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針對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管理,利用數據庫技術,結合Delphi、Visual Studio開發平臺,設計基于B/S和C/S架構的教學管理系統,把現代學徒人才培養模式下的教務管理、教學計劃管理、學籍管理、教學質量評價、成績管理、選課管理等事務集成起來,實現管理的信息化、科學化和規范化,提高工作效果,減少工作量,促進學校的教學管理改革與創新,推動我國職業教育發展。
關鍵詞:教務管理;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數據系統
中圖分類號:T3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 6970.2016.05.017
本文著錄格式:楊振宇.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系統的設計.軟件,2016,37(5):68-72
0.引言
近年來,我國提出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并在少數高職院校進行實踐,清遠職業技術學院作為現代學徒制的試點院校,自2012年以來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已初步形成具有我國特色的現代學徒制管理模式。解決現階段高職教育的發展瓶頸問題,也促進高職教育與我國經濟發展相適應,推動校企深度融合。在管理過程中,如何通過信息化的手段把教務管理、教學計劃管理、學籍管理、教學質量評價、成績管理、選課管理等事務有效的管理起來,方便學院、教師、企業和學生的工作和學習,提高工作效果,減少工作量,是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院校所要面臨的一個具體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設計和開發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系統(Modern Apprenticeship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MALMS)顯得非常重要。
1.需求分析
1.1業務分析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是由學校主導,行業、企業參與的人才培養全過程,以形成校企分工合作、協同育人、共同發展的長效機制為著力點。根據現代學徒制的特點,建立教學運行與質量監控體系,如何加強過程管理,滿足教學需要,合理安排學徒崗位,分配工作任務,實施考核評價等,是MALMS綜合考慮的問題。學校和企業共同負責教學管理全過程的運行和監控,學校在教學管理過程中負責組織、協調工作、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校方教師的安排、教學管理運行制度的編寫,企業負責安排企業帶教老師,教學實施過程的管理、學生管理、學生學業評價等。
1.2用戶需求
在教學管理方面,最典型的工作任務包括教務管理、教學計劃管理、學籍管理、教學質量監控、成績管理、選課管理等。教務管理業務主要是根據各個教學班和教學對象落實教學任務、編制教學安排表、考勤、跟蹤教學過程、教學文件管理等;教學計劃管理業務主要包括人才培養方案審核與管理、課程模塊任務;學籍管理主要包括學生基本信息、退學、休學、轉學等,這部分功能與傳統的學籍管理區別不大;教學質量監控主要是對現代學徒制的教學過程進行全程監控,包括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企業對學生和教師的評價。由于學生的雙重身份,教師包括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所以在評價上,要綜合考慮。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按學習的模塊,根據崗位工作任務、作品、工作業績等進行實時、分間段的評價;成績管理是對學生的成績進行錄入、統計、分析、審核、打印和查詢成績單、學分管理、畢業成績審核等。選課管理主要是針對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根據學生的不同崗位所需的專業知識不同,開設課程模塊,同一個企業,同一個班,因學生的崗位不同,所學教學內容也會有所不同,因此,采用課程模塊的方式進行選課,學生只選擇與自己崗位相吻合的模塊進行學習。
1.3用戶類型需求分析
根據業務需求,系統用戶角色主要分為5類角色:
(1)管理員:主要負責整個系統的運作及管理維護。
(2)教務員:主要負責教學任務通知書管理、教材、教學任務編排、課表編排等教務方面。
(3)教師:查詢、課程或模塊教學內容填報、成績錄入、對學生的評價、上傳教學資料等。
(4)學生:休學、退學、轉學、請假的申請、成績查詢、對教師的評價、在線學習、在線交流,反饋信息等。
(5)企業管理人員:學生和教師的考勤、對教師的評價、安排帶教師傅、反饋信息等。
1.4系統架構
(1)系統總體結構:根據業務流程和需求分析,MALMS的總體結構如圖1所示。
其中WEB服務是為了實現各個模塊中異地,例如學生在線學習、成績查詢、教學評價、教學質量監控、選課等。導師管理分為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管理。
(2)全局數據架構
根據對業務需求分析,結合數據處理、數據安全方面的要求,采用C/S和B/S相結合的系統架構。將數據處理量較多的事務通過C/S架構放在客戶機上來完成,比如學籍管理、教務管理、質量監控統計與分析、系統維護等。對于需要異地操作的事務利用B/S結構來處理,比如學生的在線學習、成績的錄入、教學質量評價、信息查詢等。具體系統全局數據架構如圖2所示。
2.開發技術
2.1采用的數據庫技術
MALMS是基于WINDOWS平臺的C/S、B/S結構,采用高安全性且執行效率快的DELPHI與Visual Studio c#代碼技術,通過ADO、ADO.NET數據連接技術,結合ORCALE數據庫,編制的一個開放靈活通用應用系統。
