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啟勇
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把課堂還給學生的理念深入影響并改變學生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思路,“導學案”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蔚然興盛。它所倡導的自主研究,師生交互確實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有很大的幫助,但是現在的導學案設計陷入一些誤區,與最初的完善學習方式、拓展學習時空、構建立體交互環境、向“四十五分鐘要質量”的設計理念出現偏差。因此,深入研究導學案的科學設計,減少無效或低效教學活動,實行精細化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高中語文 導學案 設計誤區
新形勢下,如何切實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終身教育意識深入學生內心,是擺在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難題。導學案教學遵循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教學理念,通過教師指導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語文課教學改革提供幫助。但是隨著導學案的不斷深入推進,有些老師把導學案當成教案,也有人把導學案做成練習冊。因此,還需要在導學案的設計和應用上加以思索,探究這些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
一、語文課程導學案設計的誤區
1.導學案出發點太窄,限制學生的發展。
由于對課本的研究不夠,對于學生學習的整體水平的把握也不夠精準,很多老師在導學案設計上失去最初的熱情,把導學案當成教案的另一個延伸,導學案的切入點僅限于課本知識,導致促進學生技能提升的“三維目標”缺失,導學案的設計僅僅流于形式。使用導學案的初衷是使學生的學習涵蓋方方面面的多個領域,不僅限于學科知識,而且有生活生存能力、人生規劃、精神與道德發展、交往能力等非常多的方面。但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是導學案的設計已經簡化為單純的“學科知識的學習”,甚至是 “高考”有關的書本知識的學習。導學案設計的出發點值得我們商榷,無需說它對于學生能力的提升的作用。
2.導學案的商討和使用權受限于教師。
在導學案商討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一個明顯的漏洞是導學案的設計者是教師,是教師在研究課本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提出問題,教師之間共同研討。在這一過程中,明顯忽視學生對于課本的探索過程,因此這一過程的最終結果又變成老師引導下的課程學習。很明顯學生的思路會被老師引領,限制學生思維發展的空間,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變成他們解決問題的時間,因此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能有效發揮。
3.導學案變成了問題冊。
翻閱大部分導學案,我們可以看到幾乎全是關于某一個知識點提出的供學生探索的問題。導學案變成了問題冊,只是把學生考試需要理解的內容換了一個地方,毫無對學生的啟發交易性可言。而且導學案發給學生研究之后,教師又會根據學生自學的結果,再次進行講解,給予學生正確的答案和理解。如此標準統一的形式,培養出的學生肯定會取得很好的考試成績,但是對于學生而言,這是一套習題,不是一個指引。導學案要做學生前方的燈塔,而不是筆直馬路邊的路燈,路燈雖然照亮了學生腳下的路,但是學生卻看不到前進的路。
4.導學案重在導而不是教。
導學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是代替教師講授。很多老師的導學案制作得非常精致,能夠有效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很多老師的導學案制作得非常精細,課本的每個細節都涉及,這樣導致的直接結果是學生自學完之后,教師再講的時候,學生完全提不起學習興趣。導學案設計的過程要“簡而雅”,并不是越詳細效果就越好。
二、導學案的改進建議
學比教直接,而且更到位,但是沒有教的支持,就很難能激發出學生更強烈的學。所以,導學案應運而生。導學案是與教案和學案相對應的一種方案,是教師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素質教育為目標,通過深入研究教材和學情,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編寫的用于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化發展的方案。導學案的設計原則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一是點而不透、引而不答。對于課本的很多知識,不問有時候比問的效果還要好。對于導學案提到的很多問題,教師不需要給出他們標準的答案,不要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學生,這樣被動地接受的效果往往最差。讓他們自己組織答案,小組辯論可能效果要比教師講解強很多。導學案教學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其本質追求就是知識的獲得。他要求要盡可能使問題在小組內交流、討論,由學生解決,這樣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學會合作、體驗合作,在合作中體味合作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在與同學的相互交流中,學生可以獲得更多的感悟和火花。
二是短期評價和長期評價相結合。學習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一些老師由于對學生的愛太深,害怕學生會犯錯,所以對于學生的錯誤謹小慎微,其實犯錯未必不是另一種成長,對于學生的評價應該從長遠看。針對導學案的預習效果也是一樣,不要質疑學生的學習,如果每個問題跟你想的都不一樣,那么也許這個學生才是真正在思考。學生通過導學案進行必要的知識梳理,學習、訓練、探究、檢測和拓展,可以實現既定學習目標,降低學習壓力,另辟蹊徑的學習,未必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鼓勵教育下的欣賞,既減輕學生學習、心理和經濟等方面負擔,又使教師得到另一種心性的磨煉。
教案是教師教學的藝術,導學案設計既是個人的藝術,更是集體的智慧。導學案重點是展現學生的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知識的構建過程,而不是一味追求答案的準確性,而不是展現各種不同的問題類型。導學案實施的基礎目標是促進學生高效掌握知識,為后續學習奠定文化基礎。導學案實施的高級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阮寶玲.中學化學導學案的構成與使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2014.
[2]劉彥.高中語文教學中關于“導學案”的思考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