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登蓉
摘 要:在幼兒期,幼兒生存、生活的地方,就是對幼兒的成長產生重要影響的地方,也就是教育幼兒的地方。家庭、幼兒園、社區都會對幼兒的成長產生影響,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研究表明,在幼兒時期,對兒童發展影響最大的是家庭。所以,家園共育理應成為推動幼兒素質教育最值得重視的問題之一。
關鍵詞:幼兒教育;家園共育;合作;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131-01
一、引言
多年來,我國的幼兒教育普遍具有隨意性的特點,對教育的重視不足,缺乏機制保障,更難以形成有力度的教育體系。進而,反觀幼教理念,無論是師生關系還是家庭關系,“大人們”始終以權威的姿態教導幼兒,缺乏家園合作、缺乏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雖然近年來許多幼教機構增添了教學設施和完善了教學策略,但理念卻始終沒能改變,從而影響著幼兒的成長。嚴格來說,幼兒教育是一項綜合性活動,尤其在幼兒習慣的培養方面,單一的僅利用校方的教育力量而忽略家庭教育資源是遠遠不夠的,幼兒園必須聯合幼兒的家庭,構建一個多元化的教育體系,讓幼兒接受更多的影響,從而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因此,推行家園共育新幼教模式,加強幼兒園與幼兒家庭之間的聯系,是當前家園共同所承擔的重要任務。
二、家園共育的內涵
家園共育是指幼兒園和家庭雙方積極主動的相互了解、相互支持,都把自己當作促進兒童發展的主體,并形成一種合力,通過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共同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三、家園共育的必要性
1、家園共育是兒童人格發展的需要。兒童心理學的知識表明,兒童人格的健全發展需要來自男女兩性教育力量的影響,幼兒園師資隊伍的現狀卻不能令人滿意,基本上是女性一統天下,這極容易弱化兒童的陽剛之氣,導致兒童人格的片面發展,出現男孩女性化的偏差。而男性家長對幼兒教育的介入,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幼兒教育機構中男教師嚴重不足的缺憾,為兒童人格的健康發展注入新鮮血液,使兒童成為剛柔相濟的人。
2、家園共育是家長知法守法的保證。1997年原國家教委、全國婦聯頒發了《家長教育行為規范(試行)》,對家長提出了十大要求,其一就是規定家長“要和學校、社會密切聯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家長不但要從思想上認識到與教師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而且還要將此付諸于實踐,采取相應的行動。因此,主動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工作中去,是家長遵紀守法的需要,也是家長全面履行教育職責的保證。
3、家園共育是眾多教育專家的主張。中外許多教育家都呼吁家庭要與托幼園所配合,家長要和教師合作,以保證學前兒童得到更好的發展。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把剛開始接受教育的兒童比喻為一塊大理石,把教育者比喻為雕塑家,他認為這些雕塑家第一是家庭,第二是教師,第三是集體,第四是兒童本人,第五是書籍,第六是偶然的因素。可見,家長要把孩子塑造成心目中的形象,就必須與教師等雕塑家協作,共同完成塑造兒童的工作。
四、家園共育的體現
1、組織多種形式的家長學校活動。學期中,有計劃地組織家長學校教育活動,讓家長更進一步地了解幼兒教育的觀念和方法,使家長積極配合幼兒園教育活動。學期末還組織一次家長育兒經驗交流會,進一步提高家長的育兒水平。以班為單位,先以調查表的形式統計出家長最感興趣和最覺棘手的問題,然后再把問題呈現給家長,給家長充分準備的時間。交流會上家長們自動分成小組,展開討論。家長們由于有了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都討論得熱火朝天。
2、召開班級家長會,建立家長委員會。每學期初,幼兒園要及時組織各班完善家委會制度,制訂家委會工作計劃,向家長明確本學期工作目標和工作重點,以爭取家長的支持與合作。在家委會開展的活動中,教師與家長共同參與,出謀劃策,教師既要當好家長的參謀,又要虛心聽取家委會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和提高本班家長工作水平。如:在家長參與的慶圣誕活動中,以親子運動會的形式出現,讓孩子一同參與活動中來,體驗親子的快樂。然后請家委會的一個男家長扮成圣誕老人給小朋友們送禮物,果然,圣誕老人的出現使所有小朋友驚訝而高興。這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讓孩子們度過了一個難忘而愉快的圣誕節。
3開展家長助教活動。在教學活動中,幼兒園要有計劃地開展家長助教活動,以增進教育資源的共享。孩子入班后,班內老師要掌握家長的情況及家教特點,以發揮家教優勢,利用有專長的家長或在特殊崗位工作的家長來為班內幼兒講課。家長不但把專業知識講給孩子們,同時也糾正了家長們在家庭教育中那種專制、生硬說教的教育方法。如請當醫生的家長講生命的來源,請當交警的家長講交通知識,請消防隊的家長講防火知識,學習自我保護等等。這種教育形式生動新穎,幼兒感興趣,家長也非常愿意參加。
五、結語
綜上所述,家園共育意味著家園建立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合作伙伴關系,家園積極溝通、統一思想、密切配合、步調一致,共同促進幼兒發展。家園共育真正實現了多角度、全方位、深層次的家園互動,提高了家園同步教育的有效性,共同促進了幼兒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顧蘭芳.搭起家園共育的橋梁[J],好家長,2010(12)
[2] 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Z],2000年
[3] 劉 林.淺談如何構建和諧的家園共育[J],成才之路,2010(09)
[4] 王興.通過家園合作,形成教育合力[J].考試周刊,2010(46)