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睿
摘 要: 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民族地區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需要我們注意,本文主要探討民族地區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并提出一些策略,旨在對教師心理健康研究有所幫助。
關鍵詞: 民族地區 教師 心理 問題 原因
對于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城市教師群體,而忽視邊遠民族地區教師心理健康問題。本文主要探討甘肅省甘南州合作市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并提出一些策略,希望對教師心理健康研究有所幫助。
1.影響民族地區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原因
第一,自然環境的影響。我國民族地區的地理位置一般比較偏僻,交通不便,生活空間比較封閉,并且生活方式非常單調,每天的生活就是備課、上課、種地、休息,與外界聯系的方式較少,有些教師家中甚至連網絡都沒有,無法與外界溝通,這樣他們學習的機會自然比較少。閉塞的環境使教師無法獲得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出現心理問題時無法及時調節,因此民族地區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比較嚴重。這幾年新課程改革呼聲越來越強烈,可是民族地區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方式,教育觀念陳舊、教學方式單一、應試教育思想對學生影響重大,缺乏對素質教育的了解。民族地區教師的心理健康知識沒有得到普及,教師心理勢必會影響學生學習,使學生產生負面情緒,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
第二,管理中的問題。民族地區多將升學率作為評價教師的唯一標準。學校只關注教師的授課水平和科研能力,忽視教師心理素質培養。教師的心理健康對教學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心理問題沒有及時解決,很有可能影響教師的教學行為,甚至影響學校統一管理。
第三,職業競爭壓力大。優勝劣汰的教師選拔方式致使民族地區教師的危機感增強,教師心理承受巨大的職業競爭壓力。管理者缺乏人文關懷,同時教師承受巨大壓力,很有可能產生心理問題。
2.維護民族地區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建議
第一,增強社會關注。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代社會亦是如此。國家應當弘揚這種美德,以政策的方式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保護教師的合法權益;一切從實際出發,加大民族地區教育資金的投入,以教育基金的方式,扶持民族地區的教育事業,保障教師各方面權益,提高教師福利待遇;提倡素質教育,減輕教師的負擔,遵循事物的客觀規律,禁止做“揠苗助長”的事情,促進教師群體職業化進程,采用科學的方式篩選、培訓教師。
政府要采取各種措施支援民族地區教育,鼓勵我國東部地區將閑置的教學資源捐獻給貧困地區,如儀器、設備、圖書、桌椅、文具等,除了這些外,“軟件”支援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城市教師支教,提高民族地區的教學水平;不但要重視學校條件性的問題,還要注意貧困地區教育工作者素質的問題,“遠水解不了近渴”,城市教師支教對民族地區的幫助是有限的,只有提高民族地區教師的綜合素質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性方法。故而加強對教師和校長的培訓,如遠程教育、引進名師等,更新教師教學觀念,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提高貧困地區的整體教育水平。
第二,推動學校及管理部門幫扶。社會支持系統是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個體在社會支持系統中進行信息交流,通過交流個體認為自己被人愛的,同時自己是有價值的。哲學角度上個體是社會網絡的綜合,社會支持系統對教師心理健康具有積極影響。民族地區環境閉塞,教學點分散,甚至有的學校只有一位教師,缺乏社會支持。調查研究表明,學習領導的幫助和支持對社會系統支持具有重要影響,管理者的人文關懷可以減輕教師的心理壓力,甚至可以避免教師心理問題發生,因此民族地區學校的領導者要增加對教師的人文關懷,關心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使教師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支持。
第三,開展教師心理健康培養工作。事物都是不斷發展的,教師的成長也是如此,職后教育是促進教師成長的重要手段。職后教育理論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師培訓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職后培訓幫助民族地區教師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進而使其及時調整心理狀態,保持健康心理。教師心理培訓工作一般由教育培訓機構完成,但是民族地區的心理培訓工作需要從實際出發,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采用多種方式進行培訓。如集中培訓、分散培訓、培訓機構教師巡回等。不論采取何種培訓方式,我們都必須認識到實際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培訓內容應當根據受訓者的實際水平確定。培訓中培訓教師要充分尊重受訓者的主體地位,采用多樣化方式進行培訓,調動受訓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主動參與教學活動,通過培訓使受訓者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識,并且靈活運用,建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同時及時調整自身心理,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教師的心理健康會影響教學行為,甚至學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至關重要。
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民族地區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需要我們注意,自然環境、管理方式及就業壓力給教師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響,社會各界尤其學校領導要注意關心教師,減輕教師的心理負擔,并且組織相關培訓活動,提高民族地區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袁書卷.教師職業壓力研究發展簡述[J].文教資料,2006(34).
[2]王曉寧.教師職業壓力現狀及成因初探[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04).
[3]馮錦英.新教師職業壓力與應對策略[J].中國民族教育,2006(10).
[4]徐富明,申繼亮,朱從書.教師職業壓力與應對策略的研究[J].中小學管理,2002(10).
[5]朱從書,申繼亮,劉加霞.中小學教師職業壓力源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2(03).
[6]如何緩解教師職業壓力[J].河北教育(教學版),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