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波濤
本刊特稿
“愛”+“智慧”創奇跡
——記武漢市首屆小學語文教師素養展示大賽綜合特等獎和現場教學單項獎獲得者楊小軍
■黨波濤

日前,武漢市首屆小學語文教師素養展示大賽落幕,語文高級教師、華中師大附小楊小軍老師榮獲綜合特等獎和現場教學單項獎。參與此次大賽的選手嚴格按照自下而上、層層選拔的形式擇優產生。每一位選手都經歷了校級、片區、區級選拔比賽。楊小軍老師就是在洪山區首屆小學語文教師素養大賽中脫穎而出,以綜合一等獎第一名的成績代表洪山區晉級市賽并奪得特等獎。
楊小軍熱愛教學,致力于教育科研,多年來以“小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培養的多維路徑”為研究課題,從借助心理分析提升漢字運用能力、結合閱讀教學培養書面表達能力、運用語言知識培養書面表達能力、訓練邏輯思維實現創意語言表達等維度細化出行之有效的具體策略,撰寫了系列論文,發表在《小學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師》《語文教學通訊》等專業核心期刊上。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所帶的班,一半學生獲得武漢國際楚才作文大賽獎,三分之一的學生在報刊公開發表作品。
作為一個小學語文老師,楊小軍為何這么牛?從事語文教學和擔任班主任23年,目前是華師附小2011級3班的語文教師兼班主任,她把全班的孩子叫做“小丁豆”。在她看來,小丁豆可愛,又充滿希望。如果說美國教師雷夫用愛心和智慧創造了“第56號教室的奇跡”,那么楊小軍則用愛心和智慧創造了中國“小丁豆的奇幻世界”。
在小學里,班主任一般都是由語文老師擔任,而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又是兩個任務重、雜事多的崗位,怎樣尋找一條捷徑讓教育教學工作事半功倍?楊小軍想到了語文教學與班主任工作聯姻,讓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作文是語文的重頭戲,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新課標提倡:作文要表現真實生活,表達真實感受。作文是學生表達自己喜怒哀樂,抒寫生活的一種方式。而班主任工作也要協調學生生活,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在這點上,這兩種工作異曲同工。工作實踐中,楊小軍注意找尋作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的巧妙結合點,重視引導學生寫身邊的事、身邊的人,借欣賞、點評作文,提高學生明辨是非能力。
比如,有同學在周記里記述自己被同學以強凌弱的事情后,楊小軍只讀文章,只表揚小作者很會捕捉素材,沒有提及文中涉及到的肇事者,但那個學生卻臉漲得通紅,很是尷尬。這是巧借輿論來評說是非的教育策略。
再如,一次班干部的競選活動,競選講臺上除了幾個志在必得的常客外,還多了新面孔。其中一個平時不言不語的小人物的參與引起了不小的波瀾。更令人意外的的是,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學生最終以絕對優勢戰勝了原任,登上了副班長的職位。這樣富有戲劇性的結局是個絕好的作文訓練點。于是,楊小軍又一次把握了教育契機,隨即出了幾個作文題:敢拼才會贏,由競選班干部競選想開去……
更有意義的是,此舉大大鼓舞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學生民主管理班級的意識不斷增強。至今,班干部競選成了班級的一大特色和亮點。后來楊小軍還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創造性地把合適不同職位的競聘者編排成若干小組,引進小干部動態管理制度,工作周期為一星期,工作出色的下周連任,如此循環。學生參與班級管理面超過80%,主人翁的責任感被大大激發。
