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云
摘 要: 英語的學習不同于其他科目,需要將聽、說、讀、寫結合起來,并將所學知識充分應用到生活中,才能真正掌握英語。英語的教學方式有很多種,但其核心都應以學生為本,將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促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生本教學法就是這樣一種教學方法,它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將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和綜合素質作為主要目標,促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綜合能力也得到不斷提高。因此,初中英語教師需改進教學方式,嘗試生本化教學,促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然后就生本化教學的嘗試提出相關對策,希望能為有關教師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 初中英語 生本化 教學嘗試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英語是一門世界性通用語言,已經成為二十一世紀高素質人才的必備技能。初中是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也是十分重要的階段,在此期間學好英語,能為將來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或學習專業化的英語打下堅實基礎。但是,目前許多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不容樂觀,對學習的熱情不高,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根據實際情況教學,只是單純地教授課本知識,忽視了學生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學生無法從英語學習中受益,不利于其自身的長遠發展。生本化教學方式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開展課堂教學,易引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促使學習效率和質量得到提高。
一、初中英語教學現狀
1.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高
許多初中生是首次接觸英語,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對他們來說有一定難度,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導致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高。同時,有的學生對學習英語的目的沒有清晰的認識,認為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忽視了英語對自身未來發展的諸多益處,而行為的促成需要動機,當學生沒有學習英語的動機時,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便會降低。另外,不同的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存在明顯差異,有的學生喜愛閱讀有趣的課文片段,因此口語能力十分強,但文字能力比較薄弱;而有的學生則喜歡埋頭做題,雖然能在考試中取得較好的成績,但害怕表達,因此聽說能力較弱。要想掌握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缺一不可,因此教師必須采取合適的方法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2.教師教學方式有待改進
素質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仍有一些教師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即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單詞和課文,然后在課下布置相應習題,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雖能幫助學生理解較難的語法知識,但忽視了學生的實際能力和需求,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可能會因跟不上進度而對英語學習產生厭煩情緒,失去對英語的興趣。另外,教師在課堂授課時忽視了學生主體地位,沒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常常使學生感到學習是枯燥乏味的,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需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學習先進的教學方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
3.學生自主學習存在不足
學生擁有較強的學習能力的重要體現之一就是會自主學習,自主學習不僅能提高學習效率,還能使學生及時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以便查漏補缺,不斷完善自己。但是,就初中英語的學習情況來看,仍有大量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為欠缺。在許多英語課堂上的自主學習中,由教師指定學習內容和方針,學生只需按照教師要求完成任務即可,自主學習能力并沒有得到實際提高;還有的教師則將自主學習完全交給學生,有學生自己選定學習內容和方式,學生討論和研究的問題往往容易偏離教學主題與目標,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無法實現教學目標。
4.學生合作學習不到位
合作學習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為其將來踏入社會打下基礎,因此教師需安排合適的合作學習方案。就目前看來,雖然有的教師組織了相關小組合作學習,但由于缺乏合理的安排和正確的引導,使得學生的合作學習不到位。例如在合作之前個人缺乏獨立思考的時間、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只注重問題的解決而忽視了思維能力和實際能力的訓練等,容易造成有的學生能受益頗多,有的學生卻一無所獲。因此,教師和學生應根據自身情況和教學目標合理安排合作學習,保證每個人都能從中得到鍛煉。
二、初中英語生本化教學的實施
1.完善課堂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課堂導入是一節課的伊始,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良好時機,因此,教師應及時把握課堂伊始的時間,采取合適的方法,在短時間內引發學生興趣,促使學生迅速進入狀態,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例如,教師可以在課下了解學生喜愛的游戲,然后請同學上臺做游戲作為課堂導入,要求是在游戲過程中大家都需要使用英語表達,當學生看到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時,注意力能得到吸引,從而對課堂產生興趣,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學習,在逐漸適應的過程中認識到英語的魅力及英語學習的益處,長此以往將養成習慣,英語能力也能得到大幅提升。完善課堂導入,不僅能提高教學效率,還能活躍課堂氛圍,為學生創造輕松融洽的學習環境。
2.改進和豐富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生本化教學的第一要義即以學生為本,因此,教師采用該種教學方式時,應把學生作為核心,以學生的需求為導向,改進和豐富教學方式。教師在課下需增進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了解學生在哪些方面比較薄弱,以便有針對性地、有重點地進行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教師應積極參加各類專業性的學習培訓,研究先進的教學理念及方法,嘗試多種教學方式,在實踐和溝通中了解學生更適應哪種教學方式,然后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改進,促使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3.注重問題教學,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能使學生在校園學習中獲取更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促使學生在踏入社會后仍能保持學習的習慣,不斷成長、完善自己。教師在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時,應主動發問,幫助學生找到學習中的重點,然后讓學生自己研究問題、得出結論;同時,教師需要讓學生學會自己對自己發問,找出自身不足之處,然后有針對性地改進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加大對學生的關注,對學生無法解決的問題應及時給予幫助,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學習,保證學習效率。另外,對于學生取得的進步,教師也應給予相應的獎勵,以激勵學生繼續努力,更加深入地鉆研學習,探索更大的未知的世界。
4.個性化作業設計,幫助學生合作學習。
作業是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對重難點的理解和印象。目前,教師大多為學生布置統一的作業,而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存在差異,因此作業完成情況不容樂觀。教師采用生本化教學,注重學生的實際能力和需求,將作業設計得更加個性化,促使每位學生都能以積極的心態完成作業。例如,教師可以布置合作學習內容,將能力不同的學生搭配在一起,根據他們的興趣及欠缺之處安排合適的任務。這樣的作業設計既能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又能提升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學會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提高自身的實際能力。
三、結語
教師在嘗試生本化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教學方法,保證學生以積極的態度迎接每一堂課,促使學生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鄧紅艷.試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生本”模式[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04:157-158.
[2]胡楓.試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生本”模式[J].才智,2015,03:157.
[3]葉慧娥.淺談生本教育下的初中英語教學[J].赤子(上中旬),2015,18:167.
[4]王曉琴.用復習學案打造初中英語語法的生本化復習[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2,07:35-37.
[5]張雪飛.初中英語教學中生本理念的實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4,2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