C/S架構通過ADO技術操作數據庫,其操作更簡單、更高級、更適合Delphi程序員。同時又消除了OLE DB的多種弊端,用以實現客戶端與數據庫服務器之間的數據訪問。ADO是當前對數據庫進行操作的最有效和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它是客戶的數據操作與數據庫之間的一座“橋”,通過它使得操作數據庫變得更加容易。通過ADO可以訪問任何與ODBC兼容的數據庫,包括MS SQL SERVER、Access、Oracle等。ADO技術架構如圖3所示。
B/S架構的WEB客戶端采用ADO.NET技術。ADO.NET以DataSet表示,可以是多個表的集合,采用離線方式訪問數據。因此,對于異地事務的處理,采用ADO.NET是有明顯的優勢。ADO.NET技術架構如圖4所示。
2.2開發平臺
(1)Delphi開發平臺
Delphi擁有一個可視化的集成開發環境(IDE),采用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Obiect Pascal和基于部件的開發結構框架。Delphi它提供了500多個可供使用的構件,利用這些部件,開發人員可以快速地構造出應用系統。開發人員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修改部件或用Delphi本身編寫自己的部件。MAIA4S利用Delphi的優勢,結合SQL語言,操作數據庫,對數據庫進得各種查詢、增加、刪除等操作。
(2)Visual StudioC#
是功能齊全的代碼編輯器、項目模板、設計器、代碼向導、功能強大且易于使用的調試器以及其他工具實現的。通過.NET Framework類庫,可以訪問多種操作系統服務和其他有用的精心設計的類,這些類可顯著加快開發周期。因此,MALMS采用這個平臺開發基于B/S的WEB服務應用,方便學生和老師的操作。
3.系統設計與實現
系統設計過程中,以教學計劃管理模塊、教務管理模塊和教學質量監控模塊最為重要,因此,以這三個模塊不闡述系統的設計。
3.1教學計劃管理模塊
該模塊主要完成對各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審核與管理、課程模塊任務設置與數據統計。對于現代學徒制的教學計劃與傳統的教學計劃有著本質的區別,這也是教學計劃管理最重要的部分。其課程體系由職業素質基礎課程、專業技術技能基礎課、崗位技術技能課、拓展課程等4種類型組成。每門課程或模塊根據教學要求不同,在學時分配上分為集中授課、企業培訓、任務訓練、崗位培養等學時。對于每課程或模塊的具體開課時間不再是單純的學年學期,而是根據企業工作過程,崗位訓練任務等情況,確定課程開設時間,因此,在教學計劃內只能設置課程的開課區間。根據這個需求,設計教學計劃錄入和修改模塊。
在業務上,每個專業在完成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后,通過系統提交教學指導委員會審核,并對審核意見進行反饋,在系統中設計審核流程,如圖5所示。根據年級、專業對教學計劃進行檢查,將錯誤結果列出來,以幫助專業負責人發現計劃中的錯誤,當然,這種錯誤是可以檢測或對比的。根據人才培養方案設置各種性質課程模塊,統計專業畢業學分,并將計劃按要求導出為電子表格。錯誤檢測與導出程序流程設計如圖6所示。
3.2教務管理模塊
教務管理主要是根據各個教學班和教學對象落實教學任務、編制教學安排表、實現教師和學生的考勤、跟蹤教學過程和管理教學文件等。在安排教學過程中,如何解決“雙導師”制教學是教務管理的基礎。根據教學模塊不同安排的教師不同,主要存在三種情況,一是課程全部由學校教師執教,二是課程全部由企業師傅帶教,三是由企業師傅與學校教師共同帶教。因此,如何安排現代學徒制的學生進行學習,需要綜合考慮師資、學生崗位、學習內容、學習時間,這些都必須在系統中得以實現,教學安排表必須包括這些內容,如表l所示。
教師和學生的考勤也與在校內學習的全日制不同,現代學制的學生,特別是企業在職員工,在崗培養的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考勤可能依賴企業的考勤,系統只要做好登記;另一方面是由任課教師進行考勤。教師或企業師傅的考勤根據教學地點有利原則,在學校上課由學校進行考勤,在企業教學由企業進行考勤。因此,對教師和學生的考勤必須是三方面都參與的教學管理過程,即學校、企業和教師。在系統設計上,通B/S架構,實現考勤管理。
3.3教學質量監控模塊
教學質量監控主要是利用系統實現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和企業師傅的教學過程、企業和學校的管理過程實施監控,確保人才培養質量。因此,監控的內容包括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過程、人才培養質量、教學質量保障的監控,如圖7所示。每一項監控都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特別是人才培養過程的監控,完成每個監控點跟蹤。
(1)人才培養目標監控。主要監控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建設與發展規劃等。在系統設計時,這部分只要通過WEB端,由相關人員錄入或上傳相關內容,再對其進行審核,最終通過WEB頁面展示出來。
(2)人才培養過程監控。主要監控點包括課程資源建設、教學標準的制定與實施、教材建設、師資配備、授課計劃、教案、課程教學質量、教學手段與方法改革、評價方式與質量、教學規章制度的建設與執行等。每項功能都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設計采用B/S與C/S相結合。
(3)人才培養質量監控。主要監控學生的專業能力、必備知識和基本素質。通過工作狀況、工作業績、企業對學生評價、社會對學校綜合評價以及課程評價結果、各類競賽狀況等評價人才質量。
(4)教學質量保障監控。包括教學資源監控、管理隊伍監測、制度建設監測和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
4.結束語
MALMS的設計,熟練的運用B/S和C/S架構,采用數據庫技術,對功能的實現提供技術保障。系統是針對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進行開發的,因此,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管理過程不一致,在細節的設計上還需要經過一定的實踐,才能使系統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