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哲伊
摘 要:英語口語能力是英語綜合能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中國大學生相對薄弱之處,提高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本文旨在分析大學生口語現狀,有針對性地探索提升口語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方法
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在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英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出來,社會各界對口語好的專業人才的需求急劇上升。根據教育部制定的教學要求,高校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能力,使學生能夠應用英語進行信息交流。對于非英語專業的本科生,大學英語在幫助學生繼續打好語言基礎的同時,還肩負著提升學生文化素養和學術交流能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和思辨創新思維的重任。
近年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不斷突破、創新,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步,然而大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仍不盡如人意。針對大學生口語現狀,本文試探討提升大學生英語口語的可行性方法。
1 大學生口語能力現狀
蔡基剛教授曾在《如何評價大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一文中提到兩篇新聞報道,其中一篇是關于中國大學生向2000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基爾比先生提問,但由于學生的英語提問對方聽不懂,不得不要求學生再用中文提問并讓隨行翻譯再譯成英文。雖然大學生已經學習英語多年,但我們經常能聽到“啞巴英語”、“中國式英語”,造成“中國人聽不懂,外國人聽不明白”。英語是一門技能課,語言受到各種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造成現在大學生“開口難”的原因是復雜的、多方位的。
1.1 學生英語語言基礎薄弱,忽視文化差異
雖然大學生學習英語多年,但口語表達仍相對薄弱。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語法錯誤頻繁,語音語調不規范,發音不準確,詞匯量少,用英語表達時受中式思維模式影響。中國文化和英語國家文化有某些相似之處,但更多的是文化差異,正是這種差異導致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等方面不盡相同。大學生往往忽略了這點,導致思維混亂,邏輯錯誤,詞不達意,交流不暢。
1.2 學生對口語表達缺乏自信
中國大學生較為含蓄謙虛,課堂上不愿主動發言。由于地域教學水平的差異,某些學生用英語進行書面表達都十分困難,更不用說口語表達了。課堂教學中,學生在要求進行口語表達時,先是沉默寡言,參加活動不夠積極;大多數學生在教師和同學面說英語時,顯得過分拘謹,聲音小、發音變調、語速過快、停頓頻繁,時常忘記要講的內容。有些學生甚至做不到用英語交流,無法參與課堂活動。
1.3 教學方式落后和內容枯燥
當前諸多高校仍以應試教育為主,以四、六級考試通過率作為大學英語教學水平評比的重要標準和主要依據。大學英語教學由于缺乏語言環境和課時逐年減少等原因,課堂重視知識輸入,忽視知識輸出或是輸出不足,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不夠。課堂教學中仍然偏重語言點的講解,忽略口語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課堂氣氛沉悶,教師的教學手段單調、活動單一,課堂互動少。受到課時的限制,課上所有的知識內容都圍繞教材展開,難以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受以往學習習慣的影響,學生在課上少用英語交流,課后沒有一定的語言環境,沒有一定的口頭交流機會,課下練習口語難度更大。
2 提高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可行性辦法
2.1 加強語言基礎知識的學習
在英語中,語法是英語語言的基礎,語音是核心。語法掌握不好,無論是書面表達還是口語交流都很難準確地表達語句。即使有些同學敢說了,說出來的英語也難以理解。掌握語法不是提高口語能力的最終目的,但是在培養語感和提高語用能力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實際運用中掌握語音,不但有利于正確地從聲音方面表達思想,對聽說技能的獲得是必需的,而且也有助于對語法和詞匯的學習,有助于閱讀速度的提高。教師應在教學中及時糾正學生的發音錯誤,幫助其養成良好的發音習慣,增加練習,不斷模仿,加強對國際音標中爆破、連讀、同化等發音規律的理解和準確把握。
提高口語能力,加強口語練習沒有錯,但也應意識到口語能力的提高在建立在大量的語言輸入基礎上的。沒有廣泛的閱讀,又怎會有口語輸出的材料?教學中,應進一步加強聽、讀、寫、譯的訓練,尤其是聽和讀的語言輸入。大量的閱讀也能夠豐富學生的詞匯積累,學生可以從課堂活動、課外閱讀或是看英文電影、聽英文歌曲等輔助方式積累英文常用單詞、詞組、諺語習語等。通過知識輸入,積累對各種事物、概念的正確的英語表達法,注重文化因素的融入,去體會、理解并尊重對方文化,自然會提升英語口語表達的自信,交流才會成功。
2.2 創新教學方法,加強教學實踐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習語言就要學習文化。隨著多媒體和網絡等技術的發展,英語教學可突破時間及地點的限制,實施多元化及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與手段,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地位。“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教師挑選合適的英文原聲電影電視,讓學生從中熟悉文化,了解生活習慣、思維方式、民俗風情等方面,比課本上理解得更深刻。同時,影片所提供的場面、情節和語境,讓學生在觀看過程中不僅可以模仿地道的發音,理解英語口語的發音規則,提高聽力,也可以幫助其鞏固單詞。
課堂教學對提高大學生英語口語具有至關重要的輔助作用。教師應安排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加大學生口語實踐量。在口語表達中,學生出錯屬正常現象,尤其是初期階段,教師應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及時給他們正面的評價,幫助其克服心理障礙,增加對英語口語的興趣。教學中倡導合作性、任務型的口語教學模式,設計合理的口語任務,充分考慮完成口語任務所涉及的語言表達的難度,可根據實際情況先給學生發放一些相關詞匯和表達法的語料來降低任務難度,讓學生有話可說。口語課上,可將全班分成若干個小組,通過成員間的協調互動,共同完成指定的口語任務。教師應平等對待各小組成員,特別是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要多與其交流,有意識地找出他們的積極因素,增強其參與口語活動的自信。教師不時地給學生答疑,及時對學生進行評價和鼓勵。
3 結語
英語作為一種基本的語言技能,需要不停地學習和訓練。在缺少自然的語言環境和目前教學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高校應結合應用型英語人才的社會需求,改變教學思維,調整教學模式和課程設置,全面整合和開發教學資源。教師應注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增強口語表達的自信。
參考文獻
[1]蔡基剛. 如何評價大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J]. 外語界,2002(1).
[2]李瑞晴.美劇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和教學研究,2016(5).
[3]閻麗.論應用型人才培養視域下的高校英語教學改革[J].教育觀察,2016(5).
[4]張時英.論大學英語口語課課堂焦慮及消除對策[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