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武敏
摘 要: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導入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很有幫助的,如何有效的進行教學課堂導入也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文章從情境導課設計、實踐導課設計、設問導課設計等方面探討了有效的課堂導入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導課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4-221-01
一節課有怎樣的效果關鍵在于是否有一個良好的開端,這就需要教師巧妙的進行課堂導入設計,運用一些教學方法,扣住學生的心弦,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以最佳的學習狀態投入學習中。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只是扮演著引導者和參與者的角色,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于提高教學效率是有積極作用的。
一、情境導課設計
數學源于生活,最終也要應用于生活實踐中去,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現象和問題都是可以作為數學教學素材被引入到教師的教學內容中去的,被選用的教學素材要富有生活性,使學生感到一種親切感,而不覺得數學學習枯燥,從而提高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生活素材的選擇時,要盡量選擇學生感興趣的素材,為學生設置一定的貼近生活的學習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使得學生能夠積極的探究和學習。當學生被置于一種特定的環境氛圍之中,就會被激發出無限的潛力和學習熱情,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教學時,就可以結合實際生活為學生設置一定的教學情境。在暑假放假期間,爸爸媽媽準備帶一家人去旅行,到旅行社咨詢旅游價格,A社的優惠條件是,購買一張全價票,其他的票可以半價;B社的優惠條件是購買團購票,可以打7折,問題是打折之后每張票的價格分別是多少,哪家旅行社更加合算。這樣就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吸引力,讓學生對于數學學習充滿興趣。再如,對學生進行查對數表的講解時,可以對學生提問,如果一張紙足夠大,將其對折32次,厚度大概有多少:學生就會產生各種猜想,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時,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列式計算:一張紙的厚度約為0.062mm,將其對折 32 次后的厚度為 0.062×232mm。教師在教導學生進行數表查對后,很容易就得出了結論。通過這樣的教課導入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實踐導課設計
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時,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數學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對于數學結論的形成過程有一個比較深刻的理解,使枯燥的數學知識更加具體化,有利于學生構建數學知識體系。在進行課程導入的時候,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程設計的過程中來,讓學生自己實際操作,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并對產生的問題積極探索解決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讓學生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數學學習過程中。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直線的講解之前,可以給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如果在平坦的路上扔出一塊肉骨頭,一只小狗為了吃到骨頭,是應該跑直線過去,還是應該繞路跑過去。學生不假思索就會說,直接就跑過去了。教師這時就可以引入直線的定義,并對學生說明直線的特性:連接兩點之間的距離,線段最短,然后將學生帶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之中去。又如,對學生進行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楚和直觀的認識到三角形的內角和,可以讓學生自己就動手操作,自己剪出一個三角形,并將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分別剪出來,將剪出來的三個內角進行拼接,就會發現剛好可以組成一個平角,也就是180度,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就可以和容易發現相應的數學定理,在自己操作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設問導課設計
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活動過程,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就要善于對學生提出問題,通過實踐證明,學生的創新思維就是從自己的好奇心和疑問開始啟發的。教師對于教學適當的提出疑問,可以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習與交流,但是要注意保證提出的問題難度要保持適度。對于提出的問題設定,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而定,要把握課堂的整體設計,問題要緊扣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設置疑問,可以激發學生的認知動力,推動學生對于新知識的學習。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圓的講解時,可以首先對學生進行提問:“車輪是什么形狀的?”學生就會回答:“圓形的,”然后教師可以進行引導性提問:“為什么車輪是圓形的,不能是三角形、四邊形的嗎?”學生就會回答,不行,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問,可不可以做成橢圓形的,就會引發學生的一定的思考,最后提問,為什么圓形車輪就能平穩前進。學生經過討論和分析,就可以得出最終要講的課堂內容,圓形車輪上的點到車輪軸心的距離是相等的,由此就可以得出圓的結論,將學生帶入到對于圓的學習之中去。
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導入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很有幫助的,如何有效的進行教學課堂導入也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需要教育者不斷進行探索和研究。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帶動了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新課標的改革逐漸深入,而數學課堂作為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和創新性思維的最主要場所,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師要不斷完善教學方式,倡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
參考文獻:
[1] 郭霞芹.初中數學新課導入的教學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學科教學.2014.碩士
[2] 王明富.初中數學有效課堂導入設計[J].中學教學參考 ,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