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立芳
摘 要: 詞匯作為語言知識的組成部分,是學生后續英語學習的基礎。如何通過提升學生詞匯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建構詞匯知識,形成學習長效機制。作者針對學生詞匯學習現狀,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分析影響學生詞匯學習的因素,提出英語詞匯教學策略建議。
關鍵詞: 學習興趣 詞匯教學 教學策略
2012年新頒布的初中英語課程標準前言中強調“課程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主體能動性,積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有效學習英語,然而,部分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興趣不濃,特別是在英語詞匯學習中,這種現象表現得更為明顯。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學生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由起初喜歡學習到后來覺得枯燥乏味,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在這個學生主體性不斷加強的時代,如何在學生掌握較多知識的前提下還能讓學生重視詞匯知識學習,打好基礎為后續學習做好準備,成為當今一線教師需要面對的課題。
一、初中生英語詞匯學習興趣現狀及分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英語詞匯學習是學生建構英語知識的基礎,然而,作為第二語言的英語由于缺乏學習語境,導致部分學生仍然在死記硬背中探尋出路,在沒有學習興趣支撐的前提下,缺乏學習快樂之體驗。為此,筆者針對英語詞匯學習現狀,在和田市三所中學通過問卷形式做了相關調查。
(一)初中生對英語詞匯學習興趣的認知。
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已經趨于成熟,學生能夠將語言、文字、數學符號及科學概念等結合起來。在英語學習中,學生對于英語詞匯的主體認知性表現出不同的興趣。
初中英語詞匯課堂教學中常伴有詞匯量疊加學習,一詞多用或者不同詞性的掌握,這些詞匯學習的實際意義就在于為學習句子做鋪墊。調查中發現,多數學生說有用是基于以學為學目的,目的就是為后續學習打好基礎,因喜歡學感興趣的學生較少。
在眾多有實踐經驗的教師看來,學習的目的就是應用,在實踐中充分應用,轉換學習方式,把生活中的事物用所學詞語表示出來,久而久之,養成善于用英語表述的習慣。然而,對于天然掌握母語的學生要養成這一習慣并非易事,社會語境阻礙著個體應用詞匯的習慣。調查發現,學生對于課堂詞匯教學興趣不足,識記不到位現象突出。
(二)影響學生英語詞匯學習興趣的原因,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教學過程體現教與學的密切配合,教學中學習內容、外在環境、學生因素及教師會影響到學生的詞匯學習興趣。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在學習詞匯過程中有著自己的學習方式,因個體認知不同,學生在詞匯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也有所不同。
在英語詞匯課堂教學中,學生發揮主體學習動機不明顯,個人因素導致對英語詞匯學習興趣不濃,而詞匯本身基于辨別、識別、識記等方面的特點,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教師和設備環境對學生英語詞匯學習興趣的影響較小。
英語詞匯學習與其他學科知識學習有類似性,提前預習學習效果較好。調查發現,多數學生以上課認真聽講為主,在課堂上消化所學知識,而在課后主動學習詞匯的情況較少。
在學習中遇到逐漸累加的詞匯量,少數學生表現出對詞匯學習力不從心,在遇到詞性辨別時,有近半數學生會因詞性辨別中遇到困難而失去學習興趣。在學習詞匯時,學生還表現出建立詞匯間的聯系困難。
二、影響學生詞匯學習興趣的因素
(一)學生發揮學習主體性方面。
學生是否主動建構知識跟學生對課程的認識和興趣相關,學生感興趣成為獲得相應知識的橋梁。學習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會產生回避心理,而這源于問題的難易程度,英語詞匯本身并不難,在受到第二語言難以進入性的客觀影響下,學生主體學習興趣難以激發,學生只是在課堂中單調地學習詞匯,這將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二)缺乏聯系生活實際。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關注課本單詞教學,對與生活聯系緊密的課外知識缺乏應用延伸,一味地重視單詞教學本身,關注學生的記憶和背誦,忽略積極建構學生主動學習詞匯的興趣,這種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方式缺乏生機,影響學生學習效果。
(三)考學需要。
初中學科課程中語數外依然是主流課程,學生從小被灌以學科重點,學科重點深深印在學生的腦中。在英語詞匯教學中,對重點學科學生往往會有所重點投入,這種受制于學科需要的興趣在很大程度上牽制著學生對學科本身的理解和學習,出于考學需要的興趣誠然不是學生的真正興趣。
三、關注學生詞匯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詞匯學習效率
(一)從教學本身挖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過程是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除在課堂上學習相關詞匯外,還應在生活中應用詞匯,實現詞匯學習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目標。教師依托教材、分析教材,設計與生活實際相關的詞匯教學,讓學生感受到英語源于生活,這樣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自然會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因此,教學中充分應用教材、挖掘教材,運用好教材,給學生話語權,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詞匯學習中的效果會逐漸強化。
(二)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帶領學生創設趣味學習小組,在老師的引導下把原本枯燥的詞匯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如課堂中采用游戲法使學生主動說英語詞匯,把學生視角轉移到游戲,使學生在游戲中快樂學習,學生在此基礎上完成知識學習,還會產生知識遷移,在這過程中,學生獲得成功感的喜悅自然會帶動其學習興趣提升。
(三)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詞匯學習興趣
現行英語教學中,多媒體集音視頻效果于一體,直觀、生動、形象,有利于學生對詞匯的跟讀與理解,特別是取自生活的素材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學習詞匯。教學中采用圖片加詞匯,把生活素材引入教學,在詞匯學習中通過多媒體教學內容,讓學生看得見、說得出的教學才能發揮學生主動學習的作用。如“snake(蛇)”、“bear(熊)”、“goose(鵝)”、“cow(奶牛)”、“sheep(綿羊)”等圖形先后出現,讓學生按圖填空,完成對應關系。
(四)設計故事性的教學案例
每一堂課應該以不同方式呈現給學生,而故事性對于學生來說更容易進入教學情景,使學生觸景生情,從而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使學生掌握詞匯知識,這種故事性的案例教學應該簡短、生動、有趣,而且要源于生產生活實際,越是離學生近,學生越容易接受,并且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總之,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特點,關注學生詞匯學習方式,針對不同學生學習情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把枯燥的教學變得生動有效,易于學生接受。同時,應更新教學觀念,探索英語詞匯教學新理念,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把握英語詞匯教學特點,使學生在有興趣的條件下形成主動學習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