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992年,中共十四大的召開,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拉開了序幕,隨后,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這樣的背景給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帶來了一系列變化和影響,客觀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因時而動、順勢而為,準確把握市場經濟條件下教育對象的思想特征和思想品德發展規律,采取適當的教育方法,以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本文著重分析市場經濟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影響,探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更加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
關鍵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政治教育;觀念轉變
作者簡介:彭楊,湖北武漢人,華中師范大學2015級思想政治教育碩士,研究方向,企業文化。
1 市場經濟給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帶來的影響
1.1 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現代化
市場經濟的實行,帶動了我國經濟的騰飛,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物質保障,促進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現代化。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更加繁榮,文化產品更加豐富,文化體育設施更加更加完善,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文化載體。同時,廣播、電視、電影、錄像和網絡等電子媒介的迅速發展,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多更豐富的大眾傳播載體和網絡載體,從而令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更加廣泛、及時地作用于社會的各個階層和群體。
1.2 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使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更加復雜的環境
1、從國內看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由于“吃大鍋飯”,人們的利益關系較為簡單。而自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以來,伴隨著社會利益關系的重大調整,出現了一系列矛盾和錯綜復雜的問題,對受教育者的心理、心態以至價值取向、理想信念等產生重大影響,也使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更加復雜的環境。由此可見,經濟制度的變革必然帶來思想政治教育經濟環境的變化。
2、從國際看
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使得整個市場體系更加開放,大大密切了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聯系。西方社會思潮也或多或少地進入我們的視線,對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干擾甚至誤導。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背道而馳的思想對人們產生了一定的腐蝕和異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進行內容的更新,根據新的時代條件有針對性地清理各種思想問題,促進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2 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特點
2.1 理念轉變, 推崇“人本”情懷
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強調的是“社會為本”。那時社會政治氛圍比較緊張,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作為政治工具,這與思想政治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價值訴求背道而馳。在市場經濟體制的呼喚下,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為本”的理念應運而生。
1.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要義
市場經濟體制破除了人們絕對的“平均主義”思想的束縛,承認個人利益的合理性。鄧小平也多次提出,只講精神奉獻、不講物質利益,或者只講物質利益不講精神奉獻,都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因此,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開始注重人的需要。只有承認教育對象的個人合理需要應該得到滿足,并且引導教育對象通過努力滿足個人合理需要,才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其滿懷斗志地投身于現代化建設的浪潮中。
2.以人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要求
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統一,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基本規律。這一客觀規律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關注受教育者的思想實際。尤其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主體性得到更充分的發揮,參與意識也得以加強,受教育者的主體性表現得更加明顯。在教育過程中,受教育者的精神發展需要、思想實際、行為習慣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不可忽略與輕視的重要方面。能否堅持以人為本,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實現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2.2 內容創新,強調對癥下藥
1.內容更加注重時代性
計劃經濟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是為政治需要服務,且國際交往沒有現在這么頻繁,因此,那時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大多是革命歷程教育、憶苦思甜教育、政治路線教育等,教育內容的視野也主要在國內方面。而如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也擔負著為經濟發展服務的重要職責。市場經濟的洪流極大地改變了國際關系和社會格局,應根據國際形勢和市場特點,在教育內容中有針對性地融入全球化、信息化、市場化等重大現實內容,引導教育對象進行國際國內形勢的理論學習、市場經濟條件下法制內容的學習、正確勞動觀的樹立、經濟倫理的學習。[4]使得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經濟行為更加理性,市場經濟也能很加有序地運行。
2.內容更加注重針對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全體社會成員,具有很大的層次性,因此在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應注重因材施教、對癥下藥。例如,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大學生群體,存在著過分注重精神消費的現象,部分學生不顧家庭條件的實際,爭相攀比。對于這類群體就要進行勤儉節約精神的教育,告誡他們要艱苦樸素、奮發向上;又如,對勞動者群體,一部分人對其他較為富裕的人懷有嫉妒甚至仇富的心理,或者想要通過不法手段迅速積累財富,對于他們就要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制觀教育,引導他們認識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貧富差距是不可避免的,必須理性對待,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逐步過上更好的生活。領導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對象,對他們教育的重點內容應是廉政文化。
2.3 形式多樣,注重輿論引導
如前所述,市場經濟的發展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多樣的形式、更豐富的載體、更鮮活的內容,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既獲得了發展的便利,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5]。
1.形式多樣,載體豐富
在計劃經濟時代,受生產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限制,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只能通過談話、開會、實踐學習、或者廣播、書籍報刊來傳遞信息,傳播速度極慢,影響的范圍也極為有限。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更多、更便利的宣傳平臺,眾多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可以在短時間內通過微空間互聯網送達至用戶手中。
2.信息龐雜,有待管控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雖然有了更加便利的宣傳教育的條件,卻也為各種干擾信息提供了可趁之機。國際交往更加頻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尤為復雜的環境。尤其是各種信息通過互聯網迅速地進行傳播擴散,在這些內容中,不乏虛假信息和錯誤思潮。各種西方社會思潮源源不斷地進入人們的視野,如果不加以管控,就會成為西方敵對勢力對社會主義力量進行“和平演變”的工具。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注意及時對受教育者進行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道路的教育,通過比較、研究,澄清疑慮,使人們深刻意識到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并自覺團結在社會主義的大旗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下,在各種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中認清本質,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堅實力量!
參考文獻
[1]林潤靜,孫蘭鎮.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淺析[J].思政探討,2010.
[2]張耀燦,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王永浩.以人為本: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新理念[J].教育探索,2006,(12):99-100.
[4]陳國躍.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J].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02(2).
[5]安麗華.論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問題及其解決[D].東北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