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娟
【摘要】語音教學是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小學英語中運用自然拼讀法,可以滲透字母的讀音和發音,歸納字母組合的發音,并進一步培養單詞拼讀技能,有助于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提升。通過構造趣味性的互動載體,幫助學生建立音形義之間的聯系,使大部分學生能夠“見詞能讀”,“聽音能寫”,從而快速認讀和記憶單詞,提升語篇閱讀理解的效率,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和動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英語 自然拼讀 字母 字母組合 拼寫技能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7-0011-02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二級要求中描述到“能夠學習本級話題范圍的600-700個單詞”及能根據拼讀規律讀出簡單的單詞。新版《PEP小學英語》安排了letters and sounds、Lets spell和Tips for pronunciation這三個語音訓練板塊,把字母教學、字母組合的發音及重音、語調、節奏等內容分類安排在各單元中。筆者認為從小學開始利用自然拼讀法(Phonics)進行語音和單詞教學,是將學生從死記硬背的沉重負擔中解脫出來的好辦法。自然拼讀法的核心是建立英語字母或字母組合與語音之間的對應關系,它是一種兼具學習拼讀、拼寫及閱讀的英語教學法。從音素及韻律開始,語感培養,辨音能力訓練,情景對應能力養成,快速閱讀技巧,到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Phonics始終貫穿其中。它通過直接學習26個字母及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規則,先讓學生感受到字母及字母組合與發音的關系,通過系統的訓練,再讓學生能夠做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 從而快速認讀和記憶單詞,提升語篇閱讀理解的效率。以下是筆者根據新版PEP小學英語教材,引導學生學會運用Phonics幫助學習英語,主要策略如下:
一、滲透字母的讀音和發音,實施語音音素教學
新版三年級《PEP小學英語》上冊主要安排了letters and sounds,教學26個字母及其發音。運用自然拼讀法教學的第一步就是讓學生掌握英語26個字母在單詞中的常規發音。所以教師在新授完每個字母后,利用歸納推理的方法總結出每個字母在單詞中發音。輔音字母在單詞讀音變化不大, 利用漢語拼音知識遷移,學生很容易掌握其發音規律。
音素可以分為元音和輔音兩大類型。三年級下冊主要教學五個元音字母的發音。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掌握五個元音字母的發音規律。在三年級字母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ABC phonics song 輔助我們教學,幫助學生在愉快的歌聲中記熟字母的發音。
新版《PEP小學英語》四上語音板塊安排了Lets spell,主要教學元音字母在重讀開音節中的發音,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發現規律,不斷得到操練。重讀閉音節和重讀開音節都學完后,可以讓學生對比讀出如:cut cute fat fate hot note等單詞,幫助學習區分。
二、歸納字母組合的發音,培養單詞拼讀技能
大多數字母組合的讀音是有一定規律的,在教學中應通過不斷強化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培養學生拼讀技能,這樣能逐步改變學生逐個背誦字母拼寫單詞的習慣,提高學生科學記憶單詞的能力。
在四年級下冊和五年級的教材中,大量字母組合的發音可以讓學生在讀讀、看看、比比中總結出發音規律。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自然拼讀法后,要訓練學生達到聽到讀音會拼寫的效果。因此,用自然拼讀法,及時滲透到新學的單詞,學生自己讀單詞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同時也鞏固了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
三、巧妙運用自然拼音法,引導學生聽說讀寫
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利用自然拼讀法,實現聽說讀寫的全面提升。在平時教學中我們可以這樣操作:1.聽音。教師以先快后慢的語速說出一個單詞,重復幾次,讓學生聽清單詞中所含的音素。2.辨音。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辨明并說出單詞中含有的音素。如,第一個音素是什么?下一個音素是什么?最后一個音素是什么?3.寫音。當學生能正確說出單詞中含有的音素后,教師則開始指導學生把聽到的音轉變成形,寫下來。4檢查:可采用教師查、同學互相查等方法檢查書寫是否正確,并強調書寫格式。對于多個音素組合的單詞,在拼讀過程中,可以將復雜的單詞分解成幾個音素的組合,每次只讓學生讀一個或兩個字母組合,最后達到整體拼讀單詞。
四、構造互動載體,激發學習樂趣
語音的滲透教學是一項長期的教學任務,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給學生打好扎實的語音基礎。我們在新授Lets learn時,應多運用自然拼音法并操練鞏固。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用一些有趣的學習方法讓他們能夠在玩中學,學中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巧用chant,增添活力
新版PEP教材上letters and sounds和Lets spell都有一個讀起來朗朗上口的chant,我們可以通過chant培養學生的音韻和語感。教師可以利用這個“無形”chant,變成寶貴的教學資源。每冊書本六首chant可以打在一張紙上,讓學生黏貼在書本醒目位置,布置成口語作業讓學生回家朗讀。通知這些有趣的歌謠,不僅使課堂增添了活力,當成課后的口頭作業學生也愛讀,最重要的是幫助學生練習了語音,培養了語感。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將單詞的形、音、義結合在一起,從而全面提升了學習能力。
(2)選用游戲,主動參與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鞏固操練是很重要的,因為大多數學生即使明白了規律,碰到實際單詞時還是不能主動運用。我們可以運用形式多樣、有趣的游戲讓學生遇到新詞也能張口就念,養成大膽拼讀的好習慣,最終達到見詞能讀的效果。各種游戲不僅增加了拼讀單詞的樂趣,也提高了學生的反應和注意力,同時提高了上課的效率。
(3)開展競賽,激發潛能
教師可以利用個人競賽、小組競賽、班級競賽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結協作的精神。比如在班中可以開展“我是最佳單詞朗讀者”、“我是認讀小能手”等。在小組中采取小組互助學習,借助優生輔助中下生,達到小組內共同進步。在年級中開展朗讀比賽,并用適當的方式獎勵獲獎學生也激勵其他學生。
(4)欣賞繪本,激活學生的思維
繪本作為一種獨特的兒童文學形式,是兒童文化的呈現。故事繪本的穿插是對課文內容的一種輔助,突破教學難點,增加教學話題,使教學內容更有趣味性。有趣且突破常理的才符合小學生的愛好特點,才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所喜歡,從而轉化為口頭表達的欲望,進行輸出。繪本是個絕好的課程資源,我們應該利用好這一資源,讓自己的語音教學多些新鮮的創意、多點值得學生回味的內容,努力用繪本點燃孩子們思維的火花。
綜上所述,運用自然拼讀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有步驟地學習字母發音、字母組合發音規律,幫助學生建立音形義之間的聯系,使大部分學生能夠“見詞能讀”,“聽音能寫”,從而快速記憶單詞并進行對語篇的閱讀理解,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和動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教育部.2012.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詹洪法.新版《英語課程標準》的語音關注 [J].小學教學設計—英語,2012.(5)
[3]董淑鴻《牛津小學英語》語音教學點滴談[J].小學教學設計—英語,2008.(8)
[4]安妮鮮花《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