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德
【內容摘要】初中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較強,他們喜歡一切美好的、賞心悅目的東西。但是由于審美能力的缺乏,初中生不能真正地鑒賞美、欣賞美。因此,初中美術鑒賞教學需要對初中生進行引導,幫助初中生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美,如何欣賞美術作品。筆者圍繞初中美術鑒賞教學展開探討,對教師如何開展鑒賞教學課程提出幾點合理性建議,旨在提升初中美術鑒賞教學的質量與水平。
【關鍵詞】初中美術 鑒賞教學 教學策略
美術鑒賞課是初中美術的主要課程。它能使學生勞逸結合、提高初中生的藝術修養以及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從繁重的課業壓力中解脫出來,領略世界之美。當然,在當前的美術鑒賞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學習興趣低;教師教學手段單一等。所以,美術教師應通過創新教學手段提升鑒賞課的整體教學水平。
一、創新美術鑒賞課教學方式
在傳統美術鑒賞課教學中,美術教師過多強調理論知識的滲透,忽略了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在傳統美術鑒賞課上,學生機械傾聽教師傳遞的信息,學習方式死板單一,學習效率不斷下降。這種教學模式不但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長久下去還會扼殺初中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不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對初中生而言,只有親自接觸與實踐的內容才具有說服力。所以,美術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手段,給予學生親自體驗、創作的機會與空間,讓學生親自體驗創作的過程與感受,讓他們擁有更深刻的理解力。
美術教師需要用豐富新穎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直觀的手段化抽象的美術知識為具體。教師若能將復雜的、抽象的美術知識直觀地展現在初中生面前,讓學生處在真實的美術作品當中,就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學生的美術思維,活躍課堂氛圍,讓原本枯燥無味的課堂活躍起來。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美術教師可以在班級舉辦一次小型的美術作品鑒賞會,將一些符合初中生心理和需求的作品在班級中展示出來。讓學生從眾多的美術作品中選擇幾幅自己喜歡的作品進行分析:分析自己喜歡的原因和這件作品的缺點。如此,既能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還能讓學生在相互分享溝通中調動自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美術鑒賞要落實因材施教
美術鑒賞教學要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以此全面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從初中生本身的發展情況和自身能力來看,初中生的美術鑒賞水平并不在一個水平面上,可以說是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對美術的概念還停留在“美術等同于畫畫”的水平上,有的學生認為美術課就是玩的課,在課上隨意打鬧影響教學進度。但是也有的學生在面對一副優秀作品時可以很輕松地說出作品的作者和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生參差不齊的美術鑒賞水平會加大教師教學的難度,教學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所以,為了避免出現這一問題,教師就需要落實因材施教原則,按照學生理解程度和鑒賞水平的高低為學生安排合適的學習任務。在課上講解某一幅作品時可以先讓鑒賞水平教高的學生介紹該作品,再由自己進行補充;之后再向學生提供幾幅彼此都陌生的作品,讓不同鑒賞水平的學生參與到欣賞的過程中。這樣,學生便能在相互討論與分析的過程中獲得審美感受。這種分層教學的方式可以減少教師教學的難度,還能讓“好學生帶動差學生”促使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既節省了教師“一對一”的教學時間,又能提升教學效果。
三、培養初中生的鑒賞能力
初中生的美術鑒賞能力的高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總體上可以劃分為先天因素與后天因素。先天因素是指學生的家庭氛圍,父母是否擁有藝術細胞,學生是否繼承了父母的藝術修養,擁有一定的藝術修養。而后天因素便是指學生接觸的環境,如學習環境和交際圈環境等。在后天因素影響下的初中生能否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文化知識以及社會生活經驗便成為他們能夠具備美術鑒賞能力的關鍵因素。所以,美術教師為了培養初中生的鑒賞能力就需要從這幾方面出發,加強對學生這些方面的培養,為提高初中生的美術鑒賞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美術教師可以在課上引導學生用形狀、顏色以及材料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在課上授課的過程中為學生講解一定的文化嘗試,教授學生相關的社會生活經驗,幫助學生拓寬視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與鑒賞能力。
四、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
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是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美術教師若能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評價學生,便能尊重每個學生的發展情況,給學生鑒賞作品的信心。當然,教師還需要用鼓勵的語言鼓勵學生發展個性,用自己獨特的視角觀察與感受藝術作品。大多數學生不愿意上美術鑒賞課的原因在于他們怕自己表達的內容受到教師的批評。所以,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對一些表現優異的學生提出表揚。這樣,便能增強學生審美的意愿,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鑒賞美術作品的隊伍中。
總之,在初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提升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至關重要。美術教師要明確鑒賞教學與素質教育的關系,利用鑒賞教學為素質教育服務。在教學過程中關心學生,愛護學生,不僅對學生進行審美培養,還應重視學生的思想動態,讓學生逐漸用心發現美、感悟美,并在享受美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審美方法。
【參考文獻】
[1] 徐大翔. 淺談新課標下初中美術欣賞課的有效性實踐[J]. 新課程·中學,2012(13).
[2] 張勝強. 淺析新課改中學美術鑒賞課的教學[J]. 快樂閱讀,2013(18).
[3] 顧秋紅. 淺議初中美術教學[J]. 青春歲月(學術版),2013(09).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