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萍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迫切需要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追求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效率。小學數學作為小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許多家長和教育者的重視,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十分有必要。本文主要對影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希望給小學數學教學帶來幫助。
關鍵詞: 小學數學 高效課堂 有效策略
新課程改革的目的主要是更新教學理念,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目前,小學數學教學存在教學效果差、學生學習效率低等問題,該問題長時間困擾廣大一線小學數學教師[1]。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使學生輕松學習數學呢?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潛心研究教學內容,使用符合自身實際的教學策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構造高效課堂。
一、高效課堂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
隨著新課堂改革的不斷深入,課改在學校的不同學科取得不錯的效果,其要求各學科教師結合課本知識進行教學,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與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時,為了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迫切需要構建高效課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一種符合實際要求的創新,高效課堂構建可以減輕教師的壓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2]。所以,高效課堂的構建是一種創新,其對新課程改革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影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原因
(一)學生學習的動力。
當前,廣大教育者認識到課堂教學的實質,課堂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不是對學生機械性地灌輸知識,轉變師生角色。由此可知,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的學習動力將決定數學教學的效率。學生的學習動力能夠改變課堂氛圍,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首要因素,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習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力,改變教學策略,由學生被迫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
(二)學生學習效率。
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課堂質量與學生學習效率,在固定的課堂時間內讓學生獲得更多、更豐富的知識,提高自身的數學應用能力。只有學習效率得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也就會隨之提高[3]。在構建高效課堂時,教師要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只有這樣才可以促進課堂效率的提升,使小學生在短暫的45分鐘內盡量獲取多的數學知識。
(三)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的方式,是啟發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載體。在部分學校,有的數學教師在小學課堂教學中仍沿用傳統、老舊的教學模式,這其中存在不少弊端,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使得更多的教學方法得不到應用。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只可以機械性接受知識,并不知道其如何而來,處于一種懵懂狀態,不利于知識的記憶與應用。這無形中導致課堂教學低下,學生學習效率低下。
三、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增加趣味性教學。
構建高效課堂的主要因素來源于學生的學習動力,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增加趣味教學,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將其引入課堂教學,使其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樂趣,全身心投入數學學習,以此達到高效課堂的教學目的。
在課堂教學開始時,小學數學教師利用教學技巧為課堂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改變過去的角色,主動與學生交流,研究發現,高效課堂中的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與傳統的角色發生巨大變化,師生之間存在亦師亦友的關系,這樣可以獲得學生的信任與尊重[4]。以在小學數學課本中的測量為例,在教學開始時,經驗豐富的教師會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詢問學生身邊與測量有關的問題,通過實例讓學生初步了解到米、分米、厘米等測量單位,通過身邊的例子將學生引入課堂,使課堂教學順利展開。通過身邊的實例教學,將書本上的抽象的概念生動地展現出來,使得學生理解得更深刻,降低學習數學的難度。同時,教師也要讓學生了解到:書本中的知識來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只要細心觀察,生活中處處是數學,這樣學生就會自動投入數學學習中,激發學習動力,為構建高效課堂打下良好基礎。
(二)以學生為主體,構建高效課堂。
在課堂教學中,新課改提倡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主要負責引導學生學習,課堂教學其實就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所以,構建高效課堂時,教學需要轉變思路,在課堂設置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熟練掌握知識體系,并將所學知識靈活應用。比如課本中的多邊形面積計算。教師通過一些實物讓學生認識幾種不同的多邊形,教師安排學生分組討論,通過討論推算出面積公式,當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予提示,引導其推算方法,通過正方形的計算面積推算三角形計算公式,為學生研究提供線索與幫助。
(三)做好課堂總結和評價。
在課堂即將結束時,教師需要對課堂進行總結,該項工作有利于加強師生互動,讓學生了解本節課所講的主要知識點及自己對知識掌握的情況,學生課后可以及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查漏補缺,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教師需要發現學生的優點并對其進行表揚,對于存在的不足及時講解,適當給予鼓勵。同時,教師的評價應包括對學生的以后發展進行點評,課堂中存在部分學生雖可以做好基本的教學任務,但是學習成績無法得到較大進步,不可以靈活應用所學知識。所以,這就需要教師讓學生了解自身不足,同時加強對其幫助。
四、結語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構建高效課堂已成為教育發展趨勢,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5]。高效課堂的開展需要廣大一線小學教師不斷努力,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全面實行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的教學理念。另外,學生需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激發自己的學習動力,知識的學識不能僅僅依靠課堂上老師傳授,還要學會實際應用,培養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力。
參考文獻:
[1]侯初昌.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2016,15:119.
[2]劉艷萍.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才智,2011,35:77.
[3]韓子學,韓暉.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01:49.
[4]郭成,陳紅.試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有效策略[J].課程.教材.教法,1999,09:48-52.
[5]陳學書.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2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