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旭紅(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醫院兒科,河南 漯河 462000)
?
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NCPAP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分析
孫旭紅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醫院兒科,河南 漯河 462000)
【摘要】目的 探討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NCPAP)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確診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患兒92例,按照奇偶數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患兒應用肺表面活性物質與機械通氣進行治療,研究組患兒應用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NCPAP進行治療,分析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療效及主要終點事件結果。結果 研究組患兒在治療后總有效率93.48%,明顯高于對照組67.39%,研究組患兒心率、呼吸頻率、機械通氣時間、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時間、平均氧合指數與對照組患兒比較均具有明顯優勢,差異對比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NCPAP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效果顯著,有效地降低了患兒機械通氣治療的概率,減少了患兒并發癥的發生,縮短了治療時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CPAP;肺表面活性物質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在臨床治療中通常采取肺表面活性物質以及呼吸支持。一般呼吸支持技術包括機械通氣與NCPAP兩類,經呼吸支持治療可以使得患兒病死率及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減少,使得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癥狀得到有效改善[1]。經機械通氣與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對于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具有一定效果,但其不良反應較為顯著,使得臨床應用受到限制。本文選取92例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NCPAP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確診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患兒92例,胎齡29~33周,入院日齡1~13 h,按照奇偶數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46例,患兒肺部X線片均有支氣管充氣征、可見細顆粒或網狀陰影,肺含氣量明顯降低,臨床癥狀如呻吟、呼吸急促等較為明顯,而且排除出生后6 h需要機械通氣治療、高于Ⅱ度腦出血狀況、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研究組中有男26例,女20例,對照組中男29例,女17例。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等基礎資料方面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患兒均早期應用肺表面活性物質珂立蘇(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治療,首次給藥40~100 mg/kg,經氣管插管注入氣管下部,分三個體位,即右側臥位、左側臥位和仰臥位各1/3劑量給藥,每次珂立蘇注入后均需氣囊通氣持續1~2 min,然后研究組患兒拔出氣管插管,連接NCPAP呼吸支持,對照組患兒給予機械通氣治療。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及主要終點事件[2]。主要終點事件是指新生兒在出生后7 d內,是否需要采用機械通氣治療,其適應證通常包括嚴重呼吸暫停發作、低氧血癥和呼吸性酸中毒等。嚴重呼吸暫停為每小時需經面罩予以>2次的輔助呼吸,或呼吸暫停頻率>4次/小時。臨床治療效果分為治愈、好轉、無效[3]。治愈:經治療患者主要臨床癥狀均消除,經血氣分析顯示為正常;好轉:經治療患者主要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經血氣分析顯示PaO2、PaCO2得到顯著改善,PaO2上升>20 mm Hg;無效:經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與血氣分析未得到顯著改變或有更為嚴重趨勢??傆行?治愈率+好轉率。
1.4 統計學方法: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系統統計處理,計量資料應用以(±s)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兒經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研究組患兒心率、呼吸頻率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機械通氣時間、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均明顯縮短,平均氧合指數高于對照組,差異對比均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表2 兩組患兒主要終點事件結果比較(±s)

表2 兩組患兒主要終點事件結果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平均氧合指數研究組46 148±2 2.2±0.4 3.6±1.0 47±3 64.9±5.7對照組46 176±9 5.9±1.8 6.4±1.8 62±4 43.1±4.6組別 n心率(次/分)機械通氣時間(d)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時間(d)呼吸(次/分)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為肺表面活性物質缺乏所致,多見于早產兒,生后數小時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青紫和呼吸衰竭。肺表面活性物質缺乏時肺泡壁表面張力增高,肺泡逐漸萎陷,進行性肺不張,發生缺氧、酸中毒、肺小動脈痙攣,肺動脈高壓,導致動脈導管和卵圓孔開放,右向左分流,缺氧加重,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漿纖維蛋白滲出,形成肺透明膜,使缺氧酸中毒更加嚴重,造成惡性循環[4]。
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可降低肺泡表面張力,防止肺泡萎陷,調節肺泡表面張力,穩定不同大小的肺泡內壓力,使小肺泡不至于萎陷,大肺泡不至于過度膨脹,可以維持肺順應性,維持肺泡-毛細血管間液體平衡,防止肺水腫,還可以參與呼吸道免疫調節及防御機制等。
NCPAP的治療作用是使萎陷的肺泡重新張開,并在呼氣末保持正壓,增加肺容量和功能殘余氣量,減少肺內分流,改善氧和,提高動脈血氧分壓。防止肺泡萎陷,可以減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消耗。氧和改善可促使肺泡產生肺表面活性物質,有利于病情改善[5]。肺表面活性物質與NCPAP聯合應用,可在整個呼吸周期即吸氣相與呼氣相維持充分的氣體交換,更好地提高氧和能力,改善肺順應性。NCPAP應用還可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質的釋放,有力于病情恢復。NCPAP相對于氣管插管而言是無創性的,可以減少應用機械通氣時對患兒造成的損傷,使得氣胸、肺發育不良、視網膜病等并發癥明顯減少,還可以減少肺部感染的機會,縮短用氧時間和住院時間。
經本文研究可知,研究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且觀察研究組患者的主要終點事件結果顯示,其心率、呼吸頻率、機械通氣時間、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時間、平均氧合指數均具有明顯優勢,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NCPAP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與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機械通氣方法對比,效果更為明顯,心率、呼吸頻率改善更為明顯,平均氧合指數提高,機械通氣時間及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時間縮短。
總之,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NCPAP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效果顯著,有效地降低了患兒機械通氣治療的概率,減少了患兒并發癥的發生,縮短了治療時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茅紅英.鼻塞持續氣道正壓通氣聯合大劑量氨溴索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J].當代醫學,2013,19(25):51-52.
[2] 曾凌空.肺表面活性物質蛋白B基因多態性與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易感性的研究[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11,6(1):37-41.
[3] 姜建霞.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28例[J].中國藥業,2012,21(5):90-91.
[4] 邵肖梅,葉泓瑁,丘小汕.實用新生兒學[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395-396.
[5] 吳瑞萍,胡亞美,江載芳.實用兒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453.
中圖分類號:R72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6-00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