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軍
摘 要: 評價理論是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在語氣研究方面的一個重要補充,它主要研究說話人/作者在語篇形成過程中所呈現的態度和情感。本文簡單介紹了評價理論,并將其在不同文體的語篇中進行了應用分析。
關鍵詞: 系統功能語言學 評價理論 應用分析
一、評價理論及其主要內容
20世紀90年代,Martin在系統功能語言學的基礎上提出了評價系統的理論框架,進一步豐富了系統功能語言學的內容。目前提到的評價系統主要是指Martin和Peter White等人所研究發展的關于評價的理論成果。自從它問世之后,不斷有學者對它進行完善修改,并且將其運用在對文本的分析中,揭示它是怎樣體現出說話者/作者的立場、觀點和態度。
評價系統包括三大系統:介入系統、態度系統和級差系統,它們又各自擁有子系統。態度系統可以分為情感、判斷和鑒賞。介入系統分為自言和借言。級差系統分為語勢和聚焦。語勢又有強勢和弱勢之分,以及聚焦有明顯和模糊的區別。評價系統反映在語言上主要由性質形容詞、副詞(情態狀語)、心理過程及行為過程的中心詞和模糊詞語等體現。
二、評價系統在語篇分析中的應用
用評價理論對兩篇文章進行分析。
語篇一選自英國著名女作家哈麗特·比切·斯托的文章《美少女》,是一篇抒情散文。在文中斯托對筆下美少女的描寫充滿肯定的評價。開篇一詞“perfection”表達了一種高值的判定,文中使用“earnestness”,“dullest”,“most literal”,“deep”等詞增強了感情強度,使感情強度一直保持在高值,表現對女孩的美的贊揚。文中的語言使用的介入手段為自言,評價活動是通過單個人即作者的聲音實施的,體現了語言使用者的主觀性,也表達了作者對所用語言的負責任態度。文中女孩是一個美麗的女孩,但她的美并不僅僅體現在她的臉蛋上,最美的是她誘人的表情,那種具有單純而夢幻般認真的表情,這種表情一看上去就給人一種理想的最初印象。接著寫頭的形狀和頸部的扭轉和胸部給人高尚的印象,金褐色長發像云一樣在臉上飄拂,還有那雙紫羅藍色的藍眼睛,使她與其他孩子迥然不同,人人都要掉轉頭盯著看。對美的鑒賞,用到最多的當然是鑒賞系統中的反應,語篇中的反應都是肯定的積極的反應,如“beautiful”,“rosy”,“happy”等詞,流露出作者對美女不由自主的喜愛。
語篇二選取了英國著名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的短篇小說《捉賊》,在文章中作者首先采用了借言的介入手段呼喊出“stop thief”,先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對于是否小孩是賊,先撇清了自己的關系,對本句話不負責任,有意地流露出對小孩子的同情。接下來用一系列排比式的短句子,烘托氣氛,渲染氣勢,把熱心抓賊的人群的姿態暴露出來,抓賊的隊伍越來越壯大,呼聲越來越震耳欲聾,仿佛真的如臨大敵。請看:“The tradesman leaves his counter,and the car-man his wagon...The child his battledore”,一個動詞“leaves”這里用在了多處地方,生意人離開柜臺,拉車的丟下馬車,屠夫丟下盤子,面包師放下籃子……小學生丟掉玻璃球,鋪路的丟下鎬頭……所有聽到喊聲的人都顧不上自己的工作,都跑去抓賊。再看他們的動作,“run,pell-mell,helter-skelter...re-echo with the sound”:他們飛奔而過,把泥漿濺得老高,在人行道上響聲大作地奔跑……窗子提了起來,人們跑出家門……加入匆匆的捉賊人流,嚷著罵著,又給“抓賊呀”的吼聲添加新的力量,將人們的丑態昭然若揭。再來看看抓的對象?“One wretched breathless child,panting with exhaustion;terror in his looks;agony in his eyes;large drops of perspiration streaming down his face;strains every nerve to make head upon him every instant,”一個上氣不接下氣、精疲力竭、滿臉驚恐的小孩、眼中藏著痛苦,豆粒大的汗珠從臉上直往下落。從這段描寫中,我們可以發現作者對小孩子的同情憐憫態度,且不問小孩偷了沒有,偷了什么,狄更斯對他的描寫難道不能激起你的一絲同情嗎?
三、結語
對于進行語篇分析的研究者來說,使用評價理論對語篇進行分析是一項重要的工作。通過對語篇中評價性手段的使用研究,可以清楚地再現說話人/作者在形成語篇過程中流露出的觀點態度和判斷。從功能語言學的觀點看,語篇作為一個整體,語言的各個層面都在適當的位置發揮評價性作用,在幫助呈現經驗、反映社會等方面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對評價理論的研究進一步加深了對語篇的深入理解。
參考文獻:
[1]Halliday,M.A.K,1985/1994.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
[2]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李戰子.英漢語篇研究中對比話語的價值取向[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