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學 呂靜彩
?
彌勒縣旅游業可持續發展模式探討
河北工程大學 呂靜彩
摘 要:本文依據可持續發展理論,以云南省彌勒縣為研究對象,對當地的旅游業發展現狀進行了調查,并提出旅游業發展面臨的問題,最后針對問題因地制宜地制定出該縣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關鍵詞:旅游業 可持續發展 模式
1.1可持續發展的含義
可持續發展是在社會、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相互協調和共同發展的基礎上,既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可持續發展強調的是環境與經濟的協調,追求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
1.2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旅游是經濟、社會、文化等現象的綜合反映,這一特性決定著旅游目的地的社會、經濟以及環境等是影響當地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當地獨具特色的旅游環境和旅游資源,同樣旅游業的發展也會對旅游目的地的環境、社會等產生影響。一方面旅游業的發展對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就業和推動經濟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另一方面,旅游業的發展會對旅游資源和環境造成不良影響,一旦旅游資源及環境遭受了嚴重的損毀,就破壞了旅游業賴以發展的基礎條件,甚至還會給子孫后代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運用到旅游行業中成為必然,所謂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是指旅游行業的發展要綜合考慮到生態環境和資源承受能力,發展戰略的制定要符合當地文化發展狀況、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道德規范,實現旅游發展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子孫后代滿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為目標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思想。
2.1彌勒縣概況
彌勒縣位于云南省東南部,紅河州北部,素稱紅河州的“北大門”,轄區總面積4004平方公里,縣城北距省會昆明143公里,南至州府個舊129公里,南抵國家級開放口岸河口316公里,縣內交通四通八達,昆河公路縱貫腹地93公里,滇越鐵路沿西境跨越78公里,交通發達,物產豐富,集自然資源、歷史資源、社會資源于一體。
2.2彌勒縣旅游業發展概況
彌勒縣旅游資源得天獨厚,自然景觀以地下奇觀白龍洞為代表,以其景點密集、景觀奇異、規模宏大而著稱省內外,溫泉地熱和民族風情旅游資源豐富,以彌勒寺、慈云洞、禹門寺為代表的古跡禪寺深受旅游者歡迎。
彌勒寺里的彌勒佛被稱為最高大的彌勒大佛,錦屏山風景區展示了中國雕塑文化的高水平。彌勒縣有千奇百怪、婀娜多姿的地下天然鐘乳石博物館——白龍洞風景區,還有流淌著40多攝氏度熱溫、天然治病強身的梅花溫泉,具有較好的旅游資源開發條件和強大的競爭力。
隨著游客數量的增加,旅游景區以及旅游配套產業如賓館酒店等企業的污染問題也日益凸顯,主要總結為以下三個方面。
3.1空氣污染
當旅游者進入景區,供旅游者乘坐的交通工具排放大量尾氣,造成汽車尾氣及揚塵污染。為了滿足旅游者的食宿需求,景區內的賓館和飯店勢必要生火做飯,鍋爐會排放大量的廢氣,同時在景區內還有著一定數量的寺廟,這些寺廟常年焚燒的香紙等會產生廢氣,加劇旅游景區內的空氣污染。污濁的空氣彌漫在景區當中,不僅會破壞優美的自然景觀,導致旅游者對景區形成不好的印象,從而影響旅游業的發展,而且還會對原住居民的生活產生不良的影響,使霧霾、揚塵等天氣增多,甚至會引發酸雨,造成土地和水質污染,降低整個旅游生態系統的功能。
3.2水體污染
度假村、休閑中心,酒店、賓館等排放的污水和丟棄的垃圾是水體的主要污染源。如賓館、飯店排出大量廢水,許多賓館會使用化學藥品如苛性鈉、氯化物來消除污水臭味,而洗衣間會排出洗衣粉水和漂白水等,這些化學物質會對總體水體環境造成污染。
3.3固體廢物污染
固體廢物污染是旅游景區的重要環境問題之一。有些旅游者在景區內隨手亂扔飲料罐等各種塑料容器和各種食品包裝袋,嚴重影響景區的環境衛生。據統計,旅游者所產生的垃圾往往是當地居民的十幾倍。若要就地處理,需考慮當地環境的容納能力和處理設施的處理能力是否足夠應付。各種廢棄物處理方法對社會而言都有負面影響,比如焚化爐可能排出含有有毒物質的廢氣;衛生填埋法一是適宜場址難以選擇,二是會出現滲漏污水、臭氣,滋生蚊蠅等老問題。所以,面對固體廢物,從源頭控制其產生才是最好的方法。
