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俊 孫慶軍
【摘要】語文閱讀教學的精髓是讓學生讀書悟道,教師只是根據學生的心里特點,結合教材內容,運用各種手段,創設學習情景,使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中進行學習,達到解詞達意,文思泉涌的境界,進而獲得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閱讀教學 創設情境 閱讀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080-02
小學閱讀教學中創設情境培養學生能力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閱讀教學中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激情導入,創設問題的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小學語文二年級綜合學習活動課《春天在哪里》。教師與學生談話,現在是什么季節?你們知道春季有什么特點嗎,激發學生閱讀,在自己的身邊找春天,(校園、我們的穿著……大自然里:春天在田野里、春天的樹木、春天里的山水、春天的天氣……)春天的景物、春天的故事、春天的古詩、春天成語、描寫春天的句子、春天的歌曲……:就是一幅真真實實的風情韻畫!這一盈美好向往真實到來,春景,醉心,誘人入畫。春天來了,春的筆墨,寫下靈動的詩篇,攜春的舞姿,漫步在詩意的山林,尋春的足跡,聽水聲潺潺;看花海輕漾。我們來學春天在哪里這一活動課,這樣使學生置于春天這種的情境去認識有關春天的特點。
激情啟發提出問題,給學生創設良好的情景,渲染教學氣氛。如《曼谷的小象》審題質疑:曼谷的小象是一頭怎樣的小象?作者為什么要寫小象?為什么要寫曼谷的小象?激情導入新課,我們一起欣賞了曼谷近郊的美麗景色。誰能說說你眼中的曼谷是什么樣的。在風景如畫的曼谷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那位同學能表述一下?(阿玲指揮小象幫中國司機把陷在泥坑中的汽車拉出來并沖洗干凈的事。)通過這件事,我們感受到泰國人民和中國人民的良好的情感。再一次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回到課文的景物描寫。當我們了解了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完全認識了作者筆下的阿玲之后,說說你眼中的曼谷是個怎樣的城市?(泰國的首都曼谷的風景怡人、建筑別具一格、人們和善友好。)再次讓學生閱讀課文,讓學生找出書中幾處描寫霧色的句子。讓學生回想一下,作者是單純在寫霧嗎?(讓學生體會到作者是通過曼谷美的景色來贊揚阿玲和兩國人民美好的情誼。)讓學生多次進行閱讀,使其學生進入樂學狀態,緊扣語言文字邊讀邊想,讓學生自悟自得,體會文中的物美、人美與情美。
二、在閱讀教學中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
愛因斯坦借助超越時空的想象,創建了相對論。著名畫家畢加索借助豐富的想象力,為我們展現了相當多的優秀作品。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提供想象空間,品味語言充分掌握閱讀材料,尋找想象力的突破口,提供想象空間。
例如:在教授蘇軾的《題西林寺壁》時,在理解“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讓學生從分理解“橫、側、遠、近、高、低”的含義入手,為學生提供想象空間,讓學生從分發揮想象力,想象廬山的縱橫交錯、高低起伏的壯美畫面,進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三、在閱讀教學中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語言是表述的工具。理解語言所表達的具體內容,體會蘊含在語言中的情感,特別是作者不直接表達的、比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對學生來說也是極為重要的。要讓學生以讀為主,讀中感悟。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質疑、探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在閱讀教學中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說寫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說、寫的能力是語文學科的重要任務。說和寫二者密切聯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以多看有益的書,經常思考,轉化為自己的內涵修養和營養,學生的“說”“寫”能力就會快速提高。何愁語文說的能力不提高?何愁學生寫作文時詞匯不豐富?
例如:《植物媽媽有辦法》一文,通過對蒲公英種子,蒼耳種子,豌豆種子的特點和傳播方法后,借助本文的形式,引導學生說寫。
蒲公英媽媽準備了降落傘,把它送給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風輕輕吹過,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蒼耳媽媽有個好辦法, 她給孩子穿上帶刺的鎧甲。只要掛住動物的皮毛,孩子們就能去田野、山洼。
結合課文按下面的形式,說說草的種子,棗樹的種子等。
____媽媽有個好辦法,她給孩子____。只要____,孩子們就能____。
有的孩子說:小草媽媽有個好辦法,她給孩子編成一串串的辮子。只要牛羊吃了它,孩子們就能隨著它們去田野、山洼。便在那里安家,生根發芽。
在教學中精心設計好每一節課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情境,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主動參與各學科學習活動,讓他們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獲取閱讀知識,使他們對學習該語文閱讀產生興趣,勇于探索,大膽想象,通過感悟作品,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從而提高了自己的閱讀水平和應用能力。
作者簡介:
周英俊(1968-),女,漢族,吉林省洮南市人,吉林省白城市民營經濟開發區學校副書記,從事教學管理多年。
孫慶軍(1971-),男,漢族,吉林省洮南市人,吉林省白城市民營經濟開發區學校教導主任,從事教學管理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