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摘 要: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努力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和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主動性及積極性的有效途徑和手段。而情感體驗式教學恰恰是符合這一教學要求的教學方法。本文結合情感體驗式教學的意義,對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做好情感體驗式教學的運用工作進行了探究與討論。
關鍵詞: 初中英語 情感體驗式教學 探究與討論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應用情感體驗式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增強自身的知識領悟能力。在初中這個階段,中學生的學習對中考產生直接的影響,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已經成為初中教師應認真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一、體驗式教學的重要意義
1.充分發揮學生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
“教學”是雙向活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在做好“教”的同時,提高“學”的效率。在我國傳統的教學方式及教育觀念中,教師往往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導致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主角地位,而學生則成為配角,再加上教學方法的不合理,采取“滿堂灌”或者是“填鴨式”的教學手段,學生無法真正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效率較低。但是,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情感體驗式教學方法,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習時真正體驗和了解所學的內容。
2.加深師生之間的溝通,促進師生關系和諧發展。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學生的眼中總是一個刻板且不易接近及過于嚴肅的形象。正是因為這樣,導致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要一面對老師就會莫名緊張及畏懼,從而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通過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情感體驗式教學,可以轉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成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參與者,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及主動性,而且能有效加深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
3.加快知識同實際能力之間的轉換速度。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重視幫助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成實際應用的能力。但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使學生往往都是被動、機械地學習理論知識,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效率較低。通過情感體驗式教學能夠讓學生體驗中學習吸收理論知識,并將理論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這種在教學過程中由學生自己發現知識并主動地掌握和學習,這樣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體驗式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措施和策略
1.重視生活課堂,并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體驗過程。
初中生的英語學習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在日常生活中到處蘊含著相應的知識。現實生活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和了解書本上的英語知識。因此,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積極鼓勵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重視生活,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和領悟更豐富的英語知識。而且,英語作為一門學科,其應用性及實踐性都比較強,通過這種情感體驗式教學,幫助學生將所學的英語知識很好地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并對這些理論知識有更深的了解和領悟,從而不僅有效強化英語的教學效果,同時提高學生的自身能力。
2.努力創設一種輕松、和諧的英語情境,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體驗角色和環境的轉換。
每個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集眾多角色于一身的,他們既是學生,又是孩子,還是我國的社會公民,他們往往在生活中的狀況是最真實,也是最自然,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才真正地領悟及體會到終生難忘的道理及知識。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為學生努力創造一種貼近現實生活的教學環境,創設一種輕松和諧的教學情境,進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幫助學生在體驗式教學中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學的英語知識。
3.適時地舉辦英語競賽,從而讓學生在比賽中體驗成功。
由于受到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的制約,不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把精力及教學內容重點放在中考上,而且中考以筆試為主,很少進行口語測試,這就造成“啞巴英語”現象比較嚴重,即部分學生的筆試成績很高,但口語卻比較差。因此為了在教學過程中,避免出現“啞巴英語”,教師應定期舉辦一些高水平的即興演講或即興表演等形式的競賽,對在競賽中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一定獎勵,比如發放獎狀或者是推薦其去參加更高水平的競賽等,通過這些有效的激勵措施,有利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一個勤奮、努力及上進的學習心態。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努力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主動性及積極性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同時是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體驗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而情感體驗式教學恰恰是符合這一教學要求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史超.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青年文學家,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