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峰
摘 要:初中生物一直被置以小科、副科之位置,生物教學存在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思想不端正等問題。文章從課前自主預習、課堂上合作探究、課后反思三方面,論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前;課堂;課后;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3-0030-01
新課改的理念猶如一縷春風,吹遍了教學天地。與課改同行,教師不能說也不可能說“No”,更不能避重就輕,也不能示范課、優(yōu)秀課、觀摩課一套,回歸常態(tài)課又新鞋走老路。審視生物教學,有的教師的確穿新鞋、走老路,遠離素質教育,輕視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強化學生對生物學習的動機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前提。下面,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為例,談談如何構建初中生物高效課堂。
一、課前預習——高效學習的前提
(1)合理處理教學內(nèi)容。初中生物教材雖然經(jīng)過一再改版,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在教學實踐中不容易操作的地方。如有的章節(jié)教學重點、難點過于集中,有的知識又相對簡單。在教學中,教師應靈活掌握,合理使用教材。要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取舍,對重點、難點點撥到位;對相對簡單的知識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避免一節(jié)課內(nèi)容多、任務重,學生學得累的情況出現(xiàn)。
(2)課前預習知識網(wǎng)絡化。在課前預習中,制訂提綱式的預習學案,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預習,知識點要以“綱”的形式,形成知識體系。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的第二章“動物的運動和行為”第一節(jié)“動物的運動”的教學前,教師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可以設計以下預習學案,將知識點以提綱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利于學生課前自主預習。1)動物運動多種多樣,嘗試說出下面動物的運動方式:蚯蚓( ),魚( ),鳥和昆蟲( ),哺乳動物( )。2)運動系統(tǒng)的組成: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tǒng)是由( )和( )組成,骨骼又分為( )和( )。3)骨和骨骼的不同( )。4)關節(jié)分為( )、( )、( )、( )和( )。關節(jié)的結構分為三大部分( )、( )和( )。脫臼是指( )。5)骨骼肌由( )和( )組成,具有( )和( )的作用。6)骨、關節(jié)和肌肉的協(xié)調(diào)配合,是怎樣協(xié)調(diào)和配合的?7)運動的完成,運動是怎樣產(chǎn)生的?運動又是怎樣完成的?這樣,這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以填空、思考等問題出現(xiàn),一覽無余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在課前對即將學習的內(nèi)容做到心中有數(shù),為課堂的有效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探究活動——高效課堂的核心
(1)以實驗激發(fā)興趣。例如,對于“單細胞生物”的學習,教師可采用實驗的方法,這樣能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動起來。對于草履蟲的應激性的認識,讓學生先明白什么是應激性,再讓學生在載玻片左側的培養(yǎng)液的左邊放幾粒小鹽粒,觀察實驗現(xiàn)象:草履蟲游到?jīng)]有食鹽的一邊。進而提出問題:這個實驗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草履蟲的應激性的特點,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自己構建的知識會記憶深刻且經(jīng)久不忘。
(2)講練結合。實際教學中,練習的方式不一定是知識點講解完畢,再集中訓練,如果這樣教學,也會給人一種“灌輸”知識之嫌。鞏固的方式可以靈活運用,可以在一個知識點之后,可以在一個問題之后,也可以在一節(jié)課結束之后。練習和知識點穿插進行,可以起到隨時強化知識點的作用,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之效,利于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采取補救措施。例如,在學習“單細胞生物”時,在學生了解了草履蟲的結構和特征之后,再設計如下練習,可以趁熱打鐵,及時鞏固知識。1)草履蟲從外到內(nèi)是( )( )和( )。此外,還有負責運動的( )、負責消化的( )等結構。2)一個草履蟲一天可以吃掉( )個細菌,因而,草履蟲具有( )水的作用。3)單細胞生物也能( )有利的刺激,( )有害的刺激,具有( )性。
三、課后反思——高效學習的保障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在反思中進一步探討,在反思中充實自己。課后反思,回顧這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還有哪些疑問等。這種反思形式,以形成知識間的網(wǎng)絡結構為主要形式,一般以提綱的形式,歸納一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例如,以“單細胞生物”教學為例,課后,可以引導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進行小結性歸納。讓學生結合課文知識,將一節(jié)課所學的主要內(nèi)容以流程圖的形式,或者以表格的形式,加以整理,利于學生復習,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四、結束語
初中生物一直被置以小科、副科之位置,生物教學存在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思想不端正等問題。本文從課前自主預習、課堂上合作探究學習、課后實踐活動等方面,論述初中生物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改變錯誤認識,積極探索好的教學方法,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利用有限的時間,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是每一位生物教師的不斷追求。
參考文獻:
[1] 李士杰.例談“三疑三探”教學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物教學,2016(04).
[2]陳遠輝.實現(xiàn)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5(09).
[3]劉敏.分層合作教學在初中生物分組實驗教學中的實踐[J].教學與管理,2014(01).
[4]莫零,席廣濤,李焰斌.初中生物課外探究活動的調(diào)研與實踐——以廣西桂林市初級中學為例[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