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龍秀 蔡文雙 陳進勉


[摘要]目的 研究氨溴索氣管內灌洗聯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的臨床療效。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患者中隨機選取100例胎糞吸入綜合征患者進行對比研究。采取數字抽簽法進行分組治療,各有50例患者。對照組給予氨溴索氣管內灌洗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質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呼吸指數、氧合指數,并對比兩組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死亡率。結果 與治療前相比,治療24h后兩組患者的呼吸指數、氧合指數均明顯改善(P<0.05),但觀察組的改善幅度更加顯著(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明顯縮短(P<0.05),其并發癥發生率、死亡率均明顯更低(P<0.05)。結論 在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的臨床治療中,采取氨溴索氣管內灌洗聯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部氧供,縮短治療時間,改善預后。
[關鍵詞]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氨溴索氣管內灌洗;肺表面活性物質
[中圖分類號]R7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6)06-31-03
胎糞吸入綜合征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新生兒期疾病,是指胎兒在子宮內或娩出時吸入胎糞等污染物導致的呼吸道疾病。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的死亡率較高,因此,有必要尋求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以改善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患者的預后。氨溴索氣管內灌洗是一種較為常用的治療方法,而有關臨床研究指出,在氨溴索氣管內灌洗的基礎上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質進行治療,具有更加顯著的療效。本次研究為了探討氨溴索氣管內灌洗聯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的臨床療效,特于2012年1月~2015年6月選取100例胎糞吸入綜合征患者進行對比研究,分別給予氨溴索氣管內灌洗、氨溴索氣管內灌洗+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并對比其肺部氧合功能、治療時間以及預后情況。現整理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2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患者中選取100例胎糞吸入綜合征患者進行對比研究。所有患者均被確診為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均出現呼吸困難、紫紺等癥狀,排除先天性心臟病、腸管畸形、膈疝等疾病患者。經患兒家屬同意,將患兒納入此次研究。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采取數字抽簽法進行分組治療,各有50例患者。對照組中,男28例,女22例;胎齡為38-41周,平均(39.3±0.9)周;出生體重為3000-4000g,平均(3497±493)g。觀察組中,男27例,女23例;胎齡為38-42周,平均(39.5±0.8)周;出生體重為3050-4000g,平均(3512±458)g。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給予氨溴索氣管內灌洗治療,行氣管插管,對呼吸道進行清理,將15mg氨溴索(天津藥物研究院藥業有限公司,H20090026)置入10mL生理鹽水中,配制成鹽酸氨溴索稀釋液,經氣管導管注入1mL鹽酸氨溴索稀釋液,在患者進行機械通氣前,采用簡易吸氧面罩進行1-3min的輔助吸氧,將吸引管插入,并在患者肺部對應的背部進行拍擊,重復進行,直至吸引管流出的液體顏色變為透明,此時開始機械通氣治療。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質進行治療,氨溴索氣管內灌洗方法參照對照組,在此過程中,選取70mg/kg外源性注射用肺表面活性物質(牛肺表面活性劑,北京雙鶴現代醫藥技術有限責任公司,H20052128)對其進行加熱,待其溶解后,緩慢降溫,配制成溫度為體溫的混懸液,分別在患者采取平臥位、半臥位以及左、右側臥位時,將混懸液經氣管導管注入,持續注入10min,并對氣囊進行加壓。藥物注入完成后進行機械通氣治療,并在機械通氣開始后的6h內禁止進行氣道吸痰。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呼吸指數(RI,P(A-a)DO/PaO2)、氧合指數(OI,PaO2/FiO2),并對比兩組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死亡率。
1.4統計學方法
在SPSS17.0軟件中錄入數據,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表示為[n(%)],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表示為(x±s),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呼吸指數、氧合指數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24h后兩組患者的呼吸指數、氧合指數均明顯改善(P<0.05),但觀察組的改善幅度更加顯著(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時間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明顯縮短(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預后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死亡率均明顯更低(P<0.05)。見表3。
3.討論
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吸人性肺炎,通常是由于胎兒在子宮內或分娩時誤吸胎糞污染物而引發的肺部炎癥感染。胎兒吸入胎糞等污染物后,其氣道發生堵塞,導致呼吸功能受到影響,肺部出現階段性肺不張和阻塞性肺氣腫,嚴重時還可能會出現氣漏吲;同時,胎糞經氣道進入肺內后會造成肺泡、支氣管出現嚴重的炎性病變,加上胎糞吸入綜合征往往會引發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等并發癥,導致患者的肺泡細胞嚴重受損,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出現嚴重障礙。此外,在胎糞中,通常存在大量的游離狀脂肪酸,也會對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進行抑制。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出現嚴重障礙,肺泡細胞嚴重受損,導致肺部氣體交換功能出現障礙,使患者的呼吸狀況出現異常,皮膚發紺。調查數據顯示,新生兒出現胎糞吸人綜合征的比例約為2%,其中約有39%的患者會發生死亡。因此,臨床上,應對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的治療進行深入研究,以尋求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氨溴索氣管內灌洗的方法治療新生兒胎糞吸人綜合征,主要是由于氨溴索具有較強的溶解能力,經氣管插管注入氣道和肺部,能夠有效溶解異物,增強氣道纖毛的擺動功能,從而能夠有效改善肺部功能,同時,還能刺激肺泡內的Ⅱ型上皮細胞,促使其生成肺表面活性物質,對炎癥反應進行抑制。有關臨床報道指出,在氨溴索氣管內灌洗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質能夠更加有效地治療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這主要是因為應用外源性的肺表面活性物質,能夠補充肺部功能維持正常所需的活性物質,有效解除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抑制狀態,進而減輕肺部功能障礙,修復受損的肺泡細胞,進而又促進肺泡細胞生成肺表面活性物質,形成良性循環。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采用氨溴索氣管內灌洗聯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的患者其肺部氧合功能改善情況較之常規治療的患者更加顯著,且其治療時間有效縮短,死亡率成功降低。
綜上所述,在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的臨床治療中,采取氨溴索氣管內灌洗聯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部氧供,縮短治療時間,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