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紅斌
摘 要: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高校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逐漸發生變化。近年來,各大高校相繼引入一種全新的體育教學模式——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教學實踐結果表明,這種教學模式的確能夠有效促進高校體育的發展。本文在簡要分析了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區別的基礎上,針對高校體育俱樂部的發展現狀,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 高校體育教學 俱樂部模式 教學改革
近年來,我國高校體育教育開始出現體育俱樂部這種新型教學模式,該模式在借鑒國外發達國家體育教學方式的基礎上,結合我國高等教育的實際情況作了相應的調整,以適應我國大學生的體育發展需求。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在我國雖然發展時間只有短短幾年,但已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然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體育俱樂部這種教學模式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因此,一方面我們要積極鼓勵高校引進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個人的體育才能及興趣愛好等,幫助其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另一方面要針對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的發展現狀,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不斷完善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促進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快速發展。
一、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區別
(一)傳統教學模式
在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下,教學內容是強制性要求的,且教學主體關系顛倒,教師變成主體,而學生則變成是被動接受知識灌溉的一方,整個教學過程顯得枯燥而呆板??偟膩碚f,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遏制了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追求等,忽視了學生的個體發展需求。
(二)俱樂部教學模式
俱樂部教學模式會根據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制訂具體的教學內容,滿足學生的多樣性需求,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意愿,使其可以自由地選擇學習的項目,甚至是選擇任課教師。此外,俱樂部教學模式遵循以指導為主,教授為輔的教學觀念,旨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主動求知欲,使其樹立終身體育的健康觀念。
二、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在發展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一)缺乏以學生為主的理念
盡管體育俱樂部一直強調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但就目前我國高校的實際教學情況而言,仍然存在以教師為主體,忽略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的現象。高校在設置選修課時,只開設少數幾個較流行的體育運動項目,遠不能滿足大學生豐富多樣的需求。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習慣使用原來的教育手段,忽略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此盡管采用新型的教育模式,學生仍處于被動學習地位。
(二)管理體制混亂
與普通俱樂部不同,高校的體育俱樂部主要局限于一周一次的體育課,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時間較短,上課時間與上課地點的分散導致體育教師難以對學生實施具體化的指導,并且在管理起來較困難。因此,盡管高校體育俱樂部外表看似龐大,實則是個內部缺乏統一有效、全面周密的管理機制的組織結構。
(三)師資隊伍的素質不足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健身、娛樂、休閑運動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不再僅僅停留在傳統的體育項目上,而是開始關注一些新穎時尚的運動方式,而現有的高校體育教育的師資團隊水平并不能滿足學生的這些需求。此外,由于高校體育教師與運動員教練的工作性質不同,體育教師主要是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而對于體育技能的要求則沒那么高,因此,部分體育教師平時并不是很注重個人素質的提高。
(四)缺乏經費
體育俱樂部的建立,豐富學生的體育項目,但同時也增加學校運動場地的負擔,為了跟上體育教學工作日益增長的教學需求,不少高校需要增設相應的運動場地或運動設施。然而,就目前而言,大部分體育俱樂部的運營經費主要來源于學生所繳的會費,學校對其投入的專項資金較少,這在無形之間影響學生的學習體驗,同時也制約高校體育俱樂部的發展。
三、高校體育教學推行俱樂部模式的發展策略
(一)堅持以學生為本
體育俱樂部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應努力創造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環境,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一方面,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學習項目、教師、上課時間。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應突出教師與學生之間互相合作、雙向發展的關系。
(二)完善管理體系
科學完善的管理機制是維持體育俱樂部正常運營的重要保障,高校應明確制訂體育俱樂部章程、經費管理等相關的制度規范,參與俱樂部負責人的選取過程,在充分尊重俱樂部內部自主操作的前提下,對其進行合理的指導、檢查,將其納入規范、科學、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三)加強師資力量
隨著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追求越來越多元化,高校體育俱樂部應緊跟時代發展潮流,結合最新的體育運動發展趨勢,為教師制訂相應的個人素質發展計劃,提高他們的業務操作水平,滿足大學生日益增長的體育學習需求,實現高校體育俱樂部的可持續發展。
四、結語
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能夠有效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推動我國高等教育體育改革的發展,值得大力推廣。但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應正確看待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進行改善,充分發揮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優勢。
參考文獻:
[1]喬偉.當前高校體育俱樂部式教學面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福建質量管理,2015(12).
[2]梅麗娜.陜西省高校綜合性體育俱樂部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5(06).
[3]林飛.新常態下高校學生體育俱樂部的建設[J].新校園(上旬),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