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明
摘 要:作為建筑類高職院校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頂崗實習的實踐教學成為目前教育部門關心的重點。因為建筑類項目工程具有施工過程復雜、所在地分散以及施工周期長等特點,所以頂崗實習過程中中學生的管理以及教學工作具有很大的難度,本文就頂崗實習中的問題進行簡要敘述,并且就其問題提出了改善建議。
關鍵詞: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頂崗實習;問題分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一、頂崗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按計劃完成頂崗實習教學任務困難
一般情況下,項目從開始直到完工需要一年多的時間,頂崗實習的學生因為時間關系,往往都是在建設開工后才參與到項目中去,按照崗位需求進入自己的角色。因為項目完工涉及方方面面的工程和環節,每個環節結束后都不會重復,因此實習崗位的各個學生不能交換崗位,不能全程了解工程項目,影響實習崗位作業的完成。
2.指導教師的作用不能很好地發揮
因為項目施工涉及到很多內容,很復雜,為了保證施工過程中工程質量以及工人的安全,施工單位往往不愿意接受學校頂崗實習的學生。學生一般都是理論知識豐富,但是實踐經驗很少,如果花費時間去指導學生,可能會耽誤工程進度。
所以,對學校而言,在擴大招生的同時,應擴招相應的老師,緩解學生人數過多、老師壓力過大的現況。
3.頂崗實習考核難于掌控
為了能夠合理地對學生的實習成績進行考評,并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頂崗實習需要建立一套科學的考核系統。從目前實習的情況來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頂崗實習的地點比較分散,實習的崗位不同,考核沒有統一標準,因此很難確定成績,降低了準確性,使考核成為一種形式;更嚴重的是在學生中產生了抄襲、編造實習日志和實習報告等現象。
二、解決頂崗實習問題的對策建議
1.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1) 轉變教育觀念。轉變和改革教育觀念,注重加強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在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高職院校為了形成自己的特色,真正具有自身的特色和優勢,必須結合當地人才的需求以及自身的實際需求,在學生的培養定位、培養方式上不能人云亦云。近幾年,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改革路線千篇一律,出現了一窩蜂的現象,高職院校必須避免重形式輕過程、重形象輕結果的現象。
(2)優化人才培養結構。高職院校要優化人才培養結構,保證學校與用人單位的無縫對接。加強就業市場需求分析與 畢業生跟蹤調查,根據市場對人才需求的情況,積極穩妥地調整專業結構,優化人才培養結構。要改革與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及時調整專業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
2.加強頂崗實習教師隊伍建設
(1)健全指導教師隊伍。校內的專職教師和生產企業的技術人員可以組成一支健全的頂崗實習指導教師隊伍。為了確保指導教師能夠專心地從事頂崗實習指導工作,必須明確指導教師的利益劃分,在指導頂崗實習期間禁止再把其他工作安排給指導老師。建筑工程企業可以跟高校建立合作關系,聘用建筑工程企業的技術人員兼任頂崗實習指導教師,并制定科學的、合理的管理方案,使他們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2)加強對指導教師的管理和考核。為了確保頂崗實習指導教師能夠充分發揮作用,在指導學生頂崗實習時指導教師必須全面負責,在制訂指導計劃時嚴格按照頂崗實習的任務書,明確指導內容。除此之外,指導教師還必須關心學生的思想、生活等,使他們盡快地適應社會和工作,避免人身安全事故的發生。為了提高指導效率,降低成本,可以把學生實習地點劃分成片區,按照片區分配指導教師。
參考文獻:
[1]劉靜文.淺談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的心理狀況及可行性對策[J].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2011,(1).
[2]龐 英.中職校畢業生就業前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學教學參考,2010,(27).
[3]王 瑤,陳 東.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職生頂崗實習階段安全教育的探索[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