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文英
摘 要: 目前,國內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仍然有很多不足和弊端,但是通過微課教學的手段能夠使這些不足得到有效彌補,使得課堂的整體結構得以優化,從而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自微課這種教學模式開發以來,微課以短小精悍的優勢,逐漸在信息技術課堂上開辟屬于自己的天地。本文通過對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深入了解和研究,系統全面地闡述了微課教學在信息技術課程中使用的優勢,以及微課教學具體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 微課 信息技術 課堂教學 教學應用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新興的課程,它與傳統的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教學方式有很大的差異。隨著信息技術的逐步發展,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工具都需要逐步更新。信息技術課具有很強的操作實踐性,需要學生的不斷操作實踐,學生對新知識的領悟和實踐的能力差異很大。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需要“因材施教”。近年來,微視頻的開放式教學理念逐漸崛起,短小精悍的微視頻解決了“因材施教”的問題。微課教學的新模式逐漸興起,很快就成了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1.為什么要在信息技術課上使用微課
要想學好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必須具有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為了讓學生在所有課堂學習活動中有效地“動手做”,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一般老師會將一節課的內容分解成幾個小任務,學生獨立或者分組利用所學的知識完成任務。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1.1聽著會了,開始做的時候又不會了。
每個學校的班級里都有類似這種情況的出現:當老師講時,自己都聽懂了,輪到自己動手實踐時,卻無從下手,或者達到的效果跟老師的不同。因為不好意思或者抹不開面不敢問老師,也不好意思問學生,時間越久,積累的問題越多,學習的難度逐漸增大。如果我們將課堂需要掌握的知識分解成幾個節點,每個節點都做成微課課件上傳到學校網站專用的服務器上,讓學生有疑問時帶著問題選擇學習內容,這樣便可以有效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題。
1.2對知識的遺忘。
初中學生一般花很少的課后時間學習信息技術學科,對所學知識遺忘的速度很快。要想保證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就需要有一種除了課本外能夠讓學生隨時可以對所學內容復習鞏固的途徑。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使用微課,這個問題就能夠得到有效處理:課前學生可以利用微課課件預習;課堂上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隨時利用微課課件學習;課后有時間也可以鞏固所學知識。
2.如何將微課引入到信息技術課
2.1教師課前制作微課。
微課課件制作流程通常包含“選題”、“教案編寫”、“制作課件”、“教學實施與拍攝”、“后期制作”、“教學反思”六個環節。信息技術教師在“制作課件”、“教學實施與拍攝”、“后期制作”這三個環節中有著充分的優勢,不需要花多少時間就可以上手,信息技術教師在制作微課課件時幾乎沒有技術屏障。教師可以利用空閑時間將教學內容和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疑難問題,分成若干個節點,將這些節點通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微課課件表現出來,收集和融入校園網絡,學生可以利用空閑時間隨時上網看。
2.2學生操作練習中應用微課。
學生課前通過教師制作的微課課件預習新知識,先自己琢磨所遇到的問題,課堂上再向老師提問。對于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教師的作用似乎已經變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同一組討論,或者和全班同學一起討論,從而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課堂上,傳統的教師是通過自己演示一遍才允許學生實際練習,但學生只能大概記住老師的操作模式。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有時不能夠完成任務,就需要花費大量課余時間練習。對于這部分學生而言,課堂學習效率就非常低。現在有了微課課件,學生可以通過觀看視頻,再操作實踐,就可以很順利地完成老師分配的任務。微課課件在信息技術課堂的應用,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大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好習慣,顯著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例如,筆者在教Excel電子表格制作中《最大值,最小值函數》的時候,可以制作相關內容的微課,引導學生在上課過程中討論什么情況下使用最大值函數最合適,什么情況下使用最小值函數更有利,并把本堂課的重點難點通過微課清楚地表現出來。在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可以這樣使用微課,對于當堂課將要學習的內容,老師先進行一個淺層面的梳理和點撥,然后結合知識內容分別設置一些問題到各個小組,讓學生相互討論,解決問題。學生在自主討論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許多不懂的地方,這時候微課就可以派上用場,可以充分幫助學生解答困惑,處理問題。運用這樣的課堂結構和學習模式,可以有效幫助學習稍微落后的學生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為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節省大量的時間,讓他們對當堂所學的知識內容進行拓展訓練,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所學的知識內容。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全班學生的學習效率,使所有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后都能有所提高。
2.3利用微課在教學中實現分層教學。
微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使教學資源得到有效分層的手段。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特點,學生與學生是不一樣的,基于我國的實際教育現狀,一般情況下,每節課老師都要面對的學生超過30名,要實現面面俱到具有很大的難度,但同時,每一個同學的身心健康成長都需要老師的關心和引導。在新課程教學中,教師除了制作適應大部分學生學習的內容外,還可以適當擴大知識面鏈接,老師可以選擇一些反映社會發展的實例,或者一些尖端的知識信息加入微課課程中,作為課外知識的拓展和補充,讓具有良好基本技能的學生觀看和學習。基本技能較差的學生可以有時間重復學習本節課的內容,從而減緩這部分學生的學習壓力,這充分體現了分層教學的思想。
3.微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信息技術課有趣,實用,任務性強,比其他傳統科目更容易獲得學生的喜愛。利用微課課件教學有很多優點,但是微課學習受到許多客觀條件的限制。在我所任教的學校,部分學生家中沒有配置電腦,家長和學生對信息技術課不夠重視,初中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不夠強等不利因素制約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課前預習和課后鞏固這兩個環節中利用微課課件的效果不理想。微課課件只能作為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補充,讓部分有條件并感興趣的學生先學。在課堂上讓這部分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起引領示范作用,幫助其他學生學習,讓課堂學習更有效。
4.結語
微課是集網絡、信息于一身的新生事物,是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的產物,由于在中國發展的微課課程開始得比較晚,其發展前景十分看好,不僅在學校課堂教學活動中得到大面積的推廣和運用,還可以支持移動學習,獨立學習。使用微課教學對于教學質量和效果具有促進作用,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課都適合使用微課課件教學。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有理論知識課,有操作實踐課,有作品評價課,不要為了教學而教學,要切實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切忌本末倒置。不應該將微課堂教學使用在每堂課上,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慎重選擇使用微課教學,達到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目的,使微課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微課使傳統的教學方式發生了轉變,運用好微課可以為課堂服務。但信息技術課不應該只拘泥于微課,為了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搜集、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解決問題,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信息技術教師應該更深入地探討更多的方法。
參考文獻:
[1]陶鳳.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上旬,2014(3).
[2]白梅.淺析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上的應用[J].遼寧教育,2015(23).
[3]魏榮麗.淺談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5).
[4]仇小妹.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文理導航旬刊,2015(10):63.
[5]張樂永.淺談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浙江教學研究,2015(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