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艷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課后作業的研究與重視力度越來越高,課后作業不僅僅是檢查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學生轉化知識、提高知識的應用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廣大教師必須要在課后作業的布置上下共度,精心設計課后作業。保證課后作業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本文將就初中語文學科為例,對保證課后作業的有效性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后作業;有效性;對策分析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后作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后作業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保證教師的教學效果都有著巨大的推動與幫助作用,同時,課后作業也是衡量與評價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重要標準之一,本文將結合筆者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就語文課后作業的有效性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希望能夠對廣大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有所助益。
一、語文教師要注重課后作業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學生學習活動中最重要的催化劑,在傳統的教學中,語文教師所布置的課后作業給學生留下的最大印象就是繁瑣、枯燥,學生對于課后作業的完成根本沒有興趣,這對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作為教師要一改傳統那種只注重知識的訓練,為了應試而提高成績的高分低能現象,一定要在所布置的課后作業的趣味性上下功夫,讓學生感受到完成語文課后作業的快樂。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語文教師一定要留受歡迎的作業才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受歡迎的作業必須要有著符合中學生心理需求的趣味性。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要將語文教學的需求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緊密結合起來,要善于挖掘學生學習中的樂趣,提高課后作業的趣味性,只有這樣才能夠引起學生對語文課后作業的關注,才能幫助喚醒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那么他們就不會再把作業當作負擔,而是非常積極主動地去完成。作業是富有色彩、充滿情趣的多元復合體,由此激發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感官體驗,在愉悅合理的情境中獲取知識,培養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 并積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經歷。
二、保證作業形式的多樣性
現階段的教學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語文課后作業也沒必要完全停留在傳統的書面作業的形式上面,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大綱對于學生實踐性的要求,多布置一些語文實踐性的作業,比如聽說練習、表演作業等等。當然書面作業還是會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書面作業不僅僅便于教師的批改,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重要的是書面作業才能真正檢測出學生的學習效果到底如何。但是如果只堅持采用書面作業一種方式,就會太過單一和死板,對于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來說又有所欠缺,因此,教師布置多種形式的作業是有著非常大的必要性的,多樣化的作業形式有利于學生的全面與均衡發展,通常情況下,實踐性的作業是學生在接受教師的科學指導之后完成的各種實驗以及活動,最終幫助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其中,聽說作業是培養學生聽的技能和說的技能訓練,是語文這門學科常用的作業形式。表演作業則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可多用在戲劇教學中。
教師要保證作業的層次性,在這里所說的作業的層次性,指的就是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題目難度的層次性,有深到淺、或者由淺到深,都要有著一個明顯的層次性,之所以要布置有層次性的作業,主要針對的就是不同層次的學習的實際學習需求,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與學習能力來有選擇地完成課后作業,進而保證課后作業能夠真正發揮其原有的效用,一般而言,語文課后作業的層次應該是這樣的:
第一層,每個學生必須要完成,這一層次的作業是為了鞏固當前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來進行設置的,是對于語文基礎知識的簡單應用。
第二層,對于學生的要求相對提高一些,這一層的作業題目對于學生掌握知識的牢固程度以及靈活運用程度的要求又高了一個層次,但是大多數的學生還是可以完成的。
第三層,就是專門為學習成績優異,為學有余力的學生來準備的,教師所設置的第三層的作業一般多為拓展型、開放型或者探究型的題目,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探究意識。
分層作業的方式是非常明智的選擇,教師通過布置有層次的課后作業,能夠充分調動起每一 個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價值,之前存在的一些抄襲和厭學的情 況也得到了緩解,同時也能夠激發出學生的上進心與競爭意識。
三、教師要在作業的“精”上下功夫,而非作業的“量”
教師必須要明確一點,并不是作業數量越多,學生的學習效果就會越好,在作業數量與學習質量二者之間是不存在什么固定的比例關系的,因此,語文教師一定保證課后作業的精,不管是在作業的目的。趣味性、新鮮感還是形式等等眾多方面都要追求“精”。要把作業中所有題目的功能發揮到最大化,盡量減少一些純記憶類的題目以及重復性的作業題目,達到訓練學生最優化的目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課后作業是檢查和鞏固學生學習效果的最重要的教學手段,語文教學中永遠不可能缺少課后作業這一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通過完成語文作業來將語文知識轉化到自己的腦海中,轉化成為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并且提高自己語文知識的應用能力,語文教師一定要為學生開創更為廣泛的作業資源與作業空間,讓學生感受到完成語文課后作業的樂趣與成就感,明確自己學習語文的目標,讓學生的心靈在完成語文課后作業的過程中得到享受。
參考文獻:
[1]蔡福明.《語文天地:初中版》 - 2015 注重作業設計,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
[2]張玉琴.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 2015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淺談初中語文作業設計有效性研制.
[3]楊世枝 .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 2015新課程下初中語文課堂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4]韓亞南 .《新課程導學》 - 2016任務驅動型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性作業的設計探析.
[5]李海葉 .《軟件:教育現代化》 - 2015淺談初中語文作業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