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教育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有了進一步提高。“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已經漸漸被時代淘汰,與此同時,在課堂上構建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的教學方式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學家的認可。高中化學作為一門很考驗學生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學科,采用傳統“灌輸式”教學方式難以取得成效,而應該構建學生自主學習模式,讓學生找到化學學習方法,學得更有成效。
關鍵詞: 高中化學 自主學習模式 構建策略
二十一世紀,教育的發展和創新使傳統教師向學生單向互動的教學模式逐漸不適應時代和教育的發展,取而代之的是呼喚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高中化學作為一門理科的重要科目,必須緊跟時代潮流,加快教學模式改革步伐。作為一門理論難度和操作難度都較大的綜合性學科,灌輸式教學方式在化學教學中應用有很多弊端,學生學習起來只是囫圇吞棗,并沒有真正將知識理解透,學習成效低。而在自主學習模式下,學生成為化學課堂的主體,他們可以自己安排和掌握化學學習方法和時間,找到自己的學習節奏。對于較難理解的知識或者問題,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自主探究一步步解決,這樣能留下深刻的印象,真正解決化學學習中的難題。高中化學課堂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需要運用一定的策略,下面筆者根據自己一線教師的教學經驗,摸索總結出了三點有關建構高中化學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的策略。
一、讓學生自主講課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似乎教師一直是化學課堂的重心,課程教學是以教師為主開展的。這樣的教學模式或許會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學生的積極性得不到發揮,還可能在課堂上出現一系列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可以定期開展“學生課堂”,將課堂交給學生,把講課這一重任交給學生。這樣,學生為了教得更好、不出現錯誤,一定會更加認真努力地將化學課本上的知識完全搞懂,而這樣的模式比較新奇,學生的興趣往往很高,在課堂上聽講的注意力比較集中。學生備課時,教師要就一些重難點給講課學生一些指導和提示,另外,在學生講課時教師要對學生講課情況做好及時記錄,并且在課后給出評價和改進的建議。如“有機化合物的分類”這一課趣味性較強,課程難度不是很大,教師可以將這一課放到學生課堂中讓學生講,讓學生提前了解各種化合物的性質等,并且搞懂其不同的分類方法,然后在課堂上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解決難題。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會有所增長和提高。
二、學生的自主探究
學生自主探究活動的內涵就是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后,不再像以前那樣針對這個問題進行講解,讓學生聽講。相較于這種方式,在自主學習模式的課堂下,教師可以在提出問題后留出充足的課堂時間,給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習,并且允許他們小組討論,共同解決問題,并且盡可能多地想出更多解決方法。在學生遇到難以解決的困難時,教師應該在一旁及時給學生一些提點,但主要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多次這樣的自主探究課堂形式,學生探究和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會有很大提高,并且通過自主探究解決的問題學生會有更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練習和考試中遇到問題學生解決起來就會比較有信心和把握。如上“化學反應和能量變化”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實驗室有的材料做一個簡單的化學反應,并且通過觀察反應物到生成物的變化和化學反應現象,寫出化學反應的方程式,并且探究出這一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
三、學生自主的課外學習活動
高中化學學習畢竟知識點和內容都比較多,只依靠課內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除了課內學習以外,課外學習能夠對學生的化學學習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教師可以在班級內舉行一些課外化學學習活動,讓班級中的同學都積極參與,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和腦力,在活動中展現自己,并且在參與中提高自己的化學成績。對于這類課外自主學習活動的舉辦,教師要先給學生一些建議,給學生一些適當指導,然后由化學課代表、班長和化學小組長牽頭,在課余時間舉辦化學自主探究活動。例如,上“保護生存環境”這一章節時,可以在班級中舉辦一個“化學角”活動,讓學生搜集一些關于大氣環境、水資源和垃圾污染等方面的資料,并且結合所學化學知識,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探討,得出改善大氣質量、保護水資源和垃圾資源化的策略。通過這樣的活動形式,學生能夠將知識學以致用,還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總而言之,被動的學習成效總是不高的,針對高中化學這一門課,教師應該建構起自主學習探究模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的學習更有成效。
參考文獻:
[1]李彩珍,黃永江.高中化學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微探.考試周刊,2008(04).
[2]景秋霞,陳靜,梁吉成.論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中的學生自主學習.西安農業大學學報,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