生活是作文的源頭活水。有了豐富的班級生活,孩子的作文就不再難寫。僅以楊小軍帶領的這一屆學生為例,第30屆楚才作文比賽,全班11人次斬獲一、二、三等獎,獲獎面高達20%;第31屆楚才作文比賽,全班13人次獲獎,其中3人次獲一等獎;第32屆楚才作文比賽,全班11人次獲獎,其中6人次獲一等獎,4人次獲二等獎。
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一直是楊小軍所追求的。在她的語文課堂上,每周一首詩的賞析,每日一篇讀書筆記的交流,還有每日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使每一位學生收獲的不僅僅是語文高分,更多的是人文素養。
由課文引出的文學大餐更是深受學生喜愛。比如學完動物作家沈石溪《最后一頭戰象》后,她會引導學生擴展閱讀沈石溪的《狼王夢》《第七條獵狗》《再被烏鴉騙一次》等。
鼓勵學生按自己的興趣選擇閱讀,寫自己愿意寫的話題。班級學生中有發表作品經歷的小作者20余人次。此外,多種形式的閱讀交流活動也是班會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為外國文學作品配音、編劇表演大比拼、好書推介吧……
為營造書香氛圍,楊小軍捐贈數千元圖書,建立了班級圖書室。她又根據學生的成長需要和興趣愛好訂閱了二十多種報紙雜志,讓學生從偉大的人物、傳世的經典中汲取取營養。楊小軍不僅指導學生閱讀,更是身體力行,自己訂了近千元的報紙雜志,和學生一起閱讀,并且保證每周讀一本書,認真做摘記,在語文課上與學生分享自己的讀書筆記。
學生在這種潛移默化中把閱讀當成了一種生活方式,生活的必需。有位學生在隨筆中寫道:“有您這樣的老師,我們怎么會不愛語文,我們怎么不能成為有文化有修養的學生?”
對于青春萌動期敏感的男女生的交往問題以及學生與家長頂牛的問題,楊小軍都會像雷達一樣及時捕捉,尋找學生能接受的最佳方案來解決問題,或推心置腹的談話,或推薦相關書籍,或創設情景要當事人去體驗。她要求自己細致細致再細致,耐心耐心再耐心,視同己出般地呵護著孩子們的心靈世界。
楊小軍積極投身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參與編寫的湖北省《心理健康教育》教材2014年秋季發行使用,為教材發行錄制示范課《我的偶像》《我愛學習》《假如我是老師》,錄制示范說課和微視頻多個。她執教的心理健康課《善用導師》獲武漢市心理健康課比賽二等獎,執教的心理健康課《和父母說說心里話》獲得洪山區教培中心老師的高度評價。
班內曾有一個據稱與愛迪生小時候的某些行為舉止相似的天才兒童。這個學生經常會做出驚人舉動。比如,有一次他站在教學樓四樓外圍墻上,笑嘻嘻地說要比賽跳樓。面對這樣一個特殊學生,楊小軍深信“理解就是愛”。她先了解該同學一系列怪異行為的原因,耐心詢問他的“十萬個為什么”。根據了解和觀察判斷,楊小軍分析他的主要問題有三:一是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缺乏規則意識;二是渴望與人交往,卻不能用正確的方式溝通;三是智力發展超常,非智力因素發展卻嚴重滯后,特別是意志力。于是,她決定用一種特殊的方法來教育他,將特別的愛給予特別的他。
首先,走近心靈,制造機會,培植其集體意識。楊小軍經常有意“制造”讓他幫忙的小事,傳遞給他“大家需要你”的信息。用點滴事情,喚醒他的集體觀念,從而強化他的規則意識。
其次,強化訓練,增強其溝通能力。楊小軍與他的家長聯系,取得配合,安排他每周到心理老師那里做專項訓練。
再次,發揮特長,增強其自信心。楊小軍選派他代表班級參加學校的科學競賽,鼓勵他承擔班級刊物責任編輯的一份工作……
這些舉措一點點改變著他,作業及時上交的次數多了了,身上的衣服也少了一些污點,愿意和他交往的同學也多了起來。他羞澀地說:“做楊老師的學生真幸福!”
