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程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與普及,高校計算機等級培訓模式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針對高校學生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每個專業有每個專業的教學目標,課程內容多課時少等各種問題,計算機等級培訓模式需要深入研究。本文通過對高等院校計算機教育課程的發展趨勢,高校計算機等級培訓的一般模式,實踐課程的開展與實現方式四個方面的詳細闡述,總結出了既符合計算機教育的現狀與規律,又能很好地提高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的高校計算機等級培訓模式。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計算機等級培訓;模式
中圖分類號:TP311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5-0219-02
計算機水平與現代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使計算機等級培訓模式需要與時俱進,并不斷實時更新。這就需要高校增設更多關于計算機新知識、新技術、新理念的課程。在計算機等級培訓模式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時刻注意計算機等級考試的教育方式,培養學生了解和自主學習計算機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與自主獲取知識和對計算機實踐應用的能力。
一、高等院校計算機教育課程的發展趨勢
隨著國家科技的進步,信息技術水平逐漸提高。高校的計算機課程也不能只局限在啟蒙階段,需要逐步提高。目前,在經濟發達的地區,計算機已經普及到每個家庭。大眾城市的中學,也已經全面開設了計算機這門課程。未來鄉村和偏遠經濟落后的地區,也必將會陸續開設計算機知識課程。因此,高等院校需要改變原有的等級培訓模式,逐漸提升難度,使高校學生計算機整體水平更上一層[1]。
然而,部分民族院校(偏遠落后地區學生占比很大)學生的計算機水平仍然比較低下。所以,提高高校計算機等級水平的難度,改變培訓模式也是不現實的。只能說是適當改變教學方式,以傳統的基礎學習為主,以部分實驗教學為輔。直接提升存在著“難度”上的差異,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高等院校的計算機等級培訓模式,越來越注重技能的培養。最早,計算機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學習的主要內容在認知性教育方面。而隨著全社會計算機的普及,計算機已然成為了每個領域的操作性工具。作為人才培養的高等院校,則更需要注重對學生的技能培養,將教學重點放在計算機的具體操作與應用上。如果高校畢業生不能通過使用計算機解決自身的具體行業問題,那么則說明該高校的計算機培養教育是失敗的。高校計算機教育要順應技術發展的趨勢,著重解決學生操作計算機的能力,使其更好地解決自身行業的計算機相關的工作問題[2]。
因此,高等院校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要提高計算機教育水平,改變計算機等級培訓的具體操作模式。無論是考前的培養,亦或是考試難度系數的提高,都是高校在計算機教學中應該考慮的問題。
二、高校計算機等級培訓的一般模式
網絡教學是一種新發展的教學模式,它不受空間和實踐的限制,更加開放、自主、靈活與平等。而目前高校計算機課程網絡教學有以下幾種模式:
(一)講受型模式
該種教受型模式,指的是老師的講解授課,與學生的理解、接受。這種同步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同時接受教師的知識講授,但是教師與學生可以不再同一個地點,教師只需將自身準備好的文本文件、語音、圖片、視頻等教學內容,通過服務器的形式上傳至網絡,傳遞給學生。這種講課模式以教師為主導傳授知識,學生為主體認知接納知識。同時,在學生遇到難題時,可以通過網絡方式詢問教師,實現了教與學的良性互動。
(二)逐一輔導模式
這種教學模式是教師與學生的單一通信與互動。教師將準備的課件上傳至服務器,學生自行加載,同時師生間也可以互相交流與溝通。在遇到不懂問題時,也實現了單一的互動,一答一問間更能體現互聯網的便捷。這種方式更有專一性與針對性,學生學習內容的選擇自由,教師答疑的專項輔導,既節省了學生學習的時間,又使教師傳授知識的質量與效率有了大大的提升。同時,教師也會擁有更多的時間提升自己,更新知識結構,是教學質量更上一層。然而在該教學模式下仍然需要給足學生思考的空間,讓他們在思考、探索、類比、推斷的過程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三)討論模式
提倡素質教育的中國,要求教師更新教育觀念,用新的教育觀念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去,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任,創建優秀的教學模式,輔助學生主動學習、探究活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討論成了必不可少的部分。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高校的計算機教學也在更新著自身的內容與教育模式。將討論性的教學模式應用到網絡教學中,成為了網絡教學新的突破。這種討論方式多半是通過賬戶管理、文章討論、相互留言、電子信件等方式實現的。這種討論模式,需要有專業教師進行專業的輔導答疑,而每個人的言論自由,互相爭論,充分參與是其應有的特點。網路教學的實行,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網絡學習環境。當學生遇到難題時,不僅可以咨詢專業教師,或通過系統自動答疑,而且學生間也可以暢所欲言、互相分享觀點、爭辯討論。培養學生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掘它們的創新思維。
