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安
摘 要:信息化社會的到來,新媒體以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態勢,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了共青團工作必須面對的大背景。對于團組織這樣需要深度融入社會、聯系人群的組織,加強新媒體的運用與研究,對加強共青團工作有著全面深刻的影響。
關鍵詞:信息化;新媒體;共青團
一、新媒體帶給共青團工作的挑戰與機遇
新媒體環境下共青團工作面臨的挑戰表現在:新媒體信息沖擊青年的思想觀念,引導青年難度增大。團中央調查顯示,高達80%以上的青少年把新媒體作為獲取資訊、檢索信息的主渠道。由于青年涉世未深、尚未形成理性穩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面對新媒體上的復雜信息容易產生模糊、錯誤認識,開展思想引導工作難度增加。新媒體逐漸改變著青年的生活方式,組織青年、服務青年的空間被擠占。新媒體即時性、共享性、交互性等特性,能夠滿足青年千差萬別的信息需求,團組織難以實現網絡那樣面面俱到,顯得能力有限。新媒體對社會輿論產生沖擊,弱化了共青團的影響力號召力。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信息傳播格局,在占領青年“眼睛”“耳朵”方面有著傳統媒體難以企及的優勢。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新環境下,面對海量的新媒體信息,共青團的聲音很容易被“淹沒”。
用發展的眼光看,新媒體環境也為共青團工作提供了發展機遇:新媒體提供了解青年的新渠道。不斷推陳出新的新媒體軟件工具,吸引著青年將自身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愿,以自己喜歡的形式進行網絡表達,對青年的網絡言論和網絡行為進行搜集、統計、分析,有助于更直觀更全面的了解青年。新媒體開辟了引導青年的新陣地。利用好新媒體信息傳播的即時性、高效性,做好正能量信息的發布與傳播,可以大大拓展共青團引導青年的宣傳征地。新媒體延伸了組織青年的新手臂。新媒體的運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擴大工作宣傳,是一種覆蓋面更廣、更加高效快捷、青年更樂于接受的動員方式。新媒體搭建了服務青年的新平臺。在基層團組織中大力推進新媒體平臺建設,推動基層團組織依托網絡社區、即時通訊、手機群發等新媒體渠道建設工作平臺,常態化的聯絡青年,必將有效拉近共青團與青年的距離,實現對青年有效服務和全覆蓋。
二、油田團組織運用新媒體開展共青團工作的現狀
油田團委在2011、2013年分別開展了青工思想狀況調研。調查顯示,幾乎全部油田青年對新媒體都有了解與接觸,依賴新媒體溝通交流、獲取信息的青年比例持續攀升。油田團組織運用新媒體開展工作,目前呈現出如下狀況:使用的新媒體種類越來越多、數量越來越大。從最早建立的團屬網站、共青團工作QQ群,到以團干部個人名義開通的博客、微博,再到當前最流行的微信公眾平臺,油田團組織不斷地嘗試將更多的新媒體迅速運用到團的實際工作中。新媒體發揮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利用新媒體發起的活動,關注群體擴大到了油田廣大職工群眾中,團組織的影響力和美譽度持續增強。例如,在微信“朋友圈”開展的“光盤行動”,倡導節約、反對浪費,活動得到廣泛參與,在油田礦區掀起了節約風潮。油田團組織運用新媒體創新開展共青團工作,面臨著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部分團干部運用新媒體開展共青團工作的熱情不高。部分團干部對新媒體技術掌握不夠。部分團組織“只建不用”、“建多用少”,沒有有效發揮新媒體對共青團工作的促進作用。團組織資源有限,新媒體的開發、應用受到局限。
三、進一步運用新媒體創新開展油田共青團工作的思考
在不可逆轉的新媒體浪潮面前,油田團組織必須主動應對挑戰、牢牢把握機遇,才能推動遼河共青團事業實現新發展。一是要提高對新媒體的重視程度。樹立科學理念,引導各級團組織和團干部增強用好新媒體的責任感、緊迫感;全面融入工作,努力在工作的安排部署、推進實施、總結提高的全過程中,都合理充分的運用新媒體載體和手段;出臺考核辦法,加大對油田團組織運用新媒體開展工作情況的考核力度,提升團組織運用新媒體開展工作的積極性、實效性。二是要加強新媒體運營隊伍建設。從新媒體的基本知識、使用技巧、運營管理等方面,持續開展學習培訓,加強團干部的新媒體工作能力。吸納青年參與團屬新媒體的運營管理,以招募志愿者的方式讓特長青年為新媒體建設提供技術支持。三是要持續加強團屬新媒體陣地建設。加強油田公司團委主頁、“青春遼河”微信公眾平臺等團屬新媒體建設,努力建好團屬新媒體;通過聯合舉辦活動、協助宣傳推廣等方式,積極借助非團屬新媒體平臺的力量;積極關注新型新媒體應用,不斷占領青年分布較廣的新媒體應用陣地。四是要積極參與新媒體輿論環境建設。緊扣油田青年思想引導的工作主線,廣泛深入地開展正面宣傳教育;努力培養思想傾向積極、熟悉網絡規則的團干部或青年成為網絡意見領袖,代表團組織發出引導青年的正能量聲音;在有效的輿情監控分析基礎上,逐步嘗試針對一些明顯導向錯誤的網絡言論及事件,特別是與青年成長密切相關的輿情,進行網上的交鋒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