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勇
摘要: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是目前中學體育教學時所采取的新的教學模式,其將中學體育的教學質量與效率不斷提高,最終在目前的教學環境下,極大地豐富了中學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其教學目標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改變了過去只注重學生技能的教學目的,而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扭轉了以往學生參與體育課時的被動局面,增強了學生參與體育課的積極性。
關鍵詞:中學體育課堂;有效互動;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5-0211-02
目前我國中學的教學中,存在著嚴重的偏科問題,很多學生文化課成績非常好,但是其體質卻極差,而這主要是因為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所引起的。注重學生的理論教育與考試成績,是我國傳統教育存在的問題。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即使你的學習成績再好,但是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與生活當中,而這也恰恰是目前我國這種教育體制的悲哀。因此,想要得到全面的發展,不僅需要優異的學習成績,同時更加需要一個健康的體魄,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才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中學體育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雖然新的中學生體育課實施以后,使得大多數中學對于體育課的重視程度都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與理解,但是,由于其仍然受制于傳統的升學考試,因此也就造成了目前大多數學校雖然正在逐步重視體育教學,但是其中心仍然在文化課教學上。而這也是當前新的課程標準在實施的過程中存在的一個誤區。所以,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對其中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究,最終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將其逐步地解決。
1.應試教育思想較為刻板,使得體育教育功能無法完成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較深,所以造成了教育指導思想存在一定的偏差,這也是為什么我國一直存在著只重視文化教育而忽略體育教育的原因。進而導致在實際的辦學過程中,學校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教育存在著嚴重的缺失。從當前的中學體育教學可以看出,以傳統體育知識為體育教學主要內容的教學方式是目前中學體育教學存在的最大誤區。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是被動地聽從教師的講解,而沒有參與到其中的積極性,從而使得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越來越低。這樣不僅嚴重阻礙了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同時還影響了學生自身體育意識的形成,最終阻礙了學生的健康全面的發展。
2.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受到競技體育的影響
傳統的體育教學大多數內容都會進行難易程度的選擇,同時其在教學過程中對于競技水平與理論規則講解得較為深刻,而對于學生的實際操作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難以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提升。只有像競技體育那樣注重訓練的時效性,同時嚴格的控制其運動過程,才能從根本上提升運動員的整體素質與競技水平。然而,如果只是簡單地將競技體育的相關教學內容應用到中學體育教學中,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造成影響。另外,動作要求嚴格以及教學內容復雜是競技體育的最大特點,如果簡單地將其應用于中學體育教學,將會喪失中學體育教學本該擁有的趣味性,使教學內容變得枯燥乏味,嚴重地挫傷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與積極性,不僅影響體育教學的最終質量,同時對體育教學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3.規范化教學導致學生參與性較低
體育教學時的效果與質量直接受到學生對于體育課所擁有的積極性與熱情決定。但是通常在進行體育課的教學時,重視運動技能與競技水平是大多數體育教師在教學時存在的問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最初的教學目標與實際效果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誤差,同時降低了學生對于體育課的積極性。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運動技能與競技水平,擁有強壯的體魄是必不可少的基礎,但是在中學階段,由于學生的學習壓力相對較大,使得其缺乏相應的運動基礎。因此,如果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只追求學生的技術與能力,而不去考慮學生身體素質的實際情況的話,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生對于體育課的抵抗情緒,使得其對體育課的積極性與熱情極大地降低。當前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利用有限的資源與教學環境,并且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使得中學體育教學的質量與效果不斷提升,從而使學生對于體育課的積極性不斷提高,體現出中學體育教學的真正目的與意義。雖然在進行體育教學時也需要維持一定的紀律與秩序,但是如果過分強調教學過程中的紀律性,將會使體育教學變成機械化訓練的課堂,而這也就失去了體育教學改革的實際意義。
二、提升中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1.注重正確教學理念的樹立
只有從根本上轉變中學體育教學的觀念,同時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才能更好地開展中學體育教學,使其教學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提高。體育教學的重要性應該引起我國各中學的足夠重視,只有將體育教學的理論與具體的實踐積極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才能使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從而使得體育教學得到進一步更科學的發展。只有充分地將體育教學的效果與實踐不斷提升,才能體現出整個體育教學的最終理念,同時其也是體育教學發展的主要指導思想。只有不斷地完善體育教學的教學理念,才能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體現出體育教學的大方向與原則,從而真正地將教學實踐不斷向前推進。并且,教學理念應當深入地進行傳遞,最終使得所有的體育教師都能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使得教學效果得以最終實現。
2.科學有效地選擇和優化體育課堂教學的互動內容
積極有效的互動內容是影響整個體育教學過程的主要因素。由于受到當前應試教育大背景的影響,在實際的中學體育教學中,其授課內容都是以體育考試項目為主來設立的,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體育課堂互動內容的簡單單一,使得其變得枯燥乏味而又充滿了競技性特點。而這不僅違背了體育教學改革的目的,同時也不利于中學生的身心發展,嚴重地脫離了學生的生活體驗,從而使得學生普遍對體育課興趣不足,甚至是消極地對待的現象。而這也就給體育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其在進行實際的教學時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選擇內容豐富的互動內容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使其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課的學習中,最終實現體育教學改革的目標。
3.及時對體育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和調整
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深深地影響到了大多數體育教師,正是由于其受到這樣的影響,所以造成了整個體育教學的質量嚴重偏低。重視學生個性化與綜合性整體發展,是現代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所以,不但要在中學階段使學生學會體育技能,同時還要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從而為學生體育意識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傳統的教學模式完全摒棄,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的參與性,同時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對待存在差異化的學生。對于競技體育的教學模式也應該摒棄,將所有的體育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得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采取游戲的方式形成課堂的積極互動,這樣不僅可以保證學生的身心得到最大限度的鍛煉,最終使整個體育教學的質量與水平不斷提升。
三、結語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體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只有全社會廣泛地關注體育教學,才能更好地提升其時效性,最終全面落實體育教學的改革措施,才能使中學體育教學的效果不斷呈現。
參考文獻:
[1]姜一丁.翻轉課堂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
[2]于單鳳.信息化教學在中學體育課中實施效果的研究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5.
[3]王素梅.新課標下石家莊市區中學體育教師新手型和熟手型教學技能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
[4]劉鎮杉.關于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J].體育教育究,2015(24):137.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