子一定會擁有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