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
摘 要:教師是社會人,又是單獨個體。教師的成長受許多外部因素的影響,也受教師發展內在因素的制約。影響教師成長的個人因素主要有教師在職業活動中通過自我體驗和內化所形成的職業道德;教學生活中的各種人際交往活動;不斷地學習、求知、探索、進取、追求教學卓越與完美且持久的職業發展動機;對自己的知識信念和行為進行分析反思的自我評價的意識和能力等。
關鍵詞:教師;專業成長;職業發展;個人因素
一、研究的緣起
如何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這是當今國內外共同關注的一個課題。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教師的專業水平與道德素質直接影響著我國總體的教育水平和質量。只有清醒地認識和了解現今我國農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深刻反思其中存在的問題與出現的困惑,并對其進行理性全面的系統分析,才有可能尋求切合實際的農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出路,從而逐步推動農村中學教師的不斷成長、不斷進步。
二、研究的意義
通過對某農村初中教師的入職動機、專業精神等個人因素的研究,探析農村教師在專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尋求提高當地教師專業發展水平的具體對策,以期能為貧困地區農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鑒和啟示。
三、研究方法和對象
首先采用文獻分析法,搜集整理相關文獻和資料,為下一步研究提供理論支持與指導,同時采用個別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等,通過對甘肅省Z縣K鎮的農村中學教師問卷調查,考察分析個人因素對該地區農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從而歸納出該地區農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存在的個人因素,并對其進行分析進而提出解決對策。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教師的自我發展意識淡薄
通過調研分析,68.55%的人認為當初選擇教師這個職業,是迫于就業的壓力或難違父母的命令,僅有24.74%的人坦言進入教育界是源于對教育職業的熱愛。在就業后的專業發展上,其中有43.63%沒有參加過培訓或者只參加過假期短期培訓,至于參加培訓的原因,有51.47%是為了評職稱或是因為上級規定,而出于自我發展專業需要的只有34.33%。他們的自我發展意識淡薄。
(二)教育觀念陳舊
調查顯示:對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具有探索和創造能力這一問題,有48.75%的人“很少探索”或者“從不探索”,有31.96%的教師偶爾探索。在教學工作中,45.68%的教師最為重視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關于培訓,41.26%的老師對自身的學習沒有什么過高的要求,對在職的各種教師培訓更是不感興趣。由于觀念陳舊,加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許多老師都感到力不從心,有56.30%的老師感覺到新的教學方式不好適應,對新課改基本理念不甚了解。
(三)教師的自我反思能力不強
在對“你對你的教育實踐和周圍教育現象是否具有反思習慣”的調查中,有57.43%的教師“從不反思”或者“很少反思”,只有42.57%的教師“偶爾反思”或者“經常反思”。教師的自我反思不夠,那么,教師成長就是一句空話。
(四)專業精神不佳
根據調查,有43.67%的教師對自己的職業不滿意,如果可能,不會繼續做教師,有28.40%的教師從不和同行交流經驗和看法。根據整體來看,教師的樂業、合作、創新等方面都不是很突出,說明農村教師的專業精神不夠強。面對來自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對自己的職業感覺乏味,產生職業倦怠、安于現狀、亦步亦趨以致在教學實踐中缺乏問題意識、反思意識和專業進取精神。
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對策
(一)樹立自我發展的意識,提升自主發展的內動力
在新課程實施的今天,農村教師普遍感到自己的知識量不夠,教學能力不能適應課程改革的步伐。在這種情況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在開展教師教育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增強教師的專業責任感,使其明確自己的專業地位和專業要求,為他們創建良好的專業發展氛圍和環境,讓他們認識到要想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專業教師,就應該努力追求崇高的職業理想,不斷豐富專業知識,嫻熟掌握各項專業技能。
(二)自主學習,提升專業知識素養,更新教育觀念
新的教育精神是個人文化進步的主人和創造者。自學,尤其是在幫助下的自學,在任何教育體系中,都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教師可以通過閱讀、寫作、觀摩教學、外出參觀考察等多種形式展開學習。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逐步提高教師對專業發展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掌握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熟知教師成長的規律并結合自身專業發展的實際促進自主專業發展。
(三)勤于反思,推動自身專業發展的深入
教師自我反思是教師成長的重要機制。目前,該地區農村教師普遍自我反思意識薄弱,缺乏自我反思的動力和能力。對此,各級教育培訓部門要有意識、有針對性地為農村教師普及相關的方法和途徑,并經常性地加以引導,教師自身更要勤于反思、善于反思。在反思的方法上,一是記反思日記;二是寫教學故事;三是交流討論;四是行動研究。在反思的程序上,首先確認教師困境的存在;其次,對引起教育困境的情境與其他情境所具有的相似性做對比,在此基礎上對困境作出解釋,解決教育困境。
(四)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中,把終身學習看作是不斷造就人、不斷擴展其知識和才能以及不斷培養其判斷力和行動能力的過程,這一思想被視為是進入21世紀的金鑰匙,而作為一個普通意義上的人和一個特殊的個體的教師,就更應該確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這樣才能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秦磊.農村教師培訓實效性評價體系研究:基于農村教師專業成長的視角[D].東北師范大學,201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