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勝光
摘 要:為了促進體育健康教學的順利開展,針對創新體育教學方法的有效性進行研究,力求推進教育的改革步伐,從而加強社會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最為重要的支撐點就是教學方式。體育教師要想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的目標,就必須在教學方法上有所創新,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體育教學;以人為本;學習效率
創新體育教學的方法,以豐富體育教學的活動開展形式,有
效保證了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改革了學校的體育課程形式,通過加強體育活動的衛生監督,提高了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一、研究創新體育教學方法的理論與實踐
1.以育人為本實施創新教育
以育人為本指的就是將小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起引導作用實施創新教育,使學生在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主動性。首先,教師為了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就需要不斷地對教學的內容、方法和手段進行深入改革,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強壯體魄;其次,教師在體育教學的時候要著重關注學生學習和創新能力的提高,不僅要學習理論基礎知識,也要學會利用手腦來提高體育技能;最后,教師要不斷地創新體育教學方法,為了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技能以及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教師要利用如啟發式教學和探究式教學等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獨立自由中思考探究。
2.為提高學習效率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隨著社會的發展競爭壓力也隨之增大,學生的學業負擔過重成為新的問題,出現心理不健康等負面現象,因此,為了規范學生的行為,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教師就要不斷改進教育教學的方法,從考試評價制度出發探索出減輕學生課業壓力的途徑。雖然現如今很多人已經意識到應試教育存在的不足之處,也明白必須進行改革,但是在實際的改革中遇到了很多阻礙。因此,我們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也要不斷研究如何改進體育教學方法以緩解學生壓力,提高學習效率。由于自身現有的條件限制以及教師的教學能力和主觀意識不強,導致了改革無法徹底進行。
3.為增強學生體質探索教學方法
學校和教師要肩負起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責任,雖說現如今學生的體質下降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提高學生體質的有效途徑就是學校組織的體育教學活動,如何改善學生的健康體質成為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教師可以從改善教學方法的方向出發,為了增強學生的體魄、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通過每日一小時的體育鍛煉來幫助學生養成鍛煉的習慣,使其形成鍛煉意識。
二、研究科學的體育教學方法促進體育健康教育
1.利用科學的課前準備,穩定學生的心理狀態
教師在進行課前準備的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通過熟悉場地器材找出最適合學生鍛煉的器材,不斷鉆研新的教學方法,編寫教案等,教師主要是要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狀態,它能夠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智力水平,教師在教學中要抓好學生的學習動機,圍繞學生的興趣以及樹立學生的自信心等環節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創設最合適的氛圍,使他們放松心情進行學習。
2.通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激發求知欲,通過激發欲望來促使學生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探索學習體育的優秀方法,不斷優化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的方法以及組織的形式,形成良好的氛圍,加強溝通,促使學生學習更多的體育知識以及技能。同時,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可以促進教師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通過不斷發現教師教學中的問題激發學生上好體育課的積極性,從而主動地掌握體育基礎技能,養成良好的鍛煉身體的習慣。
3.將思維分析與示范講解相結合
在體育教學的動作教學當中,教師需要先行進行動作的講解,而后再通過正確的示范動作來幫助學生初步了解動作和技術。示范講解是一個語言傳授和動作演示的過程,通過語言和演示來幫助學生感知整體的動作形象,從而領會所教授的動作要領。體育教師在講解的時候要注意語言的生動,在示范的時候要讓學生更加直觀地領會,引導學生將感知融入思維活動中,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積極思維,也能夠加深其對體育技術動作的理解,通過視覺表象的反復思考逐步形成動作表象。
4.創設合理的情境使體育教學活動更具競爭合作性
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之前,要先進入準備部分,進行基礎的鍛煉,使學生的各個身體器官和感官系統快速進入工作狀態,在準確活動中也要幫助學生進入心理適應狀態。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在準備活動之后利用情景形式提高人體的機能,為學生創設合理的情境活躍學習氣氛,讓學生保持興奮的狀態。例如,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利用游戲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運用游戲法的競爭性和趣味性、集體性等特點使學生保持對體育學習的喜愛之情。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市場對人才的知識、技能、心理、生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還強調促進創新能力、適應能力等的形成。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學體育健康教學的教學方法,從中找到創新體育教學的途徑。同時我們應該認同體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教育者應加強鍛煉學生的身體與心理,將科學的健康理念落到實處,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促進其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高菲菲.對體育教學方法研究現狀的分析和評價[J].宵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18(3):14-16.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