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申
摘 要:電視編導,顧名思義,就是要負責電視節目的編輯和導演工作。這是一個既要擔任編輯任務,同時還要具備導演能力的人才崗位。本文介紹了電視編導的職業特征,對其在電視傳播中的重要地位和職能做了闡述,再對電視編導的綜合素質要求進行分析;同時,本文對新形勢下對電視編導業務能力的時代要求做了探討,并對如何成為一名符合時代要求的電視編導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電視編導;編輯;導演;政治素質;文化素質
一、電視編導的職業特征
所謂編導,即“編輯”和“導演”的合稱。電視編導需要運用電視技術表現手段,將文學臺本中思想深邃、構思精美、內容豐富的各類電視節目,進行巧妙的設計與再加工,創造性地轉化為電視熒屏上富有藝術感染力的藝術形象。這樣,電視編導就將文字轉化為舞臺形象,使本來較為抽象和含蓄的文學臺本生動形象地展現在電視節目中,觀眾通過觀賞和欣賞來獲得精神方面的審美收獲,這是藝術的維度升級與升華。這種轉化,就是電視編導的功勞,編導們在整個節目構思、制作、編輯及合成或錄制過程中都起到了絕對性的領導作用,且對電視節目的藝術效果承擔直接責任,因此說電視編導的水平直接影響到電視節目的品質和高度。從職業特征的角度分析,電視編導需要有敏銳的職業敏感性、廣博的知識涵蓋范圍、較強的綜合業務能力以及能夠宏觀與微觀處理事務的標準。所謂職業敏感,就是要在日常的社會生活中敏銳發掘與編導職業相關的訊息和素材,善于觀察和捕捉有價值的題材和熱點、焦點問題,時刻補充和完善編導創作。作為一名編導,必須要具備廣博的知識面,由于編導創作會涉及到各個方面,因此編導必須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多學習各個領域的知識,充分發揮知識互補的藝術通感作用。鑒于電視編導在創作集體中的核心地位,就要求編導必須有大局思維,能夠獨立處理各項綜合事務,更需要能夠站在宏觀和微觀的角度去分析問題,組織處理節目編制過程中任何突發事件。編導既是電視節目的主創者,又是把關人,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欄目或節目的播出質量和水平,因此電視編導對整個電視創作具有重要的決定性作用。
二、電視編導在電視傳播工作中的地位及基本職能
編導作為電視傳播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既是一個獨立的工作部門,同時還必須服從服務于電視臺的整體工作。電視編導在整個電視節目的創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們把電視編導的地位概括為以下幾個重要的角色或稱謂:組織者,創作者,領導者,制片人。電視編導必須通過分析和決策來確定題材,加以縝密的構思,運用拍攝素材進行點綴,把各種素材組合而成優秀的電視節目。總而言之,電視編導既承擔了原創責任,還要將其電視化,起著創作、把關與中介的重要作用。電視編導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電視編輯擔當總合成工作,對節目素材進行再加工,使節目得以最終成形;其二,電視節目編輯擔任“把關人”的重要角色,在決定節目質量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種把關既包括了政治關、事實關、文字關和形式關等方方面面。電視編導的具體任務和職能,主要劃分為三個重要的階段:創作前期,拍攝采訪,編輯制作后期。下面,按照這三個階段對其職能進行論述:其一,創作前期編導工作包括選題、構思、確定方案及拍攝前的準備工作,正確的選題是電視創作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選題須符合時代要求、滿足觀眾心理,選題之后編導需要針對選題進行深入的調研和剖析,確定作品的主體,為后續拍攝錄制制定綱領性文件。其二,拍攝采訪是電視創作的核心環節,是獲取影像材料的最重要環節,此期間需要電視編導預先落實好時間、地點及行程安排,統籌安排拍攝進程,兼顧全局發展。其三,編輯制作后期是考驗編導個人素質水平和業務能力的重要環節,需要編導進行文字稿審查與定奪、提出創作構思和要求、參與指導剪輯工作、認真全面把關和檢查電視作品。
三、電視編導崗位的綜合素質要求分析
電視傳播工作具有很強的宣傳作用,它面向全國甚至全世界,展示了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因此電視編導具有較強的政治性與政策性;同時,電視節目向人們展示了美好的規劃和追求,寄予了美好的理想和夢想,因此電視編導又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電視編導涉及電視宣傳方針、評論、教育等各類節目,既要考慮到節目之間的排布與設置,還要預算出節目播出的社會效果和經濟效益等。新形勢下,我們對電視編導的要求愈加嚴格,計算機網絡技術及電子通訊業的飛速發展,對電視編導的綜合素質提出了嚴格的標準,下面,筆者從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心理素質和文化素質四個方面進行簡要論述。
(一)電視編導必須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質
政治素養是一名電視編導工作人員必備的基本素質,筆者認為這是電視編導從業的基礎條件,也是培養良好職業操守的重要基石。電視編導的思想政治覺悟必須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且要努力學習黨的方針與政策,強化自身的責任感和服務民眾的意識和覺悟,這樣才有利于更多體現時代精神風貌和正能量的電視作品創作。
