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鵬瑞
【關鍵詞】 物理教學;牛頓第一定律;教學案例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6—0122—01
一、 情境導入,明確任務
引導學生看兩張來自生活的圖片(多媒體投影):冬奧會冰壺比賽中為什么要先要助滑一段距離?為什么立定跳遠不如急行跳遠跳得遠?要解決這兩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研究有關“牛頓第一定律”的知識。
投影:學習目標
1.知道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了解它的探究歷程。
2.通過活動體驗任何物體都具有慣性。
二、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知道力可以使靜止的物體運動,也可以使運動的物體靜止,可見力和物體的運動有密切的關系。
1. 觀察課本第71頁圖3—1-1,想想在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現象?從這些現象中你能得到什么啟示嗎?
2. 結合生活體驗回答下列問題:①怎樣能夠使靜止的足球運動起來?②足球離開運動員的腳以后,在草地上滾動的過程中速度有何變化?③騎自行車時,如果停止蹬車,自行車運動情況會有什么變化?你認為物體的運動是不是一定需要力來維持?物體的運動和物體受力之間可能有什么關系?
3. 亞里士多德和伽利略都對物體的運動和受力關系進行了研究,你同意誰的觀點?
三、展示交流合作學習成果
師:你是同意亞里士多德的觀點,還是同意伽利略的觀點?說出你的理由。
生:靜止在課桌上的書,用力一推由靜止變為運動,不推,重新變為靜止。可見,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四、牛頓第一定律
1.設計實驗方案
師:下面請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屏幕上的提示設計出實驗方案。
2.結合課本,分析圖2所示的實驗方案。
思考:(1)為充分顯示阻力對物體運動情況的影響,每次實驗時應該控制哪些因素相同?如何改變物體受到的阻力?
(2)為什么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3)小車在不同材料的平面上最終停下來的原因是什么?
(4)設計一個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
(5)設想一下,如果水平面足夠光滑(沒有任何阻力),小車的運動情況會怎樣?
(6)展示交流合作學習成果
五、閱讀理解
師:運動的物體不受力將一直運動下去,那靜止的物體如果不受力,會永遠保持靜止。牛頓在前人的基礎上,進一步概括總結得出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下面請同學們閱讀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
(學生閱讀)
師:關于牛頓第一定律,大家還有補充或疑問嗎?
生1:我補充一下,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經過進一步的推理得出的,這種方法叫理想實驗法。
生2:牛頓第一定律適用于一切物體。
六、慣性
師:牛頓第一定律還指出一切物體都具有的一種性質,我們把這種性質叫慣性。
1.思考、討論問題:冬奧會冰壺比賽中為什么要先先助滑一段距離?
2.演示實驗:將小木塊放在小車上,小木塊隨小車一起運動,小車突然停止,木塊飛出。并讓學生討論分析。
3.試一試:請你在地面上用力豎直向上跳起,觀察一下,落地點將落在起跳點的前邊、后邊還是起跳點上?
4.精彩展示:課前選出6個學習物理困難的學生,兩人一組,提前練習下面3個實驗中的一個,課上讓他們精彩展示。
(1)將紙條壓在玻璃板下,猛然抽出玻璃杯下的紙條。
(2)將6個象棋子疊起來,讓兩個學生展示迅速擊打最下面一枚棋子。
(3)在裝有水的杯子上放一硬紙片,紙板上放一雞蛋,迅速擊打雞蛋下的硬紙板。
學生討論分析。
師:大量事實表明,一切物體都有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我們把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
5.觀看視頻,小組討論:讓學生觀看拍打灰塵、鍋爐工人填碳、足球的“香蕉球”在空中的運動軌跡、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沖刺終點,駕駛員系安全帶等方面的視頻片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分析上述生活中的慣性現象。
七、學習小結(略)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