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薇 肖憑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新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也開始日益豐富,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或教學模式,給課程教學改革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媒體營銷》是一門與時俱進的課程,要使學生全面掌握新媒體營銷的實踐技能,就必須結合新媒體技術手段開展豐富的教學設計,進行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因此,本文在深入了解微課教學設計的基礎上,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新媒體營銷》課程特點,對《新媒體營銷》課程的微課教學模式進行了總體設計,并以“二維碼營銷”教學模塊的微課設計為例,深入剖析了該模塊微課在設計中需要突破的重難點,展現全新的教學模式,在加強“教”與“學”的雙重互動,提升學生新媒體營銷實踐技能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討。
關鍵詞:微課;教學設計;新媒體營銷
課題項目: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院級教研教改重點課題“翻轉課堂視闕下《新媒體營銷》微課設計與建設”(編號:14JY02)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教育教學領域各種新型教學資源或教學模式層出不窮,“微課”教學模式不僅能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還能使學生進行相關內容的個性化或重復多次的學習活動,其在現代教育教學活動中越來越普及。《新媒體營銷》課程的開發是基于當前新媒體飛速發展的新時代,為使學生掌握新媒體營銷實踐技能,將其培養成為企業所需的新媒體營銷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一門專業課程,在進行該門課程教學設計過程中,必須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本課程的重點知識點的特色,加強“教”與“學”的雙重互動,開展微課設計與制作。
1 微課概述
(一)微課的概念
許多專家學者對“微課”都給出了自己的定義。這里我們還是采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給出的定義,即:微課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呈現方式,圍繞學科知識點、例題習題、疑難問題、實驗操作等進行的教學過程及相關資源之有機結合體。
從定義中,我們不難發現,微課的主要表現形式是短小精悍的微視頻,主要表現的內容為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知識點,展現的主要目的是為提高學生對重要的、較為復雜的知識點進行自主的反復多次的學習,保證學生對知識點能全面掌握。
(二)微課教學設計的概念
微課教學設計是指利用系統方法,圍繞微課選題,針對教學對象的需求,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分析,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和終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優化的安排,最終形成微課教學設計的方案,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進行應用,并不斷評價修正、系統的計劃過程。
也就是說,教師在進行微課教學設計過程中,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學生對每一個知識點的把握程度,有的放矢的開展微課教學活動。
(三)微課教學設計的特點
1、短小精悍,傳播多樣
“微課”一般時長控制在5-10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5分鐘。正是因為短小,才能使得微課能夠集中解決學生在課堂上容易忽視或遺忘的關鍵性問題。因為微課容量微小,時間短,所以可以利用手機、平板電腦等多樣化的媒介手段進行傳播,且微課共享非常便捷。
2、主題突出,內容具體
一個微課只有一個主題,主要是為了針對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疑點、考點等某一個非常具體的問題進行的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這樣才能使使用微課的學習者能從中有所收獲,達到微課本身應該達到的基本目的。
3、反饋及時,針對性強
一方面,由于學生均是通過視頻進行微課學習,因此,對于該微課是否幫助其解決了學習中的疑惑,有著最為直觀的認知,能夠對該微課進行客觀的評價,促進教師對微課內容及時進行調整,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微課中提出問題,學生在線回答”的模式,充分掌握學生對關鍵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對于沒有掌握知識點的學生可以及時給予一對一的專門的有針對性的輔導和幫助。
2 “新媒體營銷”微課教學總體設計
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結合《新媒體營銷》課程內容的特點,我們將《新媒體營銷》微課的教學設計,總體上分為三個階段。
(一)分析階段
在此階段,主要是站在學生對“新媒體營銷”學習需求的角度,制定較為詳細的微課設計目標。重點解決學生通過微課學習哪些知識點,教師在制作微課過程中應采用哪些較為合適的方式。
對學習者的分析方面,主要是充分了解了學習《新媒體營銷》課程學生的基本情況。從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看:本校學習該課程的學生主要集中在市場營銷專業、電子商務專業、藝術設計專業、電視節目制作專業。這些專業涉及的行業領域非常廣泛,每個專業對《新媒體營銷》課程的需求并不相同,且學生基礎參差不齊,但基本在學習該課程前,已經初步具備了市場營銷、網絡營銷的基礎知識。因此,在設計微課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其將來會從事的行業案例,有針對性的選擇重難點開展微課教學設計。
在學習內容分析方面,《新媒體營銷》課程主要針對目前最前沿的新媒體營銷手段進行分析,著重講述怎樣利用新媒體進行營銷推廣活動。結合學生的特點,我們將微課設計的重點首先放在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網絡新媒體營銷和未來發展趨勢的手機新媒體營銷兩個方面。
(二)設計階段
在對學習者分析和學習內容分析的基礎上,我們針對網絡新媒體營銷和手機新媒體營銷兩大內容進行了較為完整的微課設計。