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才會使鵝卵石臻于完美。楊小軍說:“呵護孩子,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會發現越是行為舉止暫時特殊的孩子,他們越需要愛,需要理解,需要關注,需要機會。開啟他們的心靈之門,教師要更細心、更耐心、更富智慧。愛的金鑰匙就是智慧,只有智慧才能為愛的教育注入生機,而富有生機的教育,才能觸及心靈,感動人心。”
在楊小軍日常的班級管理中也處處體現著教育智慧。
傳統的班級管理多是條條框框,孩子們不太感興趣。楊小軍將班級管理與班級文化建設巧妙結合起來。她敏感地意識到班級文化建設是凝聚人心、提升班級文化品位的大舞臺。文化育人使她所帶的班級屢次被評為洪山區優秀中隊,2010年、2015年被評為武漢市優秀班集體。楊小軍被授予武漢市優秀輔導員稱號,多次被評為洪山區優秀中隊輔導員和優秀班主任。
楊小軍高度重視,帶領學生思考能代表本班形象的特色班級文化。經過集思廣益,確定為蜜蜂中隊,寓意學蜜蜂采百花而博覽群書,學蜜蜂團結協作,學蜜蜂勤勞善良……
在華師附小網站上,2011級(3)班的班級主頁建得格外靚麗。師生一起搜集資料,出謀劃策,共同打造網上的班級精神家園。最新資訊、班級作品、成長故事、班級相冊等欄目豐富多彩,時時記錄著孩子們的成長足跡。
楊小軍給班級群起名為“快樂丁豆2011屆3班”。為何取名丁豆?楊小軍說,丁豆有可愛的、充滿希望的小苗苗的意思。在她眼中,孩子就是一棵棵充滿希望的小苗苗,她相信,在她的呵護、啟智、引導下小丁豆一定會成長為參天大樹、棟梁。
教育是個系統工程。楊小軍還善于借助家長的力量,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巧妙結合,形成家校合力,共同育人。
在班級博客里,班主任老師和家長每天都可以交流、互動。因為有愛,楊小軍的教育教學工作獲得來自社會、家長、學生的熱情好評。華中師范大學楊再隋教授在看了她的的作文評改后,在班級博客中寫下感言:“認真負責,情真意切,字里行間浸潤著老師對學生的愛,使學生不僅喜歡這字字珠璣的評語,更喜歡寫這評語的楊老師。”家長們這樣說:“楊老師,您的教育思想時時影響著我們,您的教育舉措不斷使孩子及家長受益,我們從心里感激您。”
多年來,楊小軍與家長一起堅持幫助孩子們著書立傳。每學期,她收集學生的精彩文章和小練筆,逐篇進行評點,然后發動家長的力量,和學生們一起來進行書籍的封面設計、書籍序言的撰寫,選用家長代表的話以及書中插圖等。
學生的習作每學期編輯裝幀成一本精美的書籍,除封底無標價外,與市售書籍沒有什么區別。對孩子們來說,當父母欣賞自己的作品時,作品的價值就會飛速增長,有助于自信心的建立。
就以這一屆來說,楊小軍先后編輯出版學生作品《小丁豆的奇幻世界》七輯,累計3000余篇150多萬字。2016 年5月4日,經過兩個多月的編輯、排版、印刷,《小丁豆的奇幻世界》(第七輯)終于與學生見面。當天下午,當楊小軍把書發到同學們手上后,同學們立即閱讀起來,三三兩兩相互交流,教室里歡聲笑語此起彼伏,孩子們像過節一樣,每個人臉上洋溢著歡快喜悅之情。
《小丁豆的奇幻世界》已成為孩子和家長最期盼的“書籍”。楊小軍說:“這是我作為班主任送給學生并見證他們成長足跡的大禮,我相信孩子們會永遠珍藏。”
師者大愛,智慧澆灌。做研究型教師、智慧型班主任,成為一線走出來的教育專家,是楊小軍矢志不渝的努力方向。楊小軍,用愛與智慧創造了小丁豆的奇幻世界!
責任編輯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