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雍明
摘 要 隨著新一輪課程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方式都已經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等現代教學方式已廣泛運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課堂教學逐漸活了起來。新課標準給我們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方法主要由教師引導學生分析、理解所提出的問題,并從分析入手,達成對框題所含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有效 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學其實就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語文是一種工具,小學語文教學才剛剛起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的都是基本功。正是由于小學生是初學,加上語文學習需要的不單是記憶,更是感悟。這就說明了語文不好學,也不也教。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選擇好每個知識點的最佳教學方法。
為上好每一節課,為讓學生掌握好語文知識,首先做好備課工作。認真鉆研學習,潛心設計教學,精心設計問題,確實把握好不講和精講的尺度,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訓練的時間落到實處等等,這些都要在備課工作中一定要考慮到。另外,在每節課上課前,還要自己問自己幾個問題:打算讓學生獲得什么?讓學生用多長時間獲得,讓學生怎樣獲得?怎樣知道學生達到了要求?課前的四問必須讓自己準備更充分,絕對做到不上無準備之課。
小學語文教學的方法是多樣的,記得好多位著名教育專家都曾經說過:“教學有方,但教無定方。”至于選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選用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有很好的促進和提高作用的。新課標準給我們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方法主要由教師引導學生分析、理解所提出的問題,并從分析入手,達成對框題所含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筆者總結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有培養自學能力為核心的“學、導、練”教學模式,以情境體驗為核心、以訓練朗讀為重點的“導讀、練讀、評讀、賞讀”教學模式,以方法指導為核心的“方法滲透、領悟、小結、運用”教學模式,以獲取信息、積累語言為核心的略讀課、自主閱讀課教學模式,以體驗、探究為核心的“綜合性學習”教學模式。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律的一種教學方法。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圍繞某一種中心問題通過發表各自意見和看法,共同研討,相互啟發,集思廣益地進行學習的一種方法。
演示法是教師把實物或實物的模象展示給學生觀察,或通過示范性的實驗,通過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得知識更新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輔助的教學方法,經常與講授、談話、討論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練習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鞏固知識和培養各種學習技能垢基本方法,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主要的實踐活動。
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操作,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并從觀察這些變化中獲得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學學科常用的一種方法。
我們知道,在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確定之后,教學方法就成了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內容的關鍵。因為教學方法是將教材的知識結構轉變為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培養學生能力、發展智力,培養學生學習態度、意志、情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手段。正如國外一位教育學家所指出的那樣:“選擇對某節課最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最優化的核心問題之一。”
理論和實踐都告訴我們,要想充分發揮每一種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效能,達到優化教學過程的目的,首先要在優選教學方法或教學方法的優化設計上下功夫。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是人們在某種范圍內根據特定的需要創造出來的。因此,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優越性和局限性。就拿較為簡單的講授法來講,它利于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在短時間內傳授較多知識,系統性強,亦可引發學生進行一定的思考。但是,它不容易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還需要學生有較高的學習自覺性和聽講能力。因此,較適合于中高年級,而且宜用于教材系統性較強的內容。
朗讀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重要最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不僅在語文教學中重要,在其他科教學中也很常用。朗讀分為齊讀和自由讀兩種,齊讀使用的情況有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本上的時候,如剛上課時朗讀一下課本標題或上節課學的一個重要的知識點;讓學生對新內容適應時,這主要在預習過后,齊讀可以讓學生自己糾正自己讀錯的字詞等;提高學生積極性的時候,這主要是用在分組練習上,可以讓全班都參與其中。
自由讀主要運用在需要學生有自我感悟,自我理解的時候,特別是在教師講解課文的時候。當然這其中也包括教師在課堂上點學生單個起來回答問題的情況,除了這,還有快讀,慢讀,高聲讀,默讀等多種朗讀方法,朗讀的作用就是認識字詞,加深印象。聽只是一個吸收的過程,并不代表動了腦筋,只有讀出來,才代表真正吸收了,而讀又是為寫作鋪墊的,所以才顯得尤為重要。為上好每一節課,為讓學生掌握好語文知識,首先做好備課工作。認真鉆研學習,潛心設計教學,精心設計問題,確實把握好不講和精講的尺度,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訓練的時間落到實處等等,這些都要在備課工作中一定要考慮到。
背誦是建立在朗讀的基礎上的,但是背誦的作用也是無可替代的,古詩詞要背,課文也要背。背準了才變成了自己的東西,但同時也注意到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主要存在于背誦古詩詞上,好多學生能將一首詩歌脫口而出,但是其中的意思一句也不懂,也許是明白其中的大意,卻無法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也許是根本就不明白,只是教師要求背就背了,但不管怎么說,在小學教學中永遠都離不開一個字“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