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愛民
摘 要:閱讀依然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閱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語文能力。所以,在授課過程中充分運用自主性閱讀方式進行教學,能使語文課堂充滿激情,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文學素養。在小學語文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自主性閱讀是每個老師必須思考的問題。因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的自主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自主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4-361-0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要想實現好的閱讀效果,一定要讓學生們自主地去進行選擇,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新課標的理念更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們自主地去進行學習。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想辦法組織一些閱讀活動,為學生創造好的學習氛圍,適當地對學生進行一些指導,以切實促進學生自主性閱讀活動的開展。那么,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性閱讀呢?本文就此進行了以下探討。
一、 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法很多,諸如創設情境、開展競賽、巧設問題、電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在教學《周總理借書》一課前,翻閱了大量資料,寫了一篇充分體現總理一生鞠躬盡瘁、大公無私精神的短文。當教師聲情并茂地讀完時,自己都感動得流淚了。學生也受到了老師的感染,他們懷著崇敬的心情,深刻地體會到了總理精神的偉大,他們體會詞句的那種精細程度是以前沒有過的。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習內驅力被極大地激發起來,就會產生極強的學習動機。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能夠表現出超常的勇氣、毅力和智慧。
但是,學生的興趣往往是不持久的,還需要教師注意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一是當學生認為對課文內容理解得差不多,沒有什么可想的時候,就追問一個可以加深理解的問題。二是當學生思考遇到困難時,就提出有點撥作用,能使學生豁然開朗的問題。三是當學生的思維處于抑制狀態,不愿意思考問題時,就提出可能引起爭論的問題,以激發他們探討的興趣。四是當學生滿足于自己能從一個角度提出問題時,就從另一個角度提出他們沒有想到的問題,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
二、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大膽質疑
巴爾扎克說過:“打開一切科學之門的鑰匙毫無疑問的是問號。”問題是思維的向導,當一個人有了強烈的問題意識,就會激起求知的欲望,使思維活躍。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引導學生學會質疑,鼓勵他們大膽提問。
起初,學生提的盡是些“雞毛蒜皮”的問題,盡管如此,教師還是應該認真傾聽,給予肯定。由于問題提得多,課堂教學時間會受到一些影響。為了避免問題重復或過于簡單,讓學生先在小組中質疑釋疑,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由小組選派代表在班上匯報,再由大家進行討論。同時,表揚一些問題提得好的學生,引導他們圍繞主題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提問水平提高了,并能緊扣教學的重、難點進行質疑,提高了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跨越百年的美麗》一課時,先讓學生自讀課文,然后問學生:“讀了課題,看了這篇文章,你讀懂了什么?還存在什么問題?”同學們紛紛舉手談了自己讀后的認識,同時也提出問題:“這篇課文寫了誰的什么事?”“課題的'美麗'表現在哪里?”“什么樣的‘美麗能‘跨越百年?”“課文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麗》為題?”……這些問題不正是學習的關鍵嗎?當這些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就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課外為課堂的有效輔助
校內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所以更多的小學語文閱讀要在課外進行。課外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在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對于提高學生的認讀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個學科一學習都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現實中有一些家長對此往往認識不夠,認為學生就該多做題,不允許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甚至是自己找些習題、試卷讓學生繼續理身于題海之中。更有甚者,把學生閱讀中外優秀作品說成看“閑書”,橫加干涉。這些觀念無疑是片面的、武斷的,是不利于學生學習語文的。培根有這樣一句名言幾乎眾所周知,那就是“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它把書對人的影響力、對人的心靈塑造說得形象而深刻。的確,閱讀伴隨著人的終身,在閱讀中能美化人的心靈,提高人的索養,是一個人精神成長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一定要讓學生閱讀更多的課外優秀文本。教師要堅決遵循語文教學的規律:“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
四、語文閱讀教學自主性學習的評估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自主學習進行評估是自主性閱讀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是衡量學生閱讀能力的標尺。具體來說,對于語文自主性閱讀教學的評估,需要遵循真實性原則、主體性原則、過程性原則,以保證評估是一個動態的整體過程,是建立在自主學習本質之上的,符合語文自主學習的一般規律。常用的語文自主性閱讀教學評估有教師評估、同學評估、自我評估三種,且評估的側重點應集中在重視優點、重視相對進步、重視努力程度等方面。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激發自主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性閱讀,教師應該大膽的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正如赫爾巴特所說,“教師在必須確保在進行的工作順利進行下去的范圍內,可以給予學生最大限度的自由,這種方式乃是最好的方式”。從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辯證把握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的統一,才能使課堂閱讀教學煥發出生機和活力。為了這個目標,還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思考總結,把新課程理念融入自身實踐,形成適合自身特點的教學風格,為學生的成長、成才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裴銀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法[J].高中生學習:師者,2012(11)
[2] 楊京秀.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J].中國體衛藝教育,2011(5)
[3] 黃秀蘭. 初中語文教學中推行自主性閱讀的對策[J]. 語文教學與研究, 2010,(13)
[4] 黃承德.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性學習[J].考試周刊,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