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林
摘 要:在醫院的發展過程中,開展內部思想政治工作是十分重要且關鍵的環節。國家在不斷完善醫院體制的同時,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問題也逐漸暴露了出來。如何對當前醫院思想政治工作進行改革與創新,使其跟上醫院體制不斷完善的步伐與需求,是現代醫院管理層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該篇就對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與創新實踐進行探索。
關鍵詞:醫院行業;新醫改;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實踐
1 思想政治工作對醫院發展的意義
1.和諧發展的基礎
隨著醫療行業改革的不斷推進,醫院市場受到了巨大的影響與沖擊,同時由于時代不斷變遷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價值觀發生了變化,導致了人民利益與醫院改革發生沖突的問題。醫院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秉持醫德與正確的價值觀方向,對價值觀產生偏移的醫院工作人員的教育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良好的價值觀方向是解決醫院內部矛盾,以及醫院與人民相互矛盾的基礎保障,因此對醫院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2.規章制度的保障
規章制度是一切組織正常運行的基礎,起到了基本的監督與管理作用。而醫院作為國家發展與社會保障的基礎設施,對規章制度落實程度的要求也更加細致與嚴格。而醫院醫務人員是否能夠憑借自身自覺性來嚴格遵守醫院規章制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力度。其不僅能夠加深醫務人員與醫院的聯系與親密感,同時還能夠樹立醫院醫務人員的責任心,意識到遵守規章制度對醫院發展的重要性,明確且嚴格的承擔規章制度帶來的責任。思想政治工作對醫院凝聚力與團結性的形成有著重要意義。
2 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現狀
1.認識上存在偏差
當前醫院思想政治工作在醫院日常運營中的地位不足是明顯的問題之一,由于當前負責思想政治工作的部門獨立于生產部門之外,與醫療工作沒有直接關系,因此醫院醫務人員對思想政治工作的認識存在偏差,普遍存在不重視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醫院對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沒有硬性指標,沒有將思想政治工作納入醫院日常工作當中,沒有與黨委和工會形成共同管理的局面,無法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價值。
2.缺乏創新意識
目前醫院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投入與醫院設備人才方面的投入存在明顯的差異性,為了保障醫院技術方面的優越性,管理部門對各項設備設施以及人才的引進十分重視,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人才資源卻沒有持續補充。當前醫院思想政治工作人才老齡化比較嚴重,不斷有政工人員退休離職或從事其他行業。而政工人員的補充也大多是從醫療部門一線退居下來的非思想政治專業的醫務人員,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缺乏科學有效的方案及方法,在調查研究方面方法不明確,在開展工作方面采用單一的灌輸式方法。這種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不利于衛生系統針對性教育的開展,影響了醫院發展進程。
3 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實踐
1.強調工作理念創新工作方法
首先需要在醫院內部強調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保障其在醫院內部地位的前提下,開展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從被動轉化主動,達到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質量的目的。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方面,則可以擺脫當前的傳統工作模式,從灌輸式轉化為科技化教育式,從醫院日常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實際問題出發。在具體的措施方面,可以結合醫院的實際需求,展開醫院行風評價、醫院優秀人員評選以及青年文明號等一系列醫院相關活動。通過這種思想政治工作與活動相結合的方式,使醫院醫務人員在親身參與的同時根據正確的價值導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責任心。
2.完善工作機制
當前主要負責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是獨立思想政治部門,在這個基礎上應加強醫院內部的工作協調機制,提高思想政治部門與醫院各個部門的交流與聯系,明確不同部門之間的權責關系以及職能范圍,將復雜且系統的思想政治工作細化為以部門為單位的工作任務,這種各部門之間共同管理并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工作的效率與質量。而在人才的選撥與補充機制方面,則可以建立績效考核制度,同時提升思想政治工作人員的待遇水平,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競爭力,在不斷吸引人才加入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避免了人才流失。
4 總結
在醫院的發展過程中,開展內部思想政治工作是十分重要且關鍵的環節。影響醫院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因素包括多個方面,首先是良好的工作環境和開放性的工作氛圍,其次則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理念及相關方法。如何對當前醫院思想政治工作進行改革與創新,使其跟上醫院體制不斷完善的步伐與需求,是現代醫院管理層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良好的醫院思想政治工作,是現代醫院規模擴張以及不斷發展的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朱普慶. 淺談新醫改背景下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與創新[J]. 安徽醫學,2013,01:85-87.
[2]周敏. 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J]. 企業導報,2011,01:186-187.
[3]鄧錦鴻. 新形勢下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探索[J]. 東方企業文化,2014,08:53.
[4]崔立果. 淺談新醫改背景下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與創新[J]. 經營管理者,2015,22: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