1、教學目標設計
由于學習該門課程的學生均具備一定營銷基礎,所以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我們主要針對新媒體技能的培養為主來開展。我們從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態度目標三個角度分別對每一個知識點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設計。使得教師和學生在制作和學習該微課時目標明確,教學、學習活動能做到有的放矢。本門課程主要還是以課堂講授為主,所以我們設計的微課主要是作為課外學習資源配套使用的。
2、教學策略設計
在明確教學目的基礎上,我們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選擇了適合其的教學策略。其中,在二維碼營銷模塊、微信營銷、微店營銷等微課設計過程中,我們采用了開門見山式的教學策略設計。
采用開門見山式教學策略設計的主要是因為,一方面,學生本身對網絡營銷具備一定的基礎,對新媒體營銷有濃厚的興趣;二是這種策略直接進入主題,能直接引起學生學習該知識點的關注,知識點講解緊湊,能夠充分突出重點。
3、教學過程設計
在明確了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以后,我們根據“先易后難”的原則,先是分析與內容相關的案例,通過案例引發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思考,在充分了解相關知識點基礎上,選擇相關項目做出營銷推廣示范,手把手教學生開展相關營銷活動,最后給出具體項目,讓學生獨立練習,舉一反三,使用學到的新媒體營銷知識展開營銷推廣活動,并根據其操作的結果,判斷其掌握的程度。具體見圖1 所示:
(三)評價階段
為了使得《新媒體營銷》課程微課的教學設計達到最優的效果,我們在使用初期,選擇了基礎較好的班級中進行試用,并根據試用的反饋的結果實時調整微課內容和形式,以期最終能達到大多數學生滿意的效果。
每一個微課在學生學習完成以后,我們都有相關的項目要求學生去完成,并根據其完成的情況判斷其掌握的程度,再根據掌握程度的不同,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3 “二維碼營銷”教學模塊微課設計
為了更好的說明《新媒體營銷》微課的設計過程,我們以“二維碼營銷”模塊為例,做具體詳細的說明。
(一)教學目標設計
通過調查,我們認識到,現代高職院校的學生對于二維碼、微信等工具并不陌生,但是對于如何使用這些工具開展營銷推廣活動不甚了解。所以,我們為這一類學生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方面:理解二維碼的本質特征及表現形式;掌握二維碼營銷的內涵、特點及方法。
能力目標方面:建立學生二維碼營銷的思維,并重點培養學生應用二維碼開展營銷活動的能力。
態度目標方面: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精神及能力。
(二)教學內容設計
根據設定的目標,我們選擇了“制作二維碼抽獎活動”為此模塊微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并運用了開門見山式的微課教學設計策略來設計此次微課內容。
第一,用28秒的微視頻片段“神奇的二維碼”引入本微課的話題,同時也通過此視頻片段簡明扼要的介紹了二維碼的概念。再通過“淘寶二維碼的應用案例”引導學生思考二維碼的價值;
第二,分別用18秒和13秒的微視頻片段“二維碼的八大特性”和“二維碼的類別”,讓學生對二維碼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和了解,同時用一系列的案例說明二維碼營銷的主要形式以及二維碼營銷的應用方式,并通過13秒的微視頻片段“二維碼營銷投放平臺”進一步說明,開展二維碼營銷的投放渠道。
第三,我們與開慧鎮開展校企合作項目,為達到宣傳推廣開慧鎮的營銷目的,為其組織“我愛你,美麗開慧”項目等一系列相關營銷宣傳活動,在為學生簡要介紹“我愛你,美麗開慧”項目的基礎上,說明任務內容為“我愛你,美麗開慧”項目設計一個二維碼抽獎活動,并明確制作該項目的具體目的。
第四,詳細說明“我愛你,美麗開慧”二維碼抽獎活動的步驟。讓學生明白制作的過程。同時,進一步明確制作該二維碼之前需要做好的準備工作。
第五,用錄屏軟件分步驟錄制“我愛你,美麗開慧”二維碼抽獎活動的制作過程,并通過舉例的形式,說明二維碼抽獎活動的具體應用方式,通過展示已經制作完成并使用的二維碼抽獎活動,進一步說明二維碼營銷的具體應用。
最后,舉一反三,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知識點,為某一項目制作二維碼電子優惠券。
(三)教學評價設計
一方面,在學習完本微課以后,有相應的作業和任務需要完成,通過作品的完成情況了解學生對二維碼營銷的掌握程度,并將成績計入期末成績中,以此考核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教師在線收集學生對該微課的反饋意見,并根據學生的具體要求,進行合理地優化和完善。
4 總結
總之,《新媒體營銷》是一門緊跟時代步伐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僅僅依靠課題教學遠遠達不到鍛煉學生新媒體營銷技能的根本目標,因此,必須使用微課做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是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具備新媒體營銷的實踐技能。當然,《新媒體營銷》課程的微課教學設計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不僅僅具備新媒體營銷的知識和能力,還需要有開發微課的基本能力,因此,做為新時代的教師,應該積極主動的掌握新技能,共同探討微課教學模式的設計,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平臺。
參考文獻
[1]呂琴. 微課教學資源的設計與應用研究 ——以《CAI課件設計》實驗課為例[J].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14(04):16-19
[2]桂耀榮. 微課及微課的制作和意義[J]. 化學教與學,2015(05):18-20
[3]胡鐵生,黃明燕,李民. 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 遠程教育雜志,2015,04(09):121-122
作者簡介
肖憑(1961-),女,湖南長沙人,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研究方向:傳媒市場運作。
施薇(1983-),女,講師、電子商務設計師,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實訓指導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實訓、移動營銷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