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穎
摘 要: 通過對英語聽力教學中出現問題的分析,從教材、教師和學生三個方面探討解決。教材方面,既要提供最佳的材料和實踐活動,還要具有“可教性”,與時俱進;教師方面,幫助教師認識到教學理念與真正的教學實踐之間的差異,鼓勵教師相互溝通學習;學生方面,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習實踐過程。
關鍵詞: 聽力教學 影響因素 提高策略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外開放的擴大與加深,外語聽力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為了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迎接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從而滿足我國在新時期對人才培養的需要,教育部高教司組織于2004年初制定并在我國部分高校開始試行《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這一規定進一步明確了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但由于種種原因,英語聽力一直是大多數學生最薄弱的部分,是考試測驗中結果最不理想的一部分。那么都有哪些原因呢?如何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強化聽力教學效果呢?這些都是大學英語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探討英語聽力教學,要結合大量的課堂教材探究理論研究的思想能夠有多少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出來。通過研究國內外的聽力教材可以發現,喜憂參半。喜的是聽力教材體現了綜合技能這一趨勢,有的教材能將聽力、發音與讀寫有機結合在一起,承認聽力需要在具體活動中才能得以體現。利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聽力訓練,且在大多數的教材中體現出聽之前讓學生了解聽力材料的重要性。憂的是教材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差距懸殊。教材中所倡導的理念,不完全能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得到貫徹實施。而且教材是不能在方式方法、內容及組織結構等方面擺脫傳統教材框架模式的束縛。值得注意的是,英語聽力教材的內容并不是圍繞策略來建構教材框架、構筑布局的,而是大多數都按照話題組織編寫,這樣導致即使教材中有關于策略指導的內容,會被認為雜亂無章,任意性較強。
我國之前的英語聽力教材的弊端主要體現在內容陳舊過時跟不上時代發展,品種也不豐富缺乏多樣性,且使用的周期過長等方面。我們的教材應既要提供最佳的材料和實踐活動,用以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還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同時需具有“可教性”。此外,還要具有多樣性、層次性,縮短教材的使用周期,與時俱進,具有開放性,積極與先進的科學技術相結合,充分利用網絡及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
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無論是教材、教師或校園,這些都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效果還是應體現在學生身上。這就需要教師和教材編寫者根據學生實際的知識水平選擇聽力材料,其難度可比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略高,還可設計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從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挖掘學生身上的學習潛力,培養學生的思考核推理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從傳統的被動接受知識文化向主動自覺地吸收知識文化轉化,更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體現課堂上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英語聽力教學的教學效果,教師作為課堂上的主導者,是具有決定性影響力的。經調查研究表明,大學英語教師充分肯定英語聽力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也認為在英語聽力教學中,聽力語篇的宏觀背景和微觀細節二者應該兼顧。但在真正的教學實踐中他們并不能完全踐行自己的這種教學信念,兩者之間的脫節現象時有發生。
從大多數教師的聽力教學理念信念得知,他們普遍認為聽力理解即為在所要聽的材料與自己已有的知識之間建立聯系,從而獲取新信息的一種復雜的認知過程,一致認為聽力材料的話題和講話者的講話方式,再加上學生現有的英語水平、存有的情緒、使用的聽力方法等方面因素,都會對聽力的效果產生比較大的影響。而且他們主張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應該將培養學生的自主聽力能力作為目標,應做到視、聽、說的有機結合,加大課內與課外聽力教學的實踐力度。
但是在聽力教學信念與教學實踐之間卻會呈現出一致又有些不同的態勢,以及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能或僅有部分能夠踐行所持的理念。如有的老師認為學生的焦慮情緒會對聽力訓練產生較大的負面效果,但是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她卻不茍言笑,總是板著一張臉,很嚴肅地上課,在學生不守紀律或者沒完成教學任務時會直接點名指出批評。當然,這是有很多原因的,例如聽力的課時不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足,班級人數規模較大,考試成績的約束等,各種原因都是實際存在的。從教學的實際來看,教學過程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隨時隨地做出變動,進行調整。
根據對教師方面的研究可以發現,現在我國的英語教師教育中對教師已有的信念不夠重視,應該在培養教師的時候幫助他們認識到教學理念與真正的教學實踐之間的差異,從而使其更好地應對較復雜的真實的教學環境,也可以鼓勵教師相互溝通,相互學習,促進名義理論向應用理論的進一步轉化,從而提高英語教師的聽力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另外,高校中存在的聽力課時較少、大班授課及多媒體教學設備陳舊等問題,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盡量為學生提供較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提高學生的外語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高強,劉琳.大學英語教師聽力教學信念及其與教學實踐關系探究[J].外語界,2013,02:33-41.
[2]程京艷.英語聽力教學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外語界,2009,01:51-56.
[3]任素貞.策略教學法與外語聽力教學[J].外語界,2003,02:55-60.
[4]王守元,苗興偉.英語聽力教學的理論與方法[J].外語電化教學,2003,04:1-5.
[5]李慧敏.從圖式理論看大學英語聽力教學[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08: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