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艷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是必不可少的。它既是教學中的重點,也是教學中的難點。本文,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針對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問題進行探討,分析其中的主要問題,并對解決的策略進行探討,以促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高效進行。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問題;解決策略
由于小學是學生發展的最基礎的階段,如果老師能夠在這個階段好好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對學生今后的學習非常的有利。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中需要長期對學生進行培養的一項能力,如果老師能夠在教學中根據現狀分析出更加有效地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寫作能力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因此,老師要仔細分析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所面臨的問題,著重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本文,筆者針對在小學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出這些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找不到寫作素材,無從下手
在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有許多的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從何入手。這是在教學中小學生寫作的時候最常見的問題。如果老師不能夠適當的引導,一節寫作課學生都不能夠寫出自己的東西。仔細分析這種現象,出現問題的原因就是學生的積累量比較少,當遇到一個主題寫作的時候,沒有素材去支持學生的寫作,因此,他們就不知道應該怎樣入手。
2.學生對寫作不感興趣,畏懼寫作
有些小學生不喜歡寫作,找不到寫作中的樂趣。在老師教學的時候,學生根本就不懂得要配合。這樣的狀況不僅僅對學生不利,也讓老師在教學中感覺到很為難。當老師為學生說明寫作的主題的時候,學生經常會發出不知道怎樣寫,不明白要怎樣做,為什么老師又開始作文訓練等方面的感嘆。學生在較為消極的寫作狀態下,即使能夠寫出文章來,文章的質量也不會很高。有些學生甚至會畏懼寫作,嚴重的甚至出現老師只要布置寫作業的時候,學生就會出現裝病的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也覺得學生不好教,學生也不喜歡老師,如果再缺乏交流,就容易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的狀態。
3.學生的文章缺乏新意,拼湊而來
在學生不會寫作文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根據作文書畸形寫作。他們參考書本中的寫作方法,寫著別人的故事,說著別人的感情。如果學生的參考文獻很少的時候,還會出現幾個同學寫的東西都差不多的情況。這樣的狀態相對學生的發展是非常的不利的。如果學生不能夠再這樣的情況之下有所改觀,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是沒有任何的意義的。
4.文章缺乏真情實感,毫無技巧可言
好的文章都是要融入作者的基本感情的。如果學生不能夠在學習的時候融入自己的感情,想要寫出出色的文章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作者在寫文章的時候,要不斷地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根據自己的想法不斷地進行深入提升。但是在現實中,存在許多的這樣的情況,學生描寫一種事物的時候,僅僅用一些詞語重復訴說,讓人讀起來相當的乏味。這樣沒有技巧的寫作,會是學生的寫作越來越沒有深意,也會是學生逐漸喪失對寫作的興趣。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問題的解決策略
1.素材的積累
素材的積累方式多種多樣,筆者認為小學生最常用的就是在生活中和在閱讀中積累素材。
在生活中積累素材,要求學生能夠注意到生活與素材之間的密切聯系。因此,在教學的時候,老師要不斷地帶領學生在生活中搜集素材,讓學生能夠明白語文是來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的一門科學。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對見到的事物進行記錄,將自己的感受也記錄在其中。筆者通過實踐,認為寫日記就可以滿足這一需求。學生在不斷記錄的過程中,既豐富了個人的知識,有可以積累生活的經驗,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在閱讀中積累素材,要求學生能夠將平時閱讀中積累到的詞句記錄下來,然后不斷地使用。教材中的好詞句老師可以要求學生背下來。在實踐的過程中,筆者讓學生用自己建立《采蜜集》的方式,達到了良好的積累效果。
2.方法的傳授
有了素材之后還不知道怎樣入筆,那就是方法的引導了。老師在寫作教學的時候,要加強對寫作方法的講解。引導學生圍繞作文的中心選取素材,通過總-分、總-分-總、分-總等布局結構構造文章的結構,通過一些寫作手法進行抒情或敘事。在寫作的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形成有層次的思路。在最后,告訴學生如何在文章中運用點睛之筆的方法。在對學生不斷地訓練之后,學生的整體水平會得到顯著得提升。
3.興趣的激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能夠對作文寫作感興趣,會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寫作態度,進而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不斷提升。
激發學生的興趣會改變學生畏懼寫作的心理,幫助學生逐漸找到寫作的樂趣。在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選取學生較感興趣的事物進行寫作練習,先讓學生進行討論,然后發表自己的見解,最后再形成文章。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促進學生的參與度,避免由于學生對寫作畏懼而一開始就對寫作產生畏懼感。
4.習慣的養成
學生的寫作習慣并不是很容易就可以養成的,但是并不是不容易做的事情老師就不去做。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不斷地訓練學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生學習的時候,老師要做適當的引導,幫助學生喜歡上寫作。在教學的時候,要不斷練習,幫助學生將積累的素材逐漸轉化到自己的文章當中去。此外,老師在平時的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帶領學生做仿句訓練,促進學生思考。在不斷的訓練過程中,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會得到一定的提高。當學生逐漸養成習慣、體會到寫作的樂趣的時候,老師的教學效率就會得到顯著得提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相信,通過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肯定可以打破學生在寫作中的障礙,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不斷提升,進而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參考文獻:
[1]李吉賢.《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中文信息》, 2015(12).
[2]馮春.韓寧.《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知識經濟》, 2014(16).
[3]王偉.《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4,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