(二)電視編導必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電視編導工作強度和心理壓力都比較大,長期的歷練和堅守,鑄就了編導們良好的心理素質。只有樹立了正確的創作理念,具備了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時刻保持充足的工作熱情和創作激情,才能將自身豐厚的藝術文化知識融入電視作品的錄制中。無論從選題,還是作品創作前前后后的準備工作中,編導們都緊繃全身心的每一根神經,不到最后一刻決不放棄和中止,這對編導們的心理素質予以了嚴峻的考驗。
(三)電視編導必須要有較高的文化素質
電視編導作為一名領導者,作為電視創作過程中的“領頭羊”,其自身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化水平,且應具備相應的文化素養。文化是人類共同創造的一種獨特的財富,逐步也成為人類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的精神養料,因此電視創作作為一門藝術,就必須成為文化的載體,對文化進行傳播和轉化,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精神方面的動力。
四、新形勢下對電視編導業務能力的要求及期望
新的形勢下,電視編導的工作環境及工作形式都與以往大不相同,新時代給電視編導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一)新形勢下,要求電視編導必須具備較高的審美能力和豐富扎實的影視知識
由于電視編導需要參與電視創作的全過程,地位特殊,且責任重大。因此,電視編導既要能夠發現節目錄制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和微小瑕疵,還要能夠及時、準確地對其予以糾正和改善,這就要求編導們兼有較高的審美能力和洞察力,還要具備扎實、豐富、靈活的影視知識。審美力,目的在于嚴格審核節目的各個步驟與環節,提出問題,找出不足;知識儲備,目的在于為上一環節做好閉環,改善問題,彌補缺陷。這兩種技能,是新形勢下作為一名電視編導的基本能力,是電視編導身體力行參與到創作中的基礎和前提。
(二)新形勢下,要求電視編導能夠深刻理解和嫻熟運用視覺語言,強化舞臺藝術
視覺語言,不同于口頭語言或話語,而是一種能夠形象體現舞臺藝術的符號,是編導們用于強化舞臺藝術效果的重要工具和方法。比如,一個優秀的編導,會把一些場景描述用純粹畫面的形式展示出來,這樣取而代之傳統的文字或語言描述,準確攫住觀眾的視覺感官,這樣無形中增添了節目的舞臺藝術效果。筆者認為,這種對視覺語言的巧妙運用,是對傳統藝術表現形式的補充,具有“畫龍點睛”的妙處。而作為一名電視編導,這種方法,或者類似手法的運用,則更體現出其深厚的文學藝術功底。
(三)新形勢下,要求電視編導必須要掌握豐富的影視制作技術,加強綜合素質培養
如今的電視藝術已是一門高科技含量的視聽結合的綜合藝術。電視編導要與時俱進,在熟悉和掌握基本的專業知識的同事,還要緊隨時代的發展,通過交流和學習等形式,不斷更新和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尤其在影視節目盛行的當下,電視編導們有必要掌握一定的影視制作技術,把影視制作的優勢轉化到電視節目的創作中去,這樣才更符合社會大眾的心理趨向,才會更有“市場”。
可以說,時代的發展,對電視編導的素質要求和能力期望越來越高,編導們如何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則需要自身的努力實踐和社會的共同支持。
五、新形勢下如何成為一名符合時代要求的電視編導
當下,隨著電子產業的普及與推廣,以及互聯網技術的全面社區化,人們獲取各類電視節目的渠道越來越多,電視節目收視率受到明顯的沖擊和影響。在這種形勢下,如何審時度勢,堅守本職崗位,做好一名符合時代要求的電視編導,就顯得十分重要。在此,筆者提兩點建議:
(一)電視編導要時刻關注同城媒體的報道
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認為媒體之間需要互相借鑒和考證。作為一名電視編導,不僅要最快熟悉國家的大政方針,不斷提高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要時刻關注同城媒體的報道。既作為一名創作者,又要甘于做聽眾,這樣才能更好地學習和借鑒“同行們”的優點和亮點。同一則新聞,不同媒體有不同的分析角度,通過綜合掌握這些信息,有利于我們創作出更好的電視作品,也避免我們走彎路,甚至避免走錯誤的路。
(二)電視編導要具備敢于創新的時代精神
創新,是新形勢下任何領域都推崇和信奉的時代主題,也是推動社會快速發展的“催化劑”。筆者認為,作為一名電視編導,也必須有創新意識,無論在內容選擇、問題剖析的角度和方式等方面,都要通過創新來尋求突破。只有創新,才能不拘泥于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才會有更新的追求和更高的標準,否則只能坐以待斃,甚至會閉門造車。
六、結束語
電視編導作為電視創作的核心崗位,其自身素質、業務能力等都會對藝術創作產生重要的影響。21世紀對電視編導提出了更為嚴峻的要求,我認為每一位編導都會努力去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爭取做一名符合時代要求的“好編導”。
參考文獻:
[1]劉玢.芻議電視編導創新思維的激發[J].中國傳媒科技,2012.
[2]周慧.電視編導審美意識培養與強化策略[J].科技傳播,2013.
[3]盧靜.淺論廣播電視編導的創作[J].藝術品鑒,2015.
[4]張穎異.影視編導的創新思維探索[J].西部廣播電視,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