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宏
摘 要: 傳統理念中的化學教學是化學分子式與化學反應式教學,教師認為這些固定的知識點才是教學內容。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決定了教師當前的教學任務就是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有更多機會學習更多化學知識。本文結合高中化學課堂上難溶電解質溶解平衡這一課,對提高化學教學有效性進行解讀與分析,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 高中化學 有效性 分析解讀 方法策略
高中化學屬于理科,理科學習需要學生有很強的思維能力,為了讓化學課堂變得更有效,教師需要采取手段提高學生理解能力,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最多化學知識。相對于其他高中學科來說,化學學科在高中課堂上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學生自身不注重學習化學。長期受到這種錯誤思想的影響,如今化學課堂的缺點越來越多,如“繁雜亂”是化學課堂比較突出的缺點。新課程改革之后,學校對教育越來越重視,對高中化學這類基礎學科的教學開始注重起來。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學生才能有機會學到更多化學知識。
一、教師需要提升自身教學實力
引導學生學習是教師的義務,為了讓課堂教學更有效,教師首先需要讓自身教學實力得到提升。更好地傳授化學知識,教學的時候樹立形象,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聽從自己的教誨。教師在學生中的形象好,教學計劃就可以更好地被學生執行。以筆者為例,教學之前會聽其他優秀教師的課程,通過聽其他教師的課學習上課經驗,然后在自己的課堂上實施,爭取課堂效率最高。以《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這一課為例,筆者吸收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學習其他教師如何教給學生電解質溶解平衡知識,筆者覺得這部分內容比較困難,認真記下這些教師的教學方法,然后根據課堂教學實際情況合理使用這些方法。實踐證明,筆者高效的教學方法很好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課堂上非常積極配合筆者學習,每個人的學習效率都得到很大提升。
二、學生的主動性必須在課堂上得到激發
新課程改革之后,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需要為自己的學習制訂學習計劃,需要依據計劃付出努力,只有學生掌握的知識才是自己的知識。傳統課堂上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會給學生準備好學習需要的一切東西,而學生只需要坐在座位上聽教師講課,自己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學到許多知識。雖然說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在短時間內教授學生最多的知識,卻不能讓學生學會運用知識,許多學生上課之后學習實力并沒有得到增加。教育經過一段時間之后迅速得到發展,提升學生知識運用能力是當前教師教學的重點,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必須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主動學習知識,主動思考化學問題。最終化學思維能力才能得到提升,才能熟練運用化學知識。實踐證明,長時間接受傳統教育的學生自主學習性很差,思維能力很弱。學生已經習慣教師講解的學習形式,不喜歡動腦思考。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引者,教師需要努力指引學生學習,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性,提高學生化學思維能力。如講解《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的時候,筆者組織學生進行實驗,以提高他們自主動手的能力,讓學生在實驗中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實質。經過實踐課堂的開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在動手實驗過程中理解了難溶電解質溶解平衡的概念,掌握了溶度積常數簡單計算的方法,自身化學學習素質得到了巨大提升。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因此學生理解化學概念的速度得到了提升,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由此得到了提升。
三、經常性的化學課堂提問會使學生勤于思考
設問是非常高效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化學課堂上提問可以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努力認真學習化學。新課程改革之后,化學課堂已經變成主動學習的課堂,對學生來說,他們是課堂學習的主人,因此學生必須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然后根據學習計劃進行課堂學習。學生長時間接受傳統課堂教學,自身獨立思考能力很差,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教師需要提問引導他們,通過有效提問讓化學課堂氣氛變得更活躍,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方向。如學習《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的時候,筆者提問學生關于難溶電解質的定義、電解平衡的表現及表示方法等內容,讓學生了解這些知識都是化學學習的重點。通過設問,筆者成功引導學生建立學習目標,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進行化學學習,因為知道自己需要學習什么,所以學習效率有了很大提升,學習得更加認真。除了課前提問之外,教師還需要進行課后提問,即上課結束之后的提問,通過提問,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學習存在的問題,了解學生是否已經掌握課堂教授的知識。筆者會以課堂提問方式作為課堂結束標志,在課堂最后時間提問學生幾個小問題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從而為筆者制訂下一步教學計劃做參考。
綜上所述,提升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教師需要解決的化學教學問題。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意味著學生有更多時間學習新的化學知識,學生知識量的提升會帶動他們化學學習素質提升,使他們達到新課程改革之后學生素質的要求。教師首先需要提升自身教學水平,然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化學課堂知識,最后在課堂上采用設問教學方式,幫助學生預習與鞏固知識,通過采取這些有效的措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讓課堂效率更高。
參考文獻:
[1]張灼妍,鄧云洲.新課程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教育導刊,2010.
[2]李娟.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有效性——信息技術與化學實驗教學整合[J].教育導刊,2012.
[3]杜露梅.關于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討[J].中學時代,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