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輝
摘 要: 農村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英語不規范,到了初中階段,得從26個字母開始學起,加上學習外語沒有真實的語言環境,很多學生對英語學習并不感興趣。因此,在初中階段培養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十分重要。有了學習英語的興趣,才能保證學生每天投入充足的學習時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激發學習的持久動力。
關鍵詞: 農村學生 初中英語 學習興趣
筆者目前任教于一所農村中學,班級大多數學生英語學習基礎比較薄弱。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一定要先從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入手。正如蘇霍姆林斯所基說:“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個‘火藥了。”以下筆者將從課內和課外兩方面探討如何培養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創造學習英語的環境,幫助學生愛上英語,享受學習英語的樂趣。
一、在課內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1.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初一年級的學生比較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筆者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初一的英語教學主要以對話為主,強調學生積極模仿。雖然農村中學地處偏僻,但是也引進了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在英語課堂上,筆者積極運用多媒體進行學習內容的視頻播放、收音機跟讀、運用PPT中豐富多彩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用英語表達的欲望。同時設計各種各樣生動有趣的課堂活動,促使他們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比如在教學Unit6 Topic1 “There is a study next to my bedroom”的時候,筆者引入巧虎學英語中的一段視頻介紹房子內部結構的詞匯,如bedroom,living room,washroom等,讓學生感受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習內容,學生非常喜歡并且積極地跟著視頻學習,很快地融入學習的氛圍中。在教學Unit 6 Topic3 “How can I get to the library?”這節課時,筆者引入一段英語的問路對話視頻,生動有趣的畫面馬上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嘗試著模仿,不斷地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
2.在課堂上引進各類英語小游戲。
“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是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一個方面,參與性的大小是衡量教學指導的一個指標”(黃遠振,2003),黃遠振教授指出學生參與學習的重要性。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童心未泯,對于游戲很有熱情,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游戲能更好地帶動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活動。比如在教學仁愛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話題“I have a small nose”時,學習用英語表達身體各個部位,筆者引導一個學生到講臺前用英語說出nose,eyes,head,face,mouth,neck,hair等詞匯,讓講臺下的學生根據該學生的指令指出自己的身體部位,學生學得很開心,同時很好地掌握這些詞匯。在教這個單元的對話時,筆者根據本單元1a對話中“Who am I?”改編了一個有趣的游戲,請學生上臺玩“Who is he/she?”的游戲,由一名學生上臺描述另外一個同學的外貌特征,然后全班同學一起猜猜看這位被描述的同學是誰?全班同學都積極參與游戲活動,在游戲中達到學習的目的,體現寓教于樂、激趣樂學的教學手段。
在教學Unit6 Topic1 “There is a study next to my bedroom”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學會運用There be 結構,筆者采用一個小游戲“Whats missing?”,運用兩張圖片來介紹書房中的各種擺設,讓學生對比兩張圖片,查看第二張圖片中比第一張少了什么東西,學生都能運用簡單的語句描述:“clock in Picture 1,no clock in Picture 2.”由于學生還沒有學到There be 結構的句型,只能表達出具體的詞匯,而沒有完整的句子。于是筆者給學生示范完整的句子表達:“There is a clock on the wall in Picture 1, but there is not a clock on the wall in Picture 2.”學生通過辨別圖片不同之處的游戲,逐漸掌握了表達“某處有某物”的句型,并且能一連串地說出很多句子:“There is a sofa in Picture 1, but there is not a sofa in Picture2.”“There are some books on the desk in Picture1, but there arent any books on the desk in Picture2.”學生非常開心地玩這個小游戲,同時很快地學會There be的句型。游戲結束了,學生還意猶未盡。
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勝心強的心理,筆者在課堂上引進小組競爭和個人競爭活動。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入競爭機制,給學生的每個活動如回答問題、積極參與課堂、課堂表演等加分,看哪個小組表現較好、得分最多就給予該小組一定的獎勵,評選每組學生的優秀之星,不斷地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這種方式非常有效地促進課堂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營造熱愛學習、積極參與的課堂氛圍。
二、豐富的課外活動讓學生愛上英語學習
1.教學英文兒歌、童謠。
語言的學習往往有共同之處,中國有著各種各樣大家耳熟能詳的兒歌、童謠,如“搖呀搖,搖到外婆橋”,英語學習也是一樣。“在加拿大,孩子們在閱讀之前先試聽各種兒歌童謠,然后在教學以后開始學習Phonics,這種學習也是和兒歌童謠結合起來學的,或者說是把韻律節奏唱出來”(安妮鮮花)。在每周一次的英語趣味活動中,筆者都會播放兒歌或者是童謠來達到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的目的。童謠節奏歡快、詞匯量小、韻律感強,朗朗上口,學生能輕松愉快地掌握。有些歌曲如“Wheels on the Bus”,“Ten Little Indians”,“Old Macdonald Had A Farm”,“Head,Shoulders,Knees And Toes”等,學生都非常喜歡并開心地唱出來。同時這些歌曲能幫助學生學習農場里各種動物的名稱及身體各部位的英語表達。初一課本中很多單元都有英文歌曲或者是小詩歌,如“I Can Sing it Well”;“The Light Rain”等,都可以結合教學的內容充分地利用。
2.組織各種英語競賽。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同時有展現自我的機會,倡導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比賽,如英文書寫比賽、英文兒歌大賽、英文詞匯拼寫比賽、英語演講比賽等。通過參加比賽,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比賽的準備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學習了英語,又鍛煉了膽量,還增強了自信心。書寫比賽可以督促學生養成自己平時英語書寫規范的習慣,演講比賽可以拓展學生的詞匯量、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學生在比賽中收獲經驗,得到進步,得到肯定,增強自信心、自豪感,不斷地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參賽的學生往往都是積極主動地、盡全力拼搏,在各種比賽活動中,這些參賽學生往往都能得到同學和老師的肯定,對英語學習更有興趣,今后會更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在比賽中,賦予對榮譽的追求,讓更多的同學通過參加比賽活動,嘗到成功的喜悅。
3.觀看生動有趣的英文動畫片,閱讀英語繪本故事。
迪士尼英語有許多優秀的動畫片,如“冰雪奇緣”,“世紀冰河”,“極地特快”等都深受學生的喜愛,筆者通常給學生播放這些影片,當然都是先做好介紹和推薦工作讓同學們挑選,播放之后稍微加以討論。有時候幫助他們理解影片中的一些語句,學會地道的表達。同時鼓勵學生每一個周末在家里觀看原汁原味的英文動畫片,在觀看影片時不斷地積累單詞,同時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聽力和口語表達的能力,對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等都會有所了解,拓寬知識面。
為了培養學生基礎的閱讀能力,筆者在班級為學生提供了一些英語繪本讀物,如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理查德·斯凱瑞”雙語閱讀和金色童書第一輯的“會講故事的單詞書”等書籍,學生在閱讀中增長了見識,豐富了英語的學習生活。
三、結語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當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引領者,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現有英語水平,根據教材充分設計課堂教學,同時設計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氣氛,讓學生在輕松自然的環境下有趣高效地學習英語。面對基礎薄弱的農村學生,初中英語教學更需要農村中學教師多思考多努力,在現代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充分利用各種途徑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安妮鮮花.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18.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英語新課程標準.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7.
[3]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