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維霞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對財會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對于財會人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如何適應這一社會經濟發展形勢,滿足社會需求,是對培養財會人才的職業學校教師提出的新課題。
關鍵詞: 職業高中 會計教學 高效教學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對財會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對財會人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如何適應這一社會經濟發展形勢,滿足社會需求,是對培養財會人才的職業學校教師提出的新課題。作為一名財會專業課教師,這些年我對會計教學改革進行了一些嘗試,取得了一些顯著成效。下面就會計課堂教學談一下我的看法。
1.引入微課
1.1在課前預習中引入微課。
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將會計實訓的一些重難點技能技巧拍攝并制作成微課,進行收集、整合,并將它們上傳到相應微課網站。學生每次接觸新知識時,可事先安排利用晚上等空閑時間上網觀看預習,讓學生先感性認識實訓內容,使學生在觀看中思考,將遇到的疑問帶到課堂中,與教師探討。這樣,微課在這里作為重要載體,不但可以重復播放、隨機控制,還可以利用網絡技術進行統計,真可謂一舉兩得。
1.2在新課導入中引入微課
新課導入是整個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引導得恰當,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眼球,所以在這個環節里引入微課,利用微課直觀、針對性強、畫面動感等特點設計一些新穎問題,吸引學生注意力,將學生迅速引入主題。這樣,不但解決教師口述引導等不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形式帶來的麻煩,還可引導學生進行協作學習模式,真正達到“翻轉課堂”的效果。
2.要拓寬知識面,提高專業理論素質
知識經濟時代,一個只懂會計的人,實際上不懂會計,會計學是一門應用科學,它在發展中不斷吸取其他學科的成果,如果不在一定程度上掌握這些相關學科知識,就不能真正掌握會計。一個人沒有基本的心理學知識、管理學知識、金融知識、法律知識、稅務知識和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不可能成為實業界需要的會計人才的。所以,學校在會計教學中要注意拓寬學生專業知識面。除了開設財會專業必修主干課程外,還應增設一般選修課、系列選修課、專題講座等,以拓寬學生知識面。學生畢業后,能較快勝任不同崗位、不同行業的會計工作和管理工作。
3.采用啟發式教學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對教師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習方法的指導者。好的學習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學生來說,掌握學習方法是至關重要的,這對學生學習乃至今后工作都有深刻意義。因此,會計教學中,采用啟發式教學是十分必要的。如某節《會計基礎課》講到“經濟業務對會計恒等式的影響”時,教師可以先舉一個經濟業務例子并進行分析說明,然后讓學生按照這一思路,考慮其他經濟業務對會計恒等式的影響。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自己總結,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積極作用。
4.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會計演示教學方式。
會計演示教學方式主要是教師準備或者利用會計教育網站提供的會計教學素材(包括多媒體教學課件、相關的圖表、數據、視頻圖像等),將會計學科教學內容呈現在教室顯示屏幕上。會計演示教學分靜態演示和動態演示,靜態演示主要將教學內容加以提煉和濃縮投影到屏幕上,這樣可以大大減少教師的板書時間,增大課容量和知識,在準確反映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既可以進一步擴大學生知識面,又可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動態演示主要將傳統教學模式下難以表達清楚的、較為抽象的會計理論和會計業務流程,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動態演示圖表、動態視頻圖像進行輔助講解,也可將相關會計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等會計實務操作過程演示給學生,使抽象的財務資金運動和會計工作流程形象化、可視化。
5.利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選擇案例時,做好案例分析。雖然案例教學法對會計教學作用重大,但是實際課堂教學中怎樣選擇案例、使用什么樣的案例成為教師工作中首先應該考慮的問題。教師選擇案例時,要考慮周到,在現階段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些企業通過高效會計和財務管理工作占據有利地位的例子很多,怎樣在這些案例中挑選出適合自己教學內容的案例才是會計教學中值得教師認真對待的一個問題。案例選擇過程中,首先應該考慮現階段會計教學進展和狀況,盡可能選擇學生能夠理解的案例。其次,選取的案例應該具備一定程度的思想性,最好能夠體現出綜合的會計知識的案例。教師設計選擇的時候應該把這些種類的案例各自具有的功能和性質作為依據。比如:講企業營銷費用這方面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入秦池酒廠巨額廣告費的處理細則這個案例,學生可以將現行會計制度對營銷費用的要求與該案例相結合,從而發現會計制度中的不足之處,引發學生深思,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6.手工、電算一體化
利用現有會計電算化系統,將手工模擬核算資料重新系統新建模擬核算單位賬套,并按照如下操作程序進行:賬套初始化、啟用賬套、日常業務核算,即從單位基本資料和核算參數的設置、會計科目設置、期初余額錄入、記賬憑證的輸入、憑證的審核,到自動登記賬簿和生成會計報表,讓學生在計算機上體驗會計工作的樂趣。
7.完善考核評價制度
以用人單位對會計人員的評價標準為導向,改革考核評價制度。考評內容力求全面系統,既要考理論知識,又要考實際操作技能、社會交際能力、解決問題與創新能力、品德素質等;考試評價方式力求合理有效,加大平時考評力度,設置考查學生實際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的考試形式;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考核力度,特別強調綜合模擬實習與社會實習環節的考核,并將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作為考核指標。
8.技能提高方式比賽化
每學期末,專業應組織技能比賽,可以是單項技能的比賽,也可以對單項技能進行組合比賽,并評選出技術能手,給予一定獎勵,或者擇優推薦就業單位,以提高學生實訓興趣。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日益深入,對職業學校會計教學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本著“一切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精心組織教學活動,巧用教學方法,采取切實有效的教學措施,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