(四)探究性學習模式
大學的講授模式是學生與教師的課堂交流互動減少,利用網絡平臺,可以拓展師生的交流范圍,讓更多的學生得到發言的機會。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跟學生的交流,更加了解學生的思維,知識水平與能力,實現在今后課堂教學的因材施教。這種學習模式,一般是事先向學生發布,要求學生解答的。通過回答、討論、分析等方式,使每個學生充分參與到討論學習之中。這種學習方式改變了傳統教學的被動接受方式與狀態,將學生置于主動學習的位置,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掘了學生的潛在學習能力[2]。
三、互聯網+高校計算機等級培訓模式的實踐課程開展
無論什么樣的學習模式,終究還是給學生學習的,所以所有的教學改革研究也必須回歸到教師與學生的身上,否則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專業教師要事前依據具體準則,利用學校的校園網絡,開設計算機等級培訓的學習資源共享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學生可以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學習時間開放、自由。教師也可以有的放矢,起到不斷鞏固復習知識的目的,真正的實現教師多層次教學,因材施教。這種學習,對學生而言,是更易接受和愿意采納的。要保障網絡教學流暢順利的進行,就需要學校加強對網絡教學系統的維護。這種維護是充分利用好網絡資源、共享資源、學習知識的后期保障。
四、互聯網+高校計算機等級培訓模式的實現方式
針對高校學生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每個專業有每個專業的教學目標、課程內容多課時少等現狀,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深入研究,總結出高校計算機等級培訓的一般模式,使計算機等級培訓既符合計算機教育的現狀與規律,又能很好的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對高校學生進行一定的計算機專業思想教育,是大學生畢業之后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前提。而引導學生對計算機專業的熱愛,強化學生的計算機專業思想教育,加強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著力培養大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3]。
提升高校計算機的授課水平,更加注重知識結構的完整性,實際操作的系統性,提升課程的綜合應用。引導學生熱愛學習計算機,并強化其在生活中運用的意識。使高校學生不僅掌握好專業知識,而且可以將這項技能應用到未來的工作之中,為其職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根本的支持。
強化學生對計算機的實踐操作意識,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練習。這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尤為重要,這不僅可以提升他們的行業競爭力,而且會給他們創造更高的價值。
及時更新計算機設備,保證計算機專業課程中設備是與時俱進的。有效教學是全面提升高校計算機等級的必要保障。針對高校學生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每個專業有每個專業的教學目標、課程內容多課時少等現狀,高校需要深入研究計算機等級培訓的方式,并總結出適合學校、適合學生、適應社會的計算機等級培訓模式。讓這種模式既符合計算機教育的現狀與規律,又能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3]。
五、結語
計算機是一項技能,同時也是就業與前途的基本保障。如今工作中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需求越來越高,這就需要高等院校不斷提高計算機等級培訓的一般模式,用以提升畢業學生的計算機水平。高校計算機等級培訓模式也應考慮其自身的差異性和多樣性,并加強計算機的專業建設,改革教學的傳統方法,更新計算機的教育理念。只有這樣互聯網+高校計算機等級培訓的模式才能做到真正的因校而異,因人而異!
參考文獻:
[1]何典,等.大學計算機公共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研究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0,7(01):126-128.
[2]徐世英,等.以網絡教學模式帶動民族院校計算機教育水平的提高[J].《民族教育研究》,2004,15(06):30-34.
[3]張偉,等.淺談互聯網+《全國計算機考試(一級)》培訓的微課建設[J].《考試周刊》,2015,2(77):41-44.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