要使彌勒縣旅游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就需要使旅游系統內各因素合理有效地發揮作用。旅游景區以及配套旅游企業是旅游活動的基本單位,他們所使用的技術手段對旅游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實踐證明,清潔生產運用到旅游行業中是實現旅游業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技術手段。清潔生產是指旅游景區和配套旅游企業要將旅游資源進行系統化、規范化的管理,做到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旅游產品與設施的設計以及整個旅游過程的清潔化和綠色化,最大限度地減少旅游開發商、旅游者、旅游企業和當地居民對旅游資源造成損害,實現旅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4.1引入旅游業清潔生產理念,減少污染氣體排放
旅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以清潔生產理念為理論支持,為此要在旅游行業中大力宣揚清潔生產的理念,使之成為彌勒縣旅游業的指導思想。旅游企業的清潔生產由清潔旅游企業和清潔旅游產品這兩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彌勒縣旅游業中蘊含有大量豐富且獨特的旅游資源,正是由于這些獨特的旅游資源才吸引著眾多的旅游者前來觀光旅游,這些旅游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遭到破壞,就很難再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這就要求彌勒縣旅游業在發展旅游的過程中要注重保護這些旅游資源,要在旅游企業及旅游景區中推行旅游業清潔生產,推行綠色旅游飯店、開辟綠色運輸交通路線,發展生態旅游,實現節約能源、有效控制污染、降低消耗、治理污染等目標。

圖1 旅游業清潔生產模式
4.2分類制定清潔生產方案,控制污水產生
經過實地調研,發現賓館中過量使用清潔劑是造成彌勒縣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為了盡量減輕對環境的污染,就需要深入地研究產生污染的原因,然后提出針對性的清潔生產方案,如針對賓館中耗水量大的問題可嘗試使用節水噴頭,針對洗滌劑毒性污染大的問題可在賓館行業中推廣使用環保產品,以有效地較少污染,逐步實現賓館飯店行業的良性循環發展。具體實施方案見表1。
4.3推出綠色清潔商品銷售,減少固體廢物的產出
固體廢物一旦產生,處理、掩埋等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污染。對于固體廢物污染的處理,不可過分依賴廢棄物處理設備。而要避免固體廢物的產生,從固體廢物的產出方面實行管制,如在旅游景區內推出綠色環保的清潔商品銷售,主動引導旅游者盡量選購本身及包裝無毒且產生廢棄物量少的產品,盡量選用可回收利用的產品等,徹底實現垃圾減量,能回收再利用者就需要回收,剩余的部分再當作廢棄物進行處理。
總體來說,彌勒縣要實現旅游業可持續發展,保持旅游景點的自然生態、文化歷史原貌、保護當地生態資源多樣性,需要針對目前旅游業發展面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入清潔生產理念并有效開展,從源頭控制污染物的產生,減少污染對旅游環境的破壞,實現旅游環境保護和旅游資源的永續利用和旅游業的持續發展。

表1 賓館飯店行業清潔生產方案
參考文獻
[1] Andreas Papatheodorous. Mediterranean Islands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Practice,management and policies[J].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2002(1).
[2] 牛亞菲.可持續旅游、生態旅游及實施方案[J].地理研究,1999(2).
[3] 張文萍.長島縣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D].青島大學,2005.
[4] 萬幼清.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理論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04.
[5] 周勇.淺談彌勒旅游業的發展[J].中國城市經濟,2002(6).
[6] 梁敏捷.旅游景區環境保 護的機制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07.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6(c)-104-02
作者簡介:呂靜彩(1984-),女,漢族,河北邯鄲人,助教,碩士,主要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及旅游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