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若南++林云
摘 要: 為了探索翻轉課堂在師范生培養(yǎng)中的應用特點,本文分析翻轉課堂教學應用研究現狀,歸納出師范生實施翻轉課堂進行普通話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并提出應對策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加大學校對教學改革的資金投入,進一步完善課堂評價體系,切實強化翻轉課堂在普通話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 翻轉課堂 普通話課程 師范生
翻轉課堂,又稱“顛倒課堂”,是通過對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顛倒安排,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并對課堂時間的使用進行重新規(guī)劃的新型教學模式[1]。普通話作為師范生的職業(yè)語言,在高師院校作為師范生教師教育類課程開設,開設了這些年的課程,取得了一定的教學經驗,但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特別是翻轉課堂的出現,為普通話教學注入了新的內涵和活力。本文就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師范生普通話課程中的開展進行深度的反思,探索翻轉課堂應用于師范生普通話教學中面臨的挑戰(zhàn),探索出對策,供廣大教學者參考。
一、師范生實施翻轉課堂進行普通話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
從翻轉課堂開展進程來看,從輔助教師準備、制作教學視頻、設計課堂活動,到觀察學生自主完成課前學習任務單元,開展課堂活動整個過程,面臨的挑戰(zhàn)主要有以下幾點:
1.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不夠
普通話是我們每天都接觸的語言,有的學生誤以為跟別人溝通也是練習的方式,但由于普通話是長期養(yǎng)成的語言習慣,自己并沒有意識到發(fā)音上存在的問題。學生只有在課堂上才注意糾正普通話,在課后與人交流的時間就變得很放松,不會像在課堂上一樣注意自己的發(fā)音,導致進步緩慢。另外,課前已經接觸課堂學習內容,在課堂上的活動還是圍繞教學視頻內容展開的,學生有可能會感到單調。因此,有的學生自以為是,認為自己都掌握了就心不在焉。
2.對教學觀念和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師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不但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是資源的建設者、課堂活動的主持者、個性化指導的主導者[2],對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需要掌握文字編輯、圖片編輯軟件,還需要掌握錄屏軟件、視頻編輯軟件等。因此,教師要不斷更新知識與技能,與時俱進。
3.軟硬件設備不完善
缺少專門為翻轉課堂設計的方便小組交流的教室,教學平臺的討論帖的交互性不強,學生發(fā)表的帖子不能針對特定的同學進行回復,只能在該主題下發(fā)表,發(fā)帖的同學需要瀏覽全部的帖子才發(fā)現同學對自己的回復,不能實現實時的針對性的交互。學校硬件設備跟不上,沒有專門的語言練習視聽教室,在課堂中學生都是將自己的手機、筆記本電腦或者平板電腦作為學習的媒介,教師不能實時全局監(jiān)視學生的情況,不能很好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課堂教學步調。學校沒有專門方便小組討論的教室,教室里面的書桌都是行距式分布,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坐姿沒有達到最舒適的狀態(tài)。
4.評價體系不夠完善
翻轉課堂將學生在平臺上完成任務的積極性、完成質量和發(fā)帖回復帖子的活躍程度都納入考核評分,占最后考核成績的30%,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課前學習有一定的敦促作用。考核成績中的20%是由學生的出勤情況評定的,其余的50%是由期末考試評定的。但是評價方式還是不夠完善,缺少同伴之間的互相評價、不同小組之間的互相評價和自我評價等。教師沒有制定出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評分細則,學生沒有在每節(jié)課每個任務結束的時候得到多方面客觀及時的反饋和評價,學生沒能得到及時有針對性的評價,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
二、對應的措施
1.強化學生的自律意識
讓學生明白自己師范生的身份,明確自己未來的社會分工,作為師范生,未來承擔的是教師的角色,讓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和社會責任。跟他們解釋清楚這種教學模式的意義和開展的必要性,闡述開展的流程,明確列出他們在這種模式下的學習需要怎樣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進度、學習方法。可以通過向學生展示其他學校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取得的教學成就,樹立學生對這次教學改革的信心,提高他們對翻轉課堂的興趣,讓他們真正積極地配合,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2.倡導貫徹“做中學”
在翻轉課堂上,學生是通過小組協作活動完成的,里面會涉及實際練習和教別人的環(huán)節(jié)。因此,設計課堂活動的時候強調“做中學”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做”中感悟知識,結合小組活動,組內成員可以互相討論,小組合作時,有的學生會教別的學生,這是一個應用知識的過程,兩周后知識保留率在75%以上。教師要不斷探索、有效組織課堂活動,盡量設計出富有趣味性的課堂活動。
3.轉變教師角色
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教學資源的建設者、學習活動的主導者、個性化指導的實施者。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明確教學方式,盡量減少課堂講授時間,多鼓勵學生積極展示。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備課只需要準備上課要傳授的知識點和設計課后布置的作業(yè),但是在翻轉課堂的備課中,教師需要多花時間在資源搜索、整理、創(chuàng)建和發(fā)布上,需要思考通過怎樣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知識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需要設計體現“做中學”的課堂活動。教師從傳統(tǒng)課堂向翻轉課堂的角色轉變是一個過程,需要逐步完成。
4.校方應加大投入
鑒于翻轉課堂的開展缺乏硬件設備支持,校方應該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建立起專門針對語言教學的語言實驗室,還應該結合翻轉課堂的特點,桌椅排列設計應該方便小組活動開展。實驗教室應該在每一組的桌子上都配備一臺筆記本或者平板電腦,方便學生開展課堂活動,教師可以通過筆記本終端監(jiān)控學生小組活動的開展情況,及時調節(jié)教學節(jié)奏。相關部門和學校應該重視教學改革,加大對這方面的資金投入,教學設備與時俱進。
5.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傳統(tǒng)課堂中的教學評價都是總結性評價,評價片面,客觀的評價形式應該采取形成性評價,不僅局限于對學生的期中考試、期末考試表現的考核,平時的課前任務完成情況、平臺上討論的情況、課堂上任務的完成情況、小組之間的合作情況,都應納入考核范圍,評價內容應該盡可能細化,制定專門針對師范生普通話學習的評分細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監(jiān)督、敦促、指導學生的學習。除此之外,評價不應該單單是教師方面進行,還應由學生跟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各個小組間互評、學生自我評價組成,這樣的評價是多方位的、客觀的,不斷形成一個完整的針對課程的評價體系。
三、結語
翻轉課堂應用在師范生的普通話口語課程的模式還有待進一步探索,找出真正符合師范生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應用到課堂教學已成了一種趨勢,既彌補了傳統(tǒng)課堂的不足,又提高了教學質量,同時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2]王柱國.論成人教育改革的途徑與方法[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4(2):3-8.
基金項目:江西省十二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項目編號:14YB 029)《基于Web2.0應用的高師院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