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國內外管理會計發展的實際情況,通過中西方管理會計在三個方面的不同點進行對比,發現本國管理會計的優劣勢并進行完善,并簡要闡述了我國管理會計的未來發展方向。
【關鍵詞】管理會計 對比 啟示
管理會計萌芽于20世紀初,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產生了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隨著經濟的發展,管理會計在國外的企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應用,使得企業在專業化、社會化程度高的競爭環境中生存和發展。我國管理會計作為會計的一個分支,已開始產生以成本為核心的內部責任會計等屬于管理會計的范疇的實踐,但由于各種原因,至今我國管理會計尚未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缺乏對國內企業管理會計系統的研究。本文試圖從背景、內容及組織、應用及職業化方面對國內外的管理會計進行對比,從中尋求對我國管理會計發展的啟示,以期找到更適合我國管理會計在國際協調中的生存發展之路。
一、國際管理會計環境比較
在全球一體化趨勢增強的影響下,企業不得不調整自身的經營管理控制體系,以適應外部信息的的沖擊,同時在管理控制層面上尋求突破。一些公司缺乏對管理會計研究開發的動力,減少了企業對相關經驗和交流傳播,互相借鑒利用的可能性,從而企業競爭力下降。在此經營背景下,國際管理會計在傳統管理會計框架體系的基礎上,形成以戰略決策為目標,以企業價值創造為重點的管理會計。
國內隨著經濟結構的深化,企業的發展也更多元化、市場化,多數企業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自主性不斷提高,傳統的單一的基礎會計核算與管理理論已與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趨勢不相適應,企業開始尋求能根據企業自身需求進行預測決策,制定戰略發展對策的管理人才。
二、國際管理會計內容及組織對比
(一)定義
美國在1981年發布的管理會計公告中,將管理會計定義為:管理會計是向管理當局提供關于企業內部計劃、評價、控制以及確保企業資源的合理使用和經營責任的履行所需財務信息的確認、計量、歸集、分析、編報、解釋和傳遞過程。
我國的管理會計是指在當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以強化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實現最佳經濟效益為最終目的,通過對財務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實現對經濟過程的預測、決策、規劃、控制、責任考核評價等職能的一個會計分支。可以看出,我國在較大程度是對會計信息的加工和利用,并未促進管理管理會計的深層次發展。
(二)組織
美國于1969年在全國會計師協會下設管理會計實務委員會(MAP),發布了一系列《管理會計公告》,致力于為解決管理會計問題提供指導原則,建立起管理會計體系。英國于1919年3月,成立了成本會計師協會,致力于成本會計的研究和應用工作。
我國是從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出開始向發達國家學習并引進有關管理會計知識的。中國管理會計師協會成立于中國香港,致力于負責引領財務與管理會計教育的發展。2014年財政部在《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提出,3~5年內在全國培養出一批管理會計師;力爭通過5~10年基本建成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體系。可看出,管理會計的概念和應用在國外已日趨成熟,但在國內還是處于發展初期。
三、國際管理會計應用及職業化對比
西方發達國家一直致力于推進管理會計的職業化進程,并逐步形成了管理會計師職業,成立管理會計專業機構、發布管理會計公告或指南。會計人員需通過管理會計師的執業資格考試,才能獲得管理會計師證書,取得管理會計職業資格,在高層管理職位競爭中更具優勢,并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
我國管理會計發展水平不夠,一方面是企業對管理會計的需求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國內大多數企業仍停留在財務會計階段,并沒有專設機構履行管理會計任務。企業經營者和財務負責人重視基礎會計報賬及報表工作,但忽視了對企業發展的財務分析對預測決策的影響。雖然管理會計的一些方法如預算管理、作業成本法、量本利分析方法等在我國企業中得到了一定的運用,但在總體來說,管理會計企業投資決策、風險分析等方面缺乏實踐及運用。另一方面雖然近年國家會計主管部門對管理會計愈來愈重視,但在實踐過程中,管理會計的地位始終未被廣泛接受。
四、對中國管理會計的啟示
(一)學習西方經驗,加強管理會計教育培養
學習借鑒西方先進的現代管理會計理論,但要考慮中外會計環境的差異性,不可盲目照搬,積極挖掘中國管理會計應用的實例,加強對一些尚未成熟的實踐理論的指導,使有效的管理理論和方法更好的為中國企業消化吸收。在吸收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的同時,加強管理會計教育培養,推動管理會計職業化進程。超越單純的財務會計的局限,完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充分發揮理論與實踐的互動作用。
(二)建立管理會計標準,提高社會地位
面向社會公開選聘管理會計咨詢專家,充分利用優勢智力資源,建立我國管理會計標準。在經濟發展進程中逐步提高管理會計在社會、企業發展中的地位,讓管理會計的發展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最大限度的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三)提高企業經營決策者的管理會計意識,培養高素質管理會計人才
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范圍和水平,很大一部分取決于經營決策者對管理會計的重視程度,因此要讓企業的管理者認識到管理會計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對讓管理會計服務于企業。目前教育界缺乏對管理會計持續系統的培養,因此需要積極探索和優化管理會計人才的多種培養模式,加強管理會計人才培養國際交流與合作,打造更多符合市場和企業需求的高端管理會計人才,注重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分析與規劃的預測與決策綜合能力,培養出能及時掌握國內外經濟動態,把專業知識和理論實踐融會貫通的專業管理會計研究人員隊伍。
管理會計進入了一個變革和發展的時期,注重點從企業價值增值轉移到核心能力的培植與提升,呈現出專業化、職業化、國際化的發展趨勢。我們要在借鑒西方先進管理理念與實踐經驗的同時,積極探索管理會計多元化的發展道路,把握國內外管理會計優勢效用交流的契合點,圍繞企業核心能力的培植,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體系。
參考文獻
[1]孟凡生.論我國管理會計的發展趨勢及面臨的問題[J].《商業研究》,2001.
[2]李守明,董瓊慧,唐有瑜.我國管理會計研究與國際慣例差距[J].《財務與會計》,2000.
[3]張潔.國際管理會計比較分析[J].《商》,2013.
[4]楊勇.我國會計國際化的對策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1.
[5]林萬祥.21世紀中國管理會計研究的現狀與未來[J].《會計之友旬刊》,2008.
[6]宋艷,曾科,花蕾.當代管理會計的最新發展-國際管理會計[J].《商業會計》,2006.
作者簡介:黎穎(1986-),女,瑤族,廣西梧州,現供職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煙草公司,成本會計,中級會計師,管理學學士,研究方向:會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