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靜
摘 要: 本文截取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一種新形式——讀者劇場,結合“PWP”閱讀教學模式,初步探討其意義、作用,并舉例在小學英語中“PWP”的具體運用。
關鍵詞: 小學英語 讀者劇場 “PWP” 閱讀教學模式
實施新課標后,小學英語“PWP”閱讀教學模式被廣泛采用。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在該模式下運用讀者劇場可以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透過兒童的聲音詮釋故事的角色,使兒童英語閱讀充滿活力。
一、讀者劇場含義理解及運行價值
讀者劇場的具體表現是:讓學生練習講述適當的文本,直到學生能夠以流暢、有感情的閱讀方式表達。讀者劇場希望用最少的道具及動作,重點是讓參與者借由閱讀傳達文本的意義。視文本的大小及學生的程度,將學生分為小組表演或全班表演;借由這種閱讀方式,所有學生都有機會練習,并增強自信心。
讀者劇場優點之一是可以提升學生閱讀的流暢度。因為在讀者劇場的活動中,閱讀是自然發生在準備表演的脈絡中的;首先,學生會自己讀或兩人一組來閱讀文章;接著,會整組一起練習,并輪流擔任不同的角色體驗不同角色的感情;最后,在表演給觀眾看時會再念一次。由此可見,讀者劇場是引起學生多次閱讀文本動機的方式,并從中獲益,閱讀的流暢度。加強學生的社會互動,幫助害羞的孩子克服困境。學生跟同學一起朗讀、合作就不會覺得孤立、寂寞;許多學生也因為可以和同學合作,而有高度的合作精神。每個學生負責一個部分,大家輪流朗讀,學生有機會可以休息,對較害羞的學生而言,壓力也會比較小。
二、讀者劇場于“PWP”閱讀教學模式應用
“PWP”是“Pre-Reading Activities,While-Reading Activities,Post-reading Activities”的縮略形式,是指教師根據閱讀課教學內容,確定目標和任務,以“閱讀前活動”、“閱讀中活動”和“閱讀后活動”等形式進行教學。將讀者劇場運用于小學英語“PWP”閱讀教學模式正是二者的有機結合。下面以譯林小學英語五下Unit 4“Seeing the doctor”中的“Story time”為例,談談讀者劇場于小學英語“PWP”閱讀教學模式中的具體運用。
1.“閱讀前活動”:教師示范
在開展閱讀教學前,讓學生知道本課即將學習的內容和重難點,為接下來的文本閱讀做準備。通過與學生問好,拉近師生距離的同時復習舊知,再以音頻欣賞:Doctor Wu,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導入課題。通過Magic eyes的游戲引導學生復習身體部位的單詞及headache,讓學生自己發現ache規律。由此引出提出建議的句型You should/shouldnt ...讓學生分組合作探究,選一個動作表演呈現新知。整個過程學生在情境中體驗文本,以便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促進學生語篇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
為了流暢地閱讀,最有力的方式就是教師先示范朗讀,使學生了解何謂流暢的、有感情的閱讀方式。在這期間,老師應當將感情蘊于所讀之中,使得學生盡量從老師的所讀中理解文本大意——SuHai和Mike不舒服去看醫生,而避開枯燥的直接翻譯。
2.“閱讀中活動”:分配角色
閱讀中是閱讀教學的核心環節。這個過程設置了以下幾個任務:先緊扣閱讀材料的核心內容,利用文本插圖設置問題:“Whats wrong with Su Hai and Mike?”引導學生通過觀看視頻進入文本情境,了解文本的大意。再通過設計細節問題“Why does Su Hai have a headache?Why does Mike have a toothache?”,引導學生進行二次閱讀,讓學生查找并整理信息。接下來大聲跟讀模仿磁帶,讓學生通過模仿形成正確的語音、語調。學生跟讀有困難時,反復給予示范,在他們能流暢跟讀的情況下,不間斷地讀,促進對文本的整體感知。
小學課堂閱讀教學更偏重于對話的教學,教師可指定對話中的角色,或由學生自己選擇或輪流扮演角色。分配好角色再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促進學生對文章的閱讀理解,在學生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后,讓每個學生找到自己的角色對話部分,并標示起來。
3.“閱讀后活動”:練習
讀后拓展通過復述課文、選一幅圖來表演課文等活動,讓學生充分練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準備,練習的時間要嚴格制定,此次針對文本內容的難易計劃兩天,在此期間,老師示范角色、引導練習,讓學生知道Su Hai和Mike怎么了,都有哪些不同的病癥,那么朗讀的時候該注意哪些細節等,鼓勵學生用聲音、音調來表達感情和故事氣氛,讓活動的流程順利進行。練習是個很重要的過程,期間,學生會不知不覺地融入英語學習氛圍中,間接提高英語的說、讀能力,即使不用強迫背書,也能相當熟悉課文。
4.進行讀者劇場:表演
當學生練習到可以進行流暢的閱讀時,就可以表演了,沒有表演的學生就是觀眾。在進行表演時,讓表演的學生站在教室前排成一直線,面對觀眾,讓學生在脖子上掛上角色的名字,在輪到自己的角色時站著念,當其他人坐著,自己站著時,會凸顯學生所扮演的角色之重要性,可讓學生輪流成為那個“重要的人”,借此,也可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當然,也可播放音樂當背景,重點是鼓勵表演的學生跟觀眾要有視線的接觸,并時常地看向觀眾。表演后,可要求學生就課本內容結合自身實際進行修改,仍以小組為單位,表演自己不舒服去看醫生的經歷,培養他們英語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讓讀者劇場的活動更為生活化。
綜上所述,“PWP”閱讀教學模式下的讀者劇場是一種結合聽、說、讀、寫的教學活動,它的形式較為生動活潑,透過閱讀文本、朗讀文本、聆聽他人朗誦到最后自己改編文本的一連串活動可以讓學生充分理解文本,同時改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課上由老師單一灌輸、死板無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小學生英語閱讀充滿活力,不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從中學到正確的英語思維方式,而且提高學生的閱讀綜合技能。
參考文獻:
[1]Wilga M Rivers,Communicating Naturally in a Second Language: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Teaching
[2]Kathleen Gould Lundy.What do I do about the kid who ...Canada,2004.
[3]周陳平.論文選評與寫作指導.河海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