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信民
【摘要】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鍛煉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是課改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教學理念,也是提升學生數學素養,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重要方面。但是,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一線數學教師采取的都是灌輸式教學模式,而學生則是通過題海戰術來達到知識掌握的目的的。可這種方式只會讓學生感覺壓力比較大,學習積極性也會降低,根本不利于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組織多種活動來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進而,在保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能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 計算能力 口算 小組競賽 自主出題 一題多變 估算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135-02
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是打基礎的階段,是保護學生長久學習興趣,鍛煉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關鍵時期。所以,教師要重視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要通過組織多種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進而,使學生在多種計算活動的組織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同時,也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種計算活動的組織為例對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進行論述,以確保學生在多樣化的活動中提高計算能力。
1.組織口算活動
口算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進行筆算和估算的基礎,更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方面。而且,筆算是在準確的口算能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由于口算不是考試的內容,很多教師都不重視口算,導致很多學生一說到計算就拿起筆來計算,口算能力越來越差。尤其是現在,智能手機、電腦中計算機功能越來越強大,很多人都懶于口算,導致學生的計算能力越來越低。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重視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要通過多種口算活動地組織來為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做好基礎工作。
例如:組織學生進行逛超市活動,通過相關卡片的制作來組織學生進行購買活動,并從買賣活動中訓練學生的口算能力。具體的活動如下:
首先,借助硬紙片制作相關事物的價格標簽。之后,組織學生分別扮演收銀員和消費者。接著,組織學生進行買賣活動。詳細的說就是,消費者自主在硬紙片中選擇自己想要購買的事物,選擇結束后,去收銀員哪里結賬,收銀員和消費者共同通過口算來得出,消費者應該付多少錢,并通過兩者口算的結果進行對比和分析。每位學生都有扮演收銀員和消費者的機會。綜上可見,在這樣的“逛超市”活動的組織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而且,也能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在積極地參與中找到學習的樂趣,進而,為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做好保障性工作。
2.小組競賽活動
所謂的小組競賽活動的組織是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有效活動之一。具體的活動方式如下:首先,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對相同的題進行解答,最后,以用時最少,正確率最高的小組為獲勝組。該活動適用于所有類型的計算,不論是整數運算還是小數運算,又或者是混合運算,總之,教師要做好分組工作和競賽試題的選擇工作,要通過組織多種活動來大幅度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例如:出具下面的一則試卷,如下:
39+34-41=______ 25×3-26=_____
33-23+55=______ 25×6+24÷3=_____
15+45-36=______ 59×2-23=______
……
組織小組進行競賽計算,但是,小組內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不能相互商量,但最后的評價方式則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講評的。而且,還需要說明的是,在結束比賽后,學生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糾錯,在互相交流中去更正錯誤,這樣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鍛煉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同時,對學生計算興趣的保護以及計算能力的提高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最重要的是,該活動可以適用于綜合復習階段也可以適用于加減乘除等相關知識講解完成之后,具體的應用作為教師的我們還要靈活掌握。
3.自主出題活動
所謂的自主出題是指讓學生自己模仿著教材中或者是其他參考書中的練習題形式進行出題,然后,進行交換練習,這樣一來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二來能夠強化學生的理解,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所以,教師要相信學生,要通過自主出題活動的組織來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進而,也為學生健全的發展作出相應的貢獻。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加法和減法》時,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也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更為了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減少學生對計算的畏懼感,在本節課的基本知識講述完畢之后,我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出題,可以模仿教材中的練習題進行仿照著出題,也可以自己進行出題,比如:
有學生出了這樣的試題:喜歡體育課的學生占全班總人數的2/5;喜歡美術課的學生占全班總人數的1/5;喜歡音樂課的學生占全班總人數的1/5,思考:喜歡其他課程的學生占全班總人數的幾分之幾?
也有學生進行了計算題的出題:1/7+3/8=____;14/15-2/15-6/15=_____……
還有學生進行了小數與分數的混合運算的出題:0.5+1/5=_____;0.5×1/5+1/2=_____……
……
組織學生間進行互換練習,這樣不僅能夠改變以往的題海戰術,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而且,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鍛煉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出題、自主練習,進而,為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做好保障工作。
4.一題多變活動
所謂的一題多變是指讓學生對同一道題進行不同的變換,這樣不僅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而且,對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以及數感的培養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習題練習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在一題多變中應用知識,發散思維,進而,為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做好基礎性工作。
例如:78+96÷3=_____
變式一:78-96÷3=______
變式二:78×96×3=______
變式三:78+96×3=_____
……
組織學生主動的提出多種計算題,自主進行計算,這樣不僅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知識靈活應用能力,而且,也能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使學生在獨立思考,自主探究中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5.小組估算活動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可見,估算能力的培養是學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和數學應用能力的基礎。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組織有效的活動來引導學生進行估算,使學生在自主估算中掌握知識。
例如:創設生活情境進行估算,以幫助學生認識到估算的重要性。如:小明和媽媽去超市買了24元的菜;買了33元的水果,還買了47元的生活用品,思考:小明媽媽如果只拿了100元進超市,能買下來這些東西嗎?組織學生在類似于這樣的情境中進行估算,一來幫助學生樹立應用意識,二來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進而,為學生估算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們教師要采取多種有效措施,來提高學生計算能力,一線數學教師要組織多種恰當的活動來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進而,使學生在主動參與活動中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同時,也能確保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最終,也為學生綜合數學素養的全面提升做好基礎性工作。
參考文獻:
[1]張泉.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計算能力[J].《2015年11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5年
[2]馮振國.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的提高策略[J].《陜西教育:教育》2015年 第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