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雷
摘 要:對高中歷史教學中采用對比分析法的意義及其具體實施辦法進行了研究。教師應明確對比分析法分析的內容,應創建對比分析的教學情境,應注重分析比較的研究,從而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歷史;對比分析法;教學情境;分析比較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3-0078-01
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涉及到的知識點及學習的內容非常多,學生記憶起來比較困難。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可以采用對比分析法進行教學,即對歷史長河中發生的各歷史事件進行比較,讓學生能夠區分理解,又能統一記憶,從而更好地對復雜煩瑣的歷史知識進行記憶和理解。教師通過將不同歷史事件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的對比分析,讓學生更好地對歷史知識進行綜合分析和記憶,這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正確使用對比分析法,能夠讓學生自主加強各歷史知識和現象之間的聯系,方便學生記憶,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更加系統。
一、歷史教學中應用對比分析法的意義
1. 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分析比較法是通過分析事物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來對事物進行分析理解的一種方法,將其應用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傳統的歷史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并沒有加強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因此學生對很多歷史知識都沒有完全理解,更多的是對知識的死記硬背。而采用分析對比法教學,需要對歷史體系中的各知識加強聯系,并進行分析對比,這樣學生就能夠更深刻地理解知識,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知識,就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2. 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在傳統的歷史教學過程中,學生主要是被動地學習知識,教學模式和方式比較單一,課堂整體比較枯燥,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集中,從而影響教學效果。采用對比分析法,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主動對不同的歷史知識和歷史事件進行分析對比,探究事物之間的深層聯系,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能不斷提高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能力,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二、在歷史教學中應用對比分析法的具體措施
1. 明確對比分析法分析的內容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采用對比分析法,教師應該明確分析的內容是什么。一般而言,在采用對比分析法對歷史事件和知識進行分析時,主要是分析歷史知識的結構和歷史顯性知識。在對歷史知識結構進行分析對比時,主要是對歷史概念的結合方式、內在的聯系等進行分析,讓學生真正掌握歷史知識的體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學生的思維引向一個高度,讓學生站在整體上認識歷史。對歷史顯性知識進行分析,是指培養學生通過文字的表述來感知歷史知識,其實就是重點分析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
2. 創建對比分析的教學情境
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采用對比分析法,教師應該積極創建對比分析的情境,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通過創建分析對比的教學情境,可以使整個教學課堂更加活躍和有趣,讓學生能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從而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占據課堂主導地位的現象。高中歷史教材涉及的內容非常多,教師可以按照朝代的不同發展特點對歷史事件進行分析,分析不同朝代的政治經濟的發展模式,對不同朝代的政治制度上存在的不足和優勢進行分析對比,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例如,在學習完中國崛起歷史后,為了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教師可以提出美國的崛起歷史,讓學生在了解我國崛起歷史的時候,也能夠了解西方發達國家的崛起歷史,將我國與美國的崛起歷史進行對比,尋找兩國崛起歷史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從而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掌握各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
3. 注重分析比較的研究
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讓學生對不同國家的不同時段發生的歷史事件進行理解,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為什么會發生這些歷史事件,加強事物發生的本質教學,從而讓學生掌握的歷史知識不是停留在表層,而是不斷對深層次的知識進行探究。采用分析對比法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在掌握歷史事件之后,對歷史事件之間的深層聯系進行挖掘,例如,對同類歷史知識進行分析比較,發現不同歷史事件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在學習“歐洲革命運動”的時候,重點內容為匈牙利革命和德國十一月革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對兩者的對比分析,可以很容易找出兩者之間的相同點。首先,它們的歷史發生條件相同,都是由于戰敗國危機引起的變革。其次,兩者的動力和領導相同。兩者之間也存在著不同點。首先,兩者的斗爭方式不同,德國更多的是使用武裝起義和罷工等來進行變革。其次,兩次事件的性質不同,匈牙利革命的性質屬于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而德國十一月革命屬于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通過這樣的對比,學生就可以深刻地了解這兩次革命,并且對知識的記憶也更加深刻。
三、結束語
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分析對比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可以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歷史教學活動中來,提高課堂參與度,也可以將不同歷史事件的深層聯系表現出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孫敦順.銳意創新提高高中歷史教學質量[J].成才之路,2014(15).
[2]鮑紅信.高校歷史專業教學與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銜接——以《世界古代史》課程為例[J].池州